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人物·微影像·微视野
2017-03-01
1.2016年夏天,90后大学生潘超和杜云峰作为“口述历史·东山纪录短片创作研习营”的成员,来到苏州东山镇的历史文化陈列馆,用半个月时间走访一位叫薛利华的传奇人物,然后将这份口述历史资料制作成一条15分钟的纪录片。不是学历史的潘超和杜云峰,在采访老人的过程中,开始反思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并真切地感受到:“其实你在听别人历史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历史注入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历史的人。”
2.廖可義是一个IT行业的北漂青年,他辞掉每个月6000元的稳定工作,只为追逐自己开书店的梦想。喜欢读书的他曾翻遍大学图书馆的书籍,而今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为了生计,他每天开着三轮车将看过的书拉到路边摆摊卖,再用赚来的钱去买新书。虽然身边不断有其他北漂离去,但受到北京深厚历史文化的吸引,他仍然乐观地坚持着并不被看好的卖书摊。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书贩子,而是在带着自己心爱的书,去结识有缘的人。
3.日本秋田县上小阿仁村有一家报社,唯一的员工加藤隆男,今年已经80岁了。从1966年加入报社至今,从6名同事到如今的一个人,从过去1500份的发行量到现在的400份,整整半个世纪,他依然在坚守。每周开始,他都要联系村委会负责人,电话采访新闻,然后在稿纸上撰写稿件。之后花费三天时间,经过至少13000次的挑选,拣出活字。最后,他将20公斤重的模板放到印刷机上开始印刷。他说:“一个人也要坚持,我在,报在。”
1.你是否还沉浸在社交平台的魔力中,忙着分享图文和思想,享受点赞带来的满足?英国摄影师Martin Milddlebrook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当你受到的关注越多时,你似乎就越有兴趣不断地提供给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字和影像,最后陷入失衡的状态。他还发现:那些在社交平台上赢得的赞,其实不能反映你真实的摄影水平——你无法区分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恭维。所以,他提醒人们:可以去网上满足一下虚荣心,但请保持清醒,社交平台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美好的错觉。
2.上海湖南路和永福路的交叉路口,原来立在这儿的书报亭,一夜之间变成了牛仔裤快闪店。实际上,报亭还在,它只是在设计师的改造下,有了全新的样子。设计师管林和伙伴们连续10天,每天都举办不同的主题活动。“宠物聚会”“夜跑健身”等,让店里的小椅子、牛仔裤、功能饮料等都充分发挥作用,使报刊亭的每个部件都有了新的存在价值。10天后,这里又恢复了原样。这次改造让人们重新注意到书报亭这个逐渐被淡忘的城市设施。“我们是在描绘我们心里未来书报亭该有的样子。”管林说。
2016年是9·11恐怖袭击第15周年。据统计,该事件导致3051名未满18岁的孩子失去了父亲或母亲。CNN特别邀请到其中的10位进行了采访。这些受访者年龄在14-29岁之间,他们都失去了父亲。但无一例外,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乐观积极又成熟稳重的气息,丝毫让人感受不到仇恨。他们聚会的大楼就是双子塔倒塌的地方。重新修建的大厦似乎也记录着那些痛苦与顽强——经过艰辛努力,从灰烬中拔地而起,光亮如新,独一无二。这些孩子以无声的坚强向恐怖分子宣告:“你们输了!”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