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灵空山
2017-03-01刘泳晔
刘泳晔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在黄土高原的山西,却早有“灵空归来不看松”的说法。坐落于山西沁源的灵空山不仅山峦叠翠、壁立如削,清泉潺潺、山高林密,以油松之王“九杆旗”为首的松树更是堪比黄山之“迎客松”。
灵空山地处沁源县西北五龙川乡,山中浓密林木遍地,森林覆盖率高达 90%。灵空山原名“九顶山”,因佛事活动的增多更名为“灵空山”。走进奇妙无比、幽静神秘的风景中,你才会对“灵空”二字有所领悟。
下车后,沿阶而下。路边的小花,红的、黄的、白的……个个争奇斗妍。抬头望去,只见世界著名的油松之王“九杆旗”玉立路旁,迎接远方客人的光临。顺着田间小路来到树下,顺势仰望,只见它高达40余米,根部直径达5米,经专家考察树龄在600年以上,难怪被人誉为“油松之王”“华北第一松”。凌霄缠绕的树身,从中段一分为9枝,笔直向上,直插苍穹,齐刷刷各显其志,好似9面迎风招展的擎天旗帜,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撒下大片阴凉,又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时间老人站在那里,频频向人们讲述着千百年来世态的变迁和自然风景的演变历程……
沿“九杆旗”脚下的石阶款款而下,是东、北、南峰交汇形成的一空谷平台,古刹圣寿寺就在这深山翠谷之中。据寺内所存碑文和县志记载,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懿宗第4子李侃避难到此,削发为僧,潜心诵经。镇压黄巢起义后,其弟僖宗钦命修建禅院,使此寺名声大振。该寺在唐代称“铁瓦寺”,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赵光义御笔赐额“圣寿寺”,沿用至今。
圣寿寺建在灵空山“半面佛”巨壁之下。当太阳初露东峰或皓月高挂之时,由寺庙正南方的南天门处,向着圣寿寺背后的巨崖观望礼拜,在霞光瑞气里,可以看见一个侧面须眉佛像展现眼前,可谓一大奇观。由于圣寿寺背崖临谷,受地势所限,院落从左至右横向排列,错落有致,既相互连通,又各建山门自成一体。
出寺院向西顺山路而下,是一座横架于东西绝壁之间的雄伟木桥,这就是“峦桥”。峦桥始建于明代,全长14.5米,桥面宽4米,距地面3米,桥上木结构建筑为单檐长廊,飞檐翘角,造型优美,其桥基部分由15根长17米的桥梁组成,上下浑然一体,结构坚固,相传这是鲁班暗中相助建造而成的。
紧靠峦桥的南山道边有2株相互并生、傲然挺立的油松,这就是“二仙传道”。神话传说,二仙传道原本是2位神仙下凡讲经说法后,临走时插在路边的2根松枝拐杖,因染了神仙的灵气,才长成今天这般潇洒超群、非凡脱俗。相隔不远处有一“圣水泉”,是专供僧尼香客饮用的一眼圣井,其旁长有1株高大笔挺的“泉水松”,只要该松枝繁叶茂,圣水泉即永不枯。
草沟是沿峦桥往西而去的一条风景线。第一景点为“甘露泉”,泉边长满山花野草,尽管泉水不大,古时仍将它列为“灵空十景”之一。当地老百姓视之为祈雨、祛病的“神泉”。再往西走几十米,可见峭壁如铸似削,青藤悠悠垂挂峭壁,再加上河水潺潺,好一派奇美景观,人们给此景点定名为“绝壁垂藤”。漫步于长长的山水画卷中,让人陶然忘返。
“有客至东峰,危楼倚古松。欲通山寺信,先递数声钟”。这首诗描写的是东钟楼,从东面上山只有东峰一条路径,古时香客至此都要先敲一下大钟,以通知寺院的僧众“有客人到”。钟楼为亭阁建筑,丹柱四立,四角飞挑,细致精巧,正中悬挂一口大钟,敲一下,余音回绕山谷,久久不绝。站在亭内极目四望,灵空美景尽收眼底。
如果说灵空山的山势、风光还不足奇,那么,灵空山中各处生长的古树名木确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坐在草滩小憩,便有阵阵松涛入耳,朵朵白云飘过。登高望远,满眼松树映入眼帘。北山村西面的“一炉香”油松古树,是由一个笔直高插的軀干平均分枝为三,且枝枝圆丰挺直,枝叶部分长势像一层层缭绕在香头不散的烟雾,袅袅腾腾。
距“一炉香”不远处的“三仙姑”则是由松、杨、梨3树组成。3树由于长势古怪,妖气十足,故冠之如此雅号。
除了进山迎宾的“九杆旗”“二仙传道”“一炉香”“三仙姑”之外,山上2人合抱的巨松数不胜数,它们有的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盘旋蜿蜒,有的如害羞妩媚的少女俏丽万般,“一佛二菩萨”“三结义”“十八罗汉”“招手松”等名目繁多的油松,都各自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为灵空山的秀美风光增色不少。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放眼这些沉睡的山林,鲜为人知的油松古木,仿佛看到了许多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中国劳动人民,他们朴实无华,辛苦耕耘,不求索取,乐于奉献。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激情乃至生命,才打造出祖国今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