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精准扶贫路径的SWOT分析
2017-03-01马荟
马荟
摘 要 目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本文以SWOT分析为基本框架,对黄冈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黄冈市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關键词 精准扶贫 SWOT分析
一、黄冈市贫困状况介绍
黄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大型支柱产业,城镇化进程滞后,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湖北省地级市的中后水平。截至2014年底,黄冈市有892个贫困村,占全省贫困村的18.5%,居第一位;贫困人口102.8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71%,居第二位;贫困发生率17.7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55个
百分点。黄冈市共有10个县区,其中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麻城市五个县都是重点贫困县。可见,黄冈市扶贫开发任务之艰巨。总结来看,黄冈市贫困状况呈现出贫困程度高、与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贫困现象集中连片、致贫原因多样化的特点。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具体认识黄冈市贫困状况,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
进行。
二、黄冈市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
(一)扶贫开发优势
首先是文化资源优势,黄冈市历史悠久,黄梅戏、东坡文化、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等有极高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可以极大地促进黄冈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气候和自然资源因素,黄冈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的种植,且非金属矿藏、金属矿藏、稀有金属、水力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势,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地区,大别山南麓,东邻安徽六安,南与九江、鄂州隔江相望,西连武汉、孝感,北接河南信阳。可以看出,黄冈市位于江西、湖北、安徽、河南交界地带,可以发挥本地区地缘优势,加强与其他省份之间的联系。此外,城际列车的通行将黄冈到武汉的时间缩短至20~30分钟,有利于武汉辐射作用的发挥;劳动力优势方面,黄冈市有70多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促进本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二)扶贫开发劣势
产业特征方面,黄冈市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占比重高,二、三产业比重低,缺乏支柱型产业,故经济发展缓慢,且多为中小企业,缺乏大型企业,难以发挥规模优势;基础设施方面,古代历史上,黄冈市依托“黄金水道”长江,交通便利,但是水路运输速度慢、成本高、时间长,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而对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自然气候方面,梅雨期,黄冈市经常出现局地暴雨洪涝,夏秋有阶段性伏旱、秋旱,加大了扶贫难度;此外,由于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面积广、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使得现阶段精准扶贫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复杂,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黄冈市建档立卡情况,全市有40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没有致富门路,贫困人口中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不足万人,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低下、贫困人口劳动力不足是贫困对象自身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目前,黄冈市有32615户、49800人需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对象90602人,患各种病残的贫困人口共30.52万人,因学、因病、因残致贫或缺乏劳动力等复合因素致贫尤其突出。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大量出现空巢家庭,许多地方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导致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精神
空虚。
(三)扶贫开发机遇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给予贫困地区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武冈城际铁路、黄冈市鄂东机场逐步敲定,扶贫专项资金逐渐到位,促进黄冈市扶贫济困工作的开展。
(四)扶贫开发威胁
第一,帮扶对象难以有效确定。人为分配扶贫指标会出现有些地区指标超出实际而有些地区指标远远不够的现象。而且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暗箱操作”现象,导致扶贫资金不能有效到达帮扶对象手中。第二,治标不治本。政府转移支付和救济金只能暂时解决贫困对象当下的生活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还容易让救济对象对政府救济产生依赖,增加政府负担。第三,国家统一规定扶贫标准,虽然操作简便,但是不能兼顾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和不同贫困对象的特殊情况,导致扶贫粗放,扶贫资金难以得到全面有效利用,不甚合理。第四,以农户自愿申请为前提。部分农户信息闭塞,工作人员传达失效,导致扶贫资金难以到达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手中。
三、黄冈市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一)精准识别,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单纯依靠人们当前收入这一维度对人们的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和测量越来越不合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贫困的诱因不同,单一收入维度难以反映贫困诱因,进而难以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黄冈市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参考HDI、HDP等人类发展指数、多维贫困指数,将教育、医疗、就业、劳动能力、家庭规模等因素纳入贫困衡量指标的范畴,准确衡量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以及脱贫可能性。提高扶贫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积极调动贫困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贫困对象自我发展意识的提高。
(二)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结合本地区不同区县的地理环境、文化习俗、自然资源等要素具体制定本地区的脱贫方案,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利用好黄冈市的文化、矿藏、景区等特色资源,促进文化产业、金属冶炼、旅游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
(三)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作用,制定完善的帮扶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
第一,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贯彻落实“政府、企业、银行、农户、保险”五位一体的原则,调动社会各方扶贫开发的热情;第三,积极吸收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参与扶贫开发,在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第四,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形成有效协调协作和监管机制。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等相关支持政策。
(四)重视提高本地区困难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技能
针对本地区困难群众文化水平偏低的事实,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办学条件,加快贫困地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将贫困县所有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范围,优先安排项目。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此外,制定贫困户子女教育优惠政策,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等。
(作者单位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国治,朱晓芸.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6.
[2] 刘绍吉.滇东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