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
2017-03-01肖沙
肖沙
摘要:本文充分借鉴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行为调查及研究工作成果和经验,引入层次分析法等科学方法论,构建了具有中职特色的学习行为评价模型,为实现学生学习行为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提高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行为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
一、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中职院校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相当数量具有不良学习行为的学生进入了中职院校,给学生学习行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不少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剖析不良学习行为成因,提出纠正策略及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学习行为理论研究对象粗放、学习行为评价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在对典型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行为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学习行为特点,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学习行为评价模型是非常必要的,此举将丰富学习行为评价方法和工具,有助于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行为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
中职院校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大范围的样本调研,对共性表现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其特点、成因、影响,并基于科学理论提出应对策略及方法。最初是以学习效果为对象的总结性评价占据主流,比如对学生的各种考核和考试,缺少对学习行为过程的评价。近年来,逐步由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发展演进,在关注学习效果的同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跟踪及评价。
总的来看,国内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评价模型简单:评价指标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评价方法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引;评价维度单一,缺乏灵活性。评价结论粗放,以定性描述为主,可用性较差。
三、主要理论及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写为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复杂的评价对象排列为一个简洁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的整体,然后采用一定方法在各个评价指标之间进行比较、判断,计算其相对重要性系数,即权重。层次分析法是本文关于学习行为评价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主要用于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及权重的确定。
专家法:是一种集中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满意结果的方法,包括有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调查法等。主要用于指标的筛选、权重确定、评价依据确定。
TOPSIS法: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定量指标数据矩阵,找出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分依据,最为常见的应用是插值法,主要用于指标评分。
综合计分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评分的方法,常见的是五级、四级评分法。
二元评价法:可以看做是综合计分法的简化,评价指标分两个等级,对应两种分值。
四、评价模型的构建
中职学生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模型,就是利用合适的评价及判定方法对学习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处理(包括单项指标评价及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是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模型的基础,评价指标应兼顾全面性、代表性、系统性、先进性、独立性和确定性,每个评价指标均应具备含义、权重、标准、方法四大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评价指标名称及组织架构。
最上层为目标层,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
第二層为准则层,经过对典型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行为的调研和分析,确定了学习效果和成绩、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环境和对象、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及其他与学习相关的素质和能力等五大因素。
第三层为指标层,按照不同维度或属性对上一层因素进行分解,包括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相关的主要定量及定性指标。
第二,制定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评价指标评分方法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定量及定性指标进行分析、评分的方法,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本文主要采用专家法通过反复调研、会议进行确定。
2、选择合适的评价维度。评价维度的多样性是评价模型应用的重要基础。本文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模型实现了基于评价要素的分类评价,如:学习效果和成绩、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环境和对象、其他能力和素质等,以及基于学生个体的综合评价。
五、评价模型的应用
应用上述评价模型对某中等职业技师学院学生样本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评价,应用过程及结论如下:
1、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相关信息。
2、根据该中职院校实际情况调整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选择学生个体样本评价维度。
六、结语
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的研究应与时俱进,逐步完善,本文不仅建立典型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模型,同时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型构建方法,目的是为了促进中职学生学习行为评价工作的精细化、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6-210.
[2] 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235.
[3] 刘锐.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学生素质评价与就业竞争力研究体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