在文明互鉴中树立文化自信
2017-03-01管永前
[摘要] 中华文化自信在面向世界的开放中增强,在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华民族历史上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但当代中国面临文化自信与否问题。树立文化自信,应该重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平等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明互鉴;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1-0051-04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华文化自信在面向世界的开放中增强,在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彰显。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中华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一表达。可以说,越是包容吸收的年代,往往也是中国强盛之际;反之,越是排外自负的时候,往往也会走向迷茫之途。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坚实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考察世界历史,任何一种文明发展,必须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借鉴,在互鉴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1
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西域文化。西汉时期,中国船队就到达了南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唐代对外交流极为活跃,通使交好多达70余个国家,首都长安云集了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和留学生。15世纪初,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经东南亚直至非洲东海岸,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佛教东传后,在中国土壤中儒、释、道三教互补,形成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即为其代表。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西传后,推动欧洲的文艺复兴。明末清初,西方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
中华文明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加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火药则成为西欧市民阶层摧毁封建堡垒的有力武器,指南针引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拓。再如,17、18 世纪,中国文化以耶稣会士为媒介、以礼仪之争为契机,大规模传入欧洲,被伏尔泰、霍尔巴赫、魁奈等法国启蒙思想家所运用,成为欧洲思想启蒙的重要来源。其中,被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称为“欧洲的孔夫子”的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特别推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评价其“与牛顿地心吸引力原则同样具有普遍性”,将来自古老东方的道德规范与近代欧洲文明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伏尔泰作为当时欧洲对中国了解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他的《风俗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历史、法律、宗教、道德、科学、哲学和风俗等问题。1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后在法兰西剧院公演,广泛传播了其对中国道德文明的看法。2
回望历史,中华文化曾有“盛唐气象”的灿烂,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荣光,有对外来文化“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气魄,有敢去“西天取经”、敢上“九天揽月”的气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文化自信!然而,晚清之后的百年风雨,由于国家开始落后而被西方列强欺侮,大大削弱了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以及文明古国应有的尊严,并由此开始了西风东渐的百年历程。但中华文明5000年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特别是经过了百年挫折和打击之后,古老的中华文化不但没有湮灭、反而开始逐渐复兴的事实,再次雄辩地证明了它的坚韧性与生命力。
那么,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不绝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简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系列自信与尊严的特质。如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本体系,它告诉我们民贵君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犹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中华文化是一个道德体系,它告诉这个民族,命运在于自己,而不在上帝,更不在别人;道德在人的身上,神奇在人的身上,人存在它们就存在。中华文化是一个互动体系,它保持着互系性的哲学思考方式,让我们总是寻找事物的两方面,求和谐、求平衡,使中华民族充满智慧,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还是一个开放体系,它的内涵像大海一样深广,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包容、自重、会通。这些特质正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基本点。
不能回避当代中国文化自信问题
欧洲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及工业化运动的洗礼,后来居上,在这个过程中滋生了西方中心主义,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国人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例如,每当提到“哲学”二字,有人就自惭形秽,把崇敬的目光自覺地投向德国。众所周知,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但无人追问,中国早在公元前 5 世纪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传统,为什么德国直到 18 世纪才有“古典哲学”?如果深入探究,康德的祖师爷是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人。而莱布尼兹和沃尔夫试图全面审视并引进中国文化,为德国和欧洲的哲学、文化和政治发展提供重要的参照。他们认为中国确实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卓异成就,甚至可以直接供欧洲人效法。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化其实影响了康德哲学。再如,人们相信亚里士多德著述 300 万言,近现代的欧洲哲学就是亚里士多德薪火的直接传承,却不知,直至 13 世纪之前,除教会学者的零星著述中有点滴信息之外,整个欧洲主流社会不知道有个叫亚里士多德的人!3
对于西方世界特别是欧美来说,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在不少人眼中是分裂开的。历史的中国辉煌灿烂,但它已经不复存在,只活在博物馆里;而当代中国虽然经济发展,但政治不符合西方的价值标准。显然,西方的这种认识具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是一脉相承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逻辑,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非空中楼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伟大成就的思想支撑。
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中国人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断探索、反思和批判,已经开拓出了新的道路,使中国文化呈现出了新的气象。中国有理由对自己的成功作出理论与文化的说明:中国的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并不是一个断裂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以新的形态存活在当代文化中,时至今日,我们还在读孔子、庄子等先贤的著作,还在使用我们古老的汉字。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与其历史传承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的道路实现自己的现代化,而是学习西方乃至世界各种先进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
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平等交流互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于世界其他文化,不论是西方人创造的还是东方人创造的,要想拿来并不那么轻松,只有深入理解才能吸收,只有融會贯通才能超越,这是世界文化交流的规律。
1990年12月,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为费孝通 80华诞贺寿。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费老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是指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各自有一套自己认为是美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别的民族看来不一定美,甚至会觉得丑恶。然而,民族接触的初期还常常发生强迫别的民族改变他们原有的价值标准来迁就自己的情形,能容忍“各美其美”是一大进步。只有在民族间平等地频繁往来之后,人们才开始发现别的民族觉得美的东西自己也觉得美。这就是“美人之美”。这是高一级的境界,是超脱了自己生活方式之后才能得到的境界。这种境界的升华极其重要。再升华一步就是“美美与共”。不仅能容忍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进而能赞赏不同的价值标准。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化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桥梁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新生和伟大复兴,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树立文化自信,首先应该重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让中华文化以自信、从容、豪迈、尊严的姿态“走出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深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既有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不断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文化要发展繁荣必须走向世界,既发展自己,又贡献和造福人类。中华文化“走出去”所显示的,不是“好战”的中国,而是可以与世界各国合作的中国,是强调和睦、和谐、和平的中国,是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有宽容精神的中国,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之国。
树立文化自信,就要以自信的精神、自信的态度、自信的作为,向世界传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我们要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阐释好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探索提供的中国方案。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重视发挥个人的主体作用,引导每个中国人自豪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交流使者。我们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1,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树立文化自信,除了积极走出去,还要科学引进来。不同文明之间之所以需要相互学习借鉴,是因为各种文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只有相互交流和互学互鉴,才会形成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和你追我赶的生机盎然的文化景象。如果看不到其他文明的长处,不正视自己文明的不足,最终只会导致自身的封闭与孤立,甚至受到历史惩罚而被历史淘汰。我们要以全球视野、宽广胸怀,善于吸纳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其所长,补己所短,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只有以平等谦逊、虚怀若谷的心态对待各种文明,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才有可靠的保障。
树立文化自信,还应当对我们面临的文化挑战具有清醒的认识。今天的中国文化已不再是19世纪后西方人眼中的愚昧落后衰败脆弱的文化,更不是持“中国威胁论”者宣扬的那种冲突性、扩张性文化。但是,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包括联合国制度、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中国很多时候必须按照西方制定的规则行事,“西强我弱”的世界基本文化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被打破。在文化心态上,我们既要克服文化自负感,也要克服文化自卑感,即跳出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的窠臼。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为强国自信提供更坚实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成为文化强国,就必须在文化建设上有所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因为只有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创新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允熠.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破除西方主义[N].光明日报,2016-8-31.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管永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