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奋到反思:一个科技记者的微信公众号实践
2017-03-01吴苡婷
吴苡婷
摘 要 自媒体潮流涌动,笔者也投身其中,选择了市场空白的科技人文类微信公众号作为实践的方向,注册了名为“科坛春秋”的微信公众号,以返璞归真的心态来选取一些网络、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以及自己和同事们采写的优秀稿件。在科技传播中,公众作为利益相关方总是表现出巨大学习欲望,但是科研工作者出于各种原因与新闻界、科技界沟通不良,这种沟通模式至今尚未理顺,长期呼吁的科研科普化沟通机制也一直没有落实到位,在发展过程中,笔者又陆续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与粉丝零距离交流,根据粉丝需求采写原创文章和选择优秀文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海科协和上海科技报社十分支持科坛春秋微信公众号的发展,2015年年末,科坛春秋微信公众号被公众和专家评选为上海十大科普微信公众号,很多科学家和科技新闻界的老前辈给了科坛春秋很多的帮助。但是在采编过程中,笔者也有反思,比如辟谣文章的撰写问题,现在公众对于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非常关注,一些谣言传播速度很快,但是辟谣的文章传播效果不理想。此外,过去的科技传播门槛被打破了,人人都可以是科技传播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未来的走势会如何,科技传播领域的重新洗牌会如何进行,都有待观察。
关键词 科普;人文;微信;读者需求;洗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19-02
2015年7月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从事科技记者工作11年的笔者,跟随潮流,开始运营自己的科普微信公众号——科坛春秋,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次实践给笔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科坛春秋成为了全国很多科普迷所热爱的公众号,目前粉丝数超过了4万。而笔者也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每天沉浸在科学的思考中,和他们一起全力做好这个承载着理想主义的微信公众号。
但是在兴奋的同时,也有一些反思和困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去解决。
1 不知不觉中涌入大潮
做微信公众号纯属偶然,2015年初,创业之风自上而下在神州大地涌动,两个国家级媒体的科技记者拉笔者一起做一个创业类的微信公众号,笔者当时虽然很喜欢看微信公众号的好文章,但是对微信的制作和运营一无所知,报社内部虽然管理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但是因为工作职责不同,平时也没有接触到。在他们二人的带领下,笔者开始学会制作微信。
这次经历也让笔者尝试更多地了解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资深科技记者,笔者敏锐地觉察到了微信公众号的与众不同,这是一个和报纸、网站、微博都不同的传播平台。
首先是篇数不限,篇幅宽裕。微信一篇文章的最多字数可达到2万字,每天可以发布任意多篇文章。其次是形式多样,文字基础上可以放置视频、照片、音频,图文并茂。第三,还可以与读者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交流,这种瞬时参与性和情感交流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可以了解到一手的读者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公众平台放弃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从而节省了采编成本、人力成本、印刷成本以及纸张成本。其后台操作界面十分简单易学,并不需要过多的计算机知识,媒体可以将重点放在丰富推送内容上,无须再为新技术的培训投入人力财力,即使是开发后台新功能,也没有技术难关。因此,媒体投入少量的时间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定期的维护便可以轻松地进行新闻推送,节省了大量的制作成本。为个人和小团队运行新媒体提供了可能,也给了很多人展示个人写作才华的舞台和空间。这也是一大批个人微信公众号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之一。
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加入了各个微信群,与一些公众号的制作者们进行了交流,对微信公众号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地了解。2015年7月1日,笔者开始运行名为“科坛春秋”的微信公众号。
2 在探索中前进和感悟
什么样的稿件是读者爱看的?上海媒体圈里做微信公号的记者也很多,在平时笔者也关注了他们的公众号,但是发现他们跳不出过去选稿写稿的思维,很多以自己的判断来做稿件,有些行政思维过于浓郁,虽然写作技巧不错,偶然也有政府官员的赞赏,但是市场的反应平平,虽然有时激起几许浪花也并不长久。有一些虽然采用了很有趣、十分讲究画面感的微信体,但是在奏效一段時间后,后期的效果却是平平。
什么样的文章内容历久弥新,能够打动读者的心扉?在纸媒时代,科技记者和科技编辑就十分关注读者的感受。
首先是要选取一些高质量的科普类稿件,改革开放30多年来,读者群体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阅读的品味也在不断提升,一些基本科普常识可以通过百度获得,何必兴师动众地订阅微信号看一些低级科普的内容。通俗易懂,高质量的科普文章是稀缺产品。这很考验编辑的水平。
其次是要紧抓社会热点撰写科普文章,这其实和新闻有一致性,迎合读者的瞬时口味需求。比如“韩春雨事件”,笔者就撰写了相关微信文章,让科学界警惕黄禹锡案件的悲剧重演。奥运会期间,笔者撰写了《他是奥运会银牌获得者,还是世界知名数学家,他的家族让世界为之倾倒》《他是奥运冠军,却还是三个国家的院士,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和中国还有不解之缘》两篇原创稿件,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3 微信群和QQ群,特殊的科普互动平台
一位记者朋友的建议让笔者的思维大开,建议笔者开设粉丝QQ群和微信群,花时间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
在现实工作中,在科技传播中,公众作为利益相关方总是表现出极大学习欲望,但是科研工作者出于各种原因与新闻界、科技界沟通不良,这种沟通模式至今尚未理顺,长期呼吁的科研科普化沟通机制也一直没有落实到位。虚拟世界的平台也许可以弥补这些不足。笔者在QQ里开设了科坛春秋粉丝群,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每一位加入的粉丝。又根据大家需要增加了微信群,微信群里又聚集了一些科技记者,还有几位有名望的科学家,比如国家千人计划胡志宇教授、上海市科技精英武利民教授、上海精神卫生疾病专家崔东红教授等。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江世亮老师也给了科坛春秋采编业务上很多的建议。
在这两个群里,定期会讨论各种科学话题,比如先进制造业、超导产业、科研体制等,大家非常热烈,粉丝们也会给笔者各种新闻采访写作的灵感。
在粉丝们的鼓励下,笔者开始了高科技成果的微信科普宣传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了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两篇微信科普文章的写作,《战胜脑肿瘤,令人惊叹的上海华山医院重量级科技成果》《飞虹横架巧驭“风”你知道同济大学桥梁抗风研究有多牛逼么?》两篇文章阅读量、点赞量都很高。
上海科坛杂志的执行总编李乔老师和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李磊博士还担任了科坛春秋的义务审稿员,他们都以公益科普为己任,每天晚上和笔者讨论文章的选题和内容,以及标题的制作,给了笔者莫大的鼓励。QQ群也有热心粉丝担任管理员,他们的坚持和热情成为笔者努力做好微信号的动力。笔者的同事陈怡,在同济大学攻读艺术史博士,还有过去的同事赵肖荣,她现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科学史博士,她们两人为科坛春秋提供了大量优质的稿件。还有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老师也积极为科坛春秋提供了流体力学的魅力(8篇)、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6篇)、科坛轶闻(12篇),对于科普,他们都是由衷热爱。
4 科技传播不仅仅是传播科技
2015年年末,科坛春秋微信公众号被公众和专家评选为上海十大科普微信公众号,上海科协和上海科技报社也十分支持科坛春秋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特别是报社张玮社长给了笔者很大的探索空间和实践空间,鼓励笔者把微信号做好。在做微信号的过程中,笔者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在兴奋之余,笔者还是有很多反思。
第一是关于科技传播的形式和内涵问题,科学传播中需要有精神内涵的植入。以往科技传播工作者们也进行了不少的努力,把一些枯燥的科学知识尽量转化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但是传播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好。个人认为科技传播过程中,首先要有情怀,科学并不是冷冰冰的东西,它是有国界,有思想的,科学家是充满智慧和理想的一群人,他们身上不仅有科学的光环,还有精神的气质,科学大家的魅力是双维度的。科技成果的诞生也和百姓需求和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粉丝在评价科坛春秋时的一句话让笔者感慨万千,“科坛春秋的思想始终如一,从来没有精神错乱过!”
第二是科普写作模式需要更深入研究,一些很好的题材文章,不同的写法读者的反应不同,科普文章的写作手法变得更加亲民,接地气,与过去的手法也有很大差异。老套的灌输式的写法已经被淘汰,微信公众号传播完全是用点击量投票。
第三是辟谣文章的撰写问题,现在公众对于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非常关注,一些谣言传播速度很快。比如碘盐问题的谣言文章铺天盖地,腾讯微信后台也不予以删除,而笔者采访复旦大学教授后撰写的辟谣性科普文章阅读量却才800,这也很值得反思。
第四是未来科技传播者人群的变革问题。过去,科技记者、科技编辑是从事科技传播的主力人群,微信时代,很多科研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热衷科普的专家学者和超级粉丝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大浪淘沙,过去的科技传播门槛被打破,现在人人都可以是科技传播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未来的走势会如何,科技传播领域的重新洗牌会如何进行,现在还不得而知。
參考文献
[1]陈方正.微信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与盈利模式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3(2):232-234.
[2]陈燕霞.传统媒体试水微信的原因和现状[J].新闻爱好者杂志,2014(9):43-46.
[3]蒋建科.微信科普不容忽视[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