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雅之首,古琴身价永不凡
2017-03-01程浩
程浩
The Guqin is not a popular category in the auction market for its small quantities. And just because of this, the Guqin gems almost received extraordinary prices and attracted the public attention when they entered the auction market. In addition to the stagnation of the auction market in recent years, the gems become more and more rare and valuable species. So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Guqin can achieve great success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Beijing Council Autumn Auction 2016.
古琴在拍卖市场上并不是一个热门的门类,因其传世数量稀少,尤其珍品更加凤毛麟角。也正因为此,凡有品质上乘、流传有序的古琴流入市场,几乎都能斩获高价,且得到市场瞩目。在不久前结束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清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便竞得5564万港元。此琴除精美异常,背后所载历史故事更凄美动人。据史料记载,早于雍正二年(1724年),弘历曾于瀛台南侧补桐书屋读书。书屋原种双桐,相厮相伴,后一树枯,遗下独树无依,遂补植新桐,因以更名为补桐书屋。书屋门前所余梧桐老树,于乾隆九年(1744年)也告枯死,乾隆忆旧,惜其材而下旨制成四琴,各赐其名并题诗。四琴于乾隆十一年秋季制成入匣,自此藏于补桐书屋。乾隆御制加上这样的背景故事,确实弥足珍贵。
在刚刚结束的秋拍中,北京匡时推出“百雅之首——重要古琴夜场”,6件拍品全部成交,斩获“白手套”专场。此番推出的古琴以专场形式集体亮相,令人震撼,其中四张更为罕有的宋代精良之品。最贵的一件为赵鸿雪旧藏宋代赵孟頫制仲尼式古琴“钧天雅奏”,成交价1564万元。此琴历经近800年密藏,虽从未被琴谱著录,但古琴界人士皆知是赵孟頫“文武双琴”之一。所谓“文武双琴”,即“龙吟虎啸”金徽,嵌古玉,通体施八宝鹿角漆,富贵霸气,是赵孟頫访友所携之琴;“钧天雅奏”,温润内敛、文雅含蓄,是秘不示人、逸然独弹的自用之琴。
上品古琴虽然罕见,但从中国内地拍卖市场兴起便占有一席之地。早在2003年,中国嘉德便推出过一款王世襄、袁荃猷夫妇所藏的“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神农氏唐琴几乎完全相同,不仅琴名均为“大圣遗音”,且漆色、断纹、池沼、年款也均相同,应系中唐之时制琴名家雷氏家族所造,为唐琴“标准器”。最终此琴以891万元的成交价创下当时中国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时隔8年后的2011年,此琴再度现身中国嘉德拍坛,并以1.15亿元成交。8年间升值近13倍,不禁令人击掌叫好。
2009至2011年,是古琴拍卖的巅峰时期。2009年秋拍,中国嘉德上拍的“明月露知音琴”十分抢眼。该琴最显眼的地方是龙池上部阴刻填金乾隆御题诗,龙池下阴刻填金“乾隆御赏”方形大印。有了这两个印记,就如同穿上了“黄马褂”,乾隆爷曾把玩之物自然身价不同凡响,最终以218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
与之同时,北京匡时推出三张古琴——“太古遗音”、“龙升雨降”和“朱致远修百衲琴”,分别为唐、宋、元三代名品,均为被誉为古琴一代宗师的吴景略旧藏。吴景略是中国近现代古琴流传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开创者,造诣极深,有口皆碑,经他收藏或被其弹奏、赞誉过的古琴皆身价倍增。三张古琴笑傲拍场,最终分别以2072万元、1232万元和582.4万元的高价成交,可谓实至名归。
2010年,拍坛延续上演古琴演义。北京匡时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再度推出重量级的宋朱晦翁藏仲尼式琴。朱晦翁即宋代理学家朱熹,一代大儒,该琴的“贵族身世”得以确认。上世纪40年代,王世襄在北京一家古玩店购得此琴,此后一直珍藏直至2003年交中國嘉德付拍,当时的成交价为220万元。王世襄夫人袁荃猷生前为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馆员,建国前曾从汪孟舒、管平湖学习古琴,1947年又与张伯驹、管平湖、王世襄等一同发起组织北平琴学社,并与杨葆元、关仲航、溥雪斋等经常琴会雅集。如今该琴再度现身,睹物思人,琴音犹在。
2010年12月,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的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一举创下1.3664亿元的天价,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贵的中国古琴。此琴为北宋知名的文人皇帝徽宗御制,身份高贵,是目前已知北宋官琴现存于世的唯一典型。更加难得的是,此琴由宋至清,经数代内府典藏,完好如初,著录详尽,递藏脉络清晰,更有乾隆皇帝御赏亲题,足见其珍罕。
近几年,拍卖市场集体陷入低谷,更加罕有古琴珍品现身。然而,无论何时现身,其关注度和成交价都会对得起那千百年的琴音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