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用逻辑结果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7-03-01林桂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孩子

林桂英

摘 要:孩子在不断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孩子后期的发展、学习与生活,所以,在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之前,就要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进行培养,并利用良好的方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为孩子的今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逻辑结果法 孩子 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历来的家庭教育中,奖惩一直是惯用的教育手段,主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与勇气,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惩罚主要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制约,并让孩子理解什么是能够行为的、什么是不能够行为的。但是,奖惩手段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存在一定限制的,还无法有效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所以,需要利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一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一、逻辑结果分析法

结果分析法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自然结果法,一种为逻辑结果法。对于结果法来说,主要是让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行为能够带来的自然后果,在没有家长的制约行为下,孩子能够根据自然结果得到一些教训,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自动改正[1]。例如:让孩子感受到饿、冷等,在没有家长的劝告以及干预下,孩子就会充分的体验到这些自然结果。但这些行为造成的自然结果孩子是无法对其预测的,所以,期间就需要家长在不断参与过程中利用逻辑结果法对其解决。对于逻辑结果法,首先,要先将道理与孩子讲清,并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利用合适措施积极改善,如果孩子同意,就要对其严格执行,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还要区分惩罚,例如:对于吃饭这类问题,有的孩子在吃饭期间会走神,他们常常在玩游戏、看电视过程中,尽管在家长的一些制约,也无法实现一定的教育效果。这期间,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进行分析,如果没有获得相关结果就要利用逻辑结果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针对吃饭这种问题,首先,家长要在吃饭前交代孩子不能看电视,否则,就告誡孩子错过吃饭的时间。然后,在吃饭过程中,家长也不能开电视,并督促孩子吃饭,家长吃完后,要立即将这些碗筷收到[2]。最后,家长在饭后将能够看到的零食收起来,不能让孩子找到,并告诫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在逻辑结果法使用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思想一定要统一并坚决,并理解孩子不按时吃饭的危害,在思想与行为上形成统一性。而且,家长在利用该方法期间,还要重视其合理性,不仅要充分的尊重孩子,还要根据孩子的相关做法,促进其惩罚、奖赏的合理性。例如:当孩子饿了找东西吃的时候,家长如果没有按照合理的方法解决,并以生气的态度告诫孩子、这时候,孩子就感觉非常委屈,认为家长不够关心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身行为造成的结果。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期间,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并改变逻辑结果法中存在的惩罚行为,从而保证结果法的良好形成[3]。

二、如何用逻辑结果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人生,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相关分析,习惯对一个人能够产生巨大力量,一个幼儿在童年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应该引起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就要求孩子从小学会做事,并引导孩子在做事期间,学会认真思考、努力操作,并学会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这样,孩子不仅能够在以后形成严谨做事、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还能与人合作,提高做事效率,从而为自身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对孩子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

家长在实施逻辑结果法过程中,不仅要对孩子充满爱心,还要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动机进行严格分析,从而促进逻辑结果法的有效运用。例如:有些孩子容易在课桌上、墙上画画,经过每次的教导之后,孩子还没有将其改正,这时候,家长就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分析,并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些行为[4]。因为孩子对颜色有一定的认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形成一定的教育思想,还要以松懈、坚决的态度规范孩子的自身行为。并且,家长针对孩子的乱图画行为,要告诫在纸上画画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下次孩子还发生该行为,家长也会将孩子的笔没收,这样以行为、态度的统一方式不仅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促使教育方法的有效形成。

2.区别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

家长在利用逻辑结果法过程中,还应注意到孩子的自身需要以及孩子的某些无理要求。例如:有些孩子喜欢看电视,他们对电视节目并没有合理选择,每天晚上,尽管在家长的制约下,孩子如果坚持要求要看电视,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与生活[5]。基于此,要明确出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和无理要求,虽然看电视剧能够让孩子学习到更多知识,但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有些是不适合孩子年龄的,所以,爱看电视是孩子的正常需求,但对于孩子的这种需求,家长要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内给孩子适合的观看内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要时刻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需要,避免让孩子观看承认节目,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节目,这样在不影响孩子休息时间下,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家长也应该为孩子做好榜样,不仅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还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对一件事如果做出决定,就不会随意改变,从而使学生放弃自己的一些无理要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家长利用逻辑结果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不是比较容易的,还需要家长对其耐心、有毅力的控制,并在实践中指出一些探索结果。而且,家长还要利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并教育孩子服务于社会,使他们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教育方法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悦.生育制度调整的行为逻辑及结果预期——以“一孩”向“单独两孩”调整为例[J].北方经济,2014(5):84-85.

[2] 曾子林.一种计算逻辑结果支持度的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30):40-42,61.

[3] 李美霞,焦瑷珲.英汉逻辑结果程式语语义韵对比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8):1-8.

[4] 代云.孔子对德性政治的反思及其逻辑结果[J].学理论,2011(8):105-106.

[5] 冀洋.逻辑与经验:刑法积极一般预防理论质疑[J].现代法学,2016,38(2):127-136.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孩子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孩子的画
关于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