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有感
2017-03-01兰爱菊
兰爱菊
[摘 要]“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亲身体验和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能够高效解决问题。
[关键词]方法;自主探究;总结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46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课题。自主探究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讲究一定的方法,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并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一、主动参与探索
布鲁纳曾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课堂中,教师要真正把教学活动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思考、自己汲取知识,这也是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要把握这一点,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巧妙地铺设问题,科学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第94页的例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大一些?”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读题。
师:你从题目中了解了什么信息?
生1:“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就是告诉我们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要求“怎样围面积大一些”就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你会怎么围?
生2:用8根木条作为长,3根木条作为宽。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那么长和宽的和就是11米。
师: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3:也可以选用10根木条作为长,1根木条作为宽。
生4:还可以选用7根木条作为长,4根木条作为宽。
师:同学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棒!但现在王大叔要求围的面积最大,大家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5:可以选用6根木条作为长,5根木条作为宽,这样围的面积最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把周长是22米的各种情况的长方形的面积都算了一遍。
师: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到底生5说的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
生(齐):好。
师: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6:用以前学过的列表的方法,按顺序把各种情况的长和宽都列出来,再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
师:你真懂得学以致用。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整理数据吧。(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列表整理,计算汇报)
师:现在大家再次观察表格,看看还有什么发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生7: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生8: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当长和宽越接近时,面积越大。
师:善于总结规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把发现的这个规律运用到解决类似的问题中去。
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发现了其中所隐含的规律,今后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二、提倡方法多样化
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新颖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时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课程标准还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探究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例如,在一堂数学活动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摆一摆,用12个棱长是2厘米的立方体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学生小组合作后反馈。
生1:我们摆的长方体是长24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生2:我们摆的长方体是长12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
生3:我们摆的长方体是长8厘米、宽6厘米、高2厘米。
生4:我们摆出了长6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
师:你能求出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吗?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摆法进行计算。
学生在动手摆的基础上列式计算,基本没有出现问题。这种探索活动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反思总结
反思问题常常不被教师重视,但它却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以及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加強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第88~89页的例题: “两杯果汁共有400毫升,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1.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问题?
2.你认为怎样的问题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解决时的思路是怎样的?
3.你觉得用倒推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优势?
学生在反思中总结了什么样的问题要用倒推法来解决,以及解决时的大概思路,以后解决此类问题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生活实践应用
让学生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一堂数学活动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我校组织二年级学生去‘儿童乐园秋游。‘儿童乐园规定门票是每人10元,但如果购买50张以上可以打八折(也就是每张8元)。现在我们班有44个学生,如果你是班长,你准备怎么买票?”学生小组讨论并计算后发现,如果买50张门票只要花400元,但如果买44张门票却要花440元。少买票,还要多花钱,买的张数多,价格反而便宜。
在教学中,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还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促其思维“数学化”。
总之,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一项素养。教师应关注解决问题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发现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乐于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
(责编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