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动态选择特征翻转课堂的体系构建与保障机制
2017-03-01沈家军
沈家军
(扬州大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7)
摘要:本文提出了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动态选择自主学习模块的翻转课堂,将新型翻转课堂分为知识层、能力层和素质层,并从观念更新及评价指标等软环境和教学设备及反馈系统等硬环境两方面提出了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动态选择;翻转课堂;体系构建;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95-02
一、翻转课堂遇到的挑战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其核心理念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翻转,即将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学生课前通过学习教师制作的视频等教学材料,课上通过互动交流来答疑解惑,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翻转课堂在美国一些学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被迅速引进到国内,但最终教学效果差异较大,导致对于翻转课堂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甚至认为翻转课堂对于中国的教育未必适合[1-2]。翻转课堂从长远角度讲是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但是短期内要想大范围地推广还不够现实,简而言之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制约:
1.学生思想准备不够充分。国内的学生从小到大早已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习习惯,所有的知识都是老师嚼碎了喂给同学,唯恐学生消化不了,而翻转课堂无异于“乾坤大挪移”,将学生课上活动完全转移到课前,学生若不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深入认真的学习与思考,根本无法参加课堂的互动与讨论,因此学生对这种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可能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在情绪上极有可能遭到学生的抵触。因此要想学生在观念上接受和欢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能还需假以时日。
2.老师的教学技能亟待提高。由于翻转课堂难以实现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的师生互动,通常会使得学生个性化学习程度降低,有研究表明网络学习是滋生浅层学习的温床[3]。如何针对不同特性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视频材料,这无疑给教师制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制作界面友好的、因材施教的、能够激发同学兴趣的视频资料,既让学生能够深度学习,并能够使得学生充满热情,这完全是对教师教学资料制作水平的现实挑战,而战胜这种挑战显然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学校的顶层设计以全新的途径加以培训和提高。
3.学校的挑战。翻转课堂是舶来品,其成功经验来源于西方国家,是否适应我国的教育水土是学校首先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有学者研究认为拔尖人才实验班的学生更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普通班有较多的学生更喜欢传统教学模式[4]。就目前我国学情来讲,并非所有的学生均适合翻转课堂。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成绩优秀者并非均适合翻转课堂,因为传统概念上的优等生是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而非学生通过自主深层学习取得的成绩,学校需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将学生进行分类从而实现分类指导与教学,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构建不同类别学生成绩的指标体系,达到横向比较的目的,而这一系列工作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二、具備动态选择特征的翻转课堂的概念
以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及学校层面遇到的挑战与限制,这也决定了同等内容的翻转课堂难以对不同层次、不同素质及不同特性的学生开展,而是应该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鉴于此,本文提出动态选择特征的翻转课堂的概念: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资料有机分为知识层、能力层、素质层三个模块,三个模块按照次序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可根据其当下学习状况自主学习其中的一个及多个模块,教师根据学生选择模块情况安排课堂活动。
三、翻转课堂体系构建
按照动态选择翻转课堂的定义,可将整个自主学习体系的架构分为知识层、能力层和素质层三个层次,层次逐渐提高。
1.知识层。知识层主要介绍新的知识点,包括一些新的概念、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学生在该层面学习时需掌握这些新概念的定义和内涵。这些概念主要以点状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该层面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知识层学习是最为基本的学习。
2.能力层。能力层主要完成新学知识点与原有知识点的纵横向比较,构建知识架构,形成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提供本层面学习资料时,需将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有助于完成学生从点状知识到线状及面状体系的构建,这部分学习需要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并且需将新知识与原有架构进行有机融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和比较能力,难度较知识层有所提高。
3.素质层。素质层旨在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是最高层次的要求。教师需提供相关知识的经典应用案例,剖析这些知识点是如何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的,阐述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以及关键要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另外教师还需提供相关知识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前沿与创新动态和成果,以及近远期将要达到的水平,敦促学生在该层面学习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学习难度最大。
4.实施策略。由于不同的学生其自身兴趣和个体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以上三个层次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进行学习。当然这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对于能顺利完成某个知识体系三个层次学习的学生不一定能完成其他知识体系所有层次的学习,因此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选择的模块数量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情形而言,所有同学均需选择知识层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在此基础上可选择能力层的学习,而能力较强或者兴趣较大的同学可进一步选择素质层的学习。
四、保障机制
翻转课堂若想顺利向前推进,除了本身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之外,离不开有效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是提高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推动力,以下主要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部分加以阐述。
1.软环境的构建。翻转课堂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理念,因此要想在广大师生心中生根发芽,离不开有效的宣传与培训。由于翻转课堂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就相关要求做出统一规定,从而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开展与实施。翻转课堂重视对学生深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的考试评价机制和方案已不能完全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因此能够切实反映翻转课堂本质特性的评价体系有待建立[5]。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建构有效可行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反映翻转课堂的学习过程,也应反映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是保障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对于学生而言,如何能够同时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考试成绩是评价体系的关键所在。由于翻转课堂培养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学生在校期间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与表现,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引入用人单位的后评价和社会评价也是评价体系建构过程中值得考虑的课题。
2.硬环境的构建。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得以实施的重要工具,因此硬件的建设是翻转课堂的实施基础。传统课堂仅在开设实验实践课程或者计算机相关课程时才会运用到信息技术,一般课程仅需要在教室配备一台电脑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即可。但翻转课堂需保证每位同学均有学习的终端,如何大范围地建设学习环境可能是每个学校必须解决的难题。另外学习系统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将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时存在的问题汇总与整理,并且及时反馈给教师,从而让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课上学习的方案与内容,保证课上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整个硬环境建设时所需考虑的问题。
五、结语
翻转课堂要想在国内大范围地推行,目前诸多条件还不够成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包括观念的翻转、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硬环境的建设,这些都是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翻转课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动态选择自主学习内容是实现教育之因材施教目的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不同规格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尹华东.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热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1):25-30.
[2]陈洋,胡凡刚,刘永琪,刘家良.翻转课堂引发的矛盾关系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2):71-76.
[3]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
[4]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5]李赟,林祝亮.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6,(2):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