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前预习 提高语文能力
2017-03-01王启
王启
课前预习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其他教学环节和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强调要特别注重学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那么,用什么启发学生呢?讨论、探究的又是什么呢?答案是,用问题来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的也是问题。因为问题是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动机,是促使师生良性互动的催化剂。而课前预习则是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极大地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预习,可以将学生思维引向发散和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完善和缜密;通过预习,可以突破学习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教师,他(她)的主要职责是上好每一堂课,而上好一堂课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一是深钻教材及教辅资料,对教材内容、有关知识和教学方法成竹在胸,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二是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想方设法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是教给学生更多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指导学生预习,要循序渐进,科学引导。一是要先易后难,先轻后重。教师布置的预习题目应该先是很简单的,学生很容易解决,让学生尝到甜头,觉得自己不错,知道的也不少,使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分层辅导。对不同學生,预习要求、问题设置也应有所区别,让他们了解的知识难易程度、达到的目标也不同。三是提纲挈领。即给学生列出简要预习提纲,使学生在预习时能抓住要点,有的放矢。四是拓展延伸。就是引导学生去了解课外知识,弥补教材的缺陷和不足,同时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逐步拓宽学生探究的视野和途径,最终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在学习课文《三峡之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三峡一天中的美丽景色的?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能知道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早晨、中午、下午、晚上)来写的。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下了铺垫;另一方面这一简单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又如引导学生预习《游漓江》一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两组提纲:(1)基础较好、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提纲:课文主要写了漓江两岸山峰的什么特点?用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些山峰的特点?在表现山峰的特点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基础较差、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提纲:课文在描写漓江两岸山峰神奇而独特的特点时,重点用哪几座有代表性的山峰来表现?显而易见,前一组问题要深层、复杂一些,后一组问题则浅显易懂。这样因材施教,使学生各得其所,增强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受到了训练。再如在讲解《捞铁牛》、《称象》等课文前,可让学生课前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并亲手做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验,再回过头来学习课文,这样使课文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领悟了课文重点,突破了学习难点。又再如学习《草船借箭》前,可引导学生课前查阅小说《三国演义》及相关资料,一是了解三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军阀割据,各诸侯和军阀之间为了争夺天下的统治权而进行战争。了解社会背景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二是了解三国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睿智多谋,黄盖的忠心为国,曹操的狡诈多疑。在理解课文时,文中人物形象与学生课外查阅到的人物性格不谋而合,学生定会恍然大悟,兴味盎然,求知欲望大大提升。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学生视野会日益开阔,知识会日益丰富,能力也会日臻完善。
可见,课前预习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为教师讲解课文扫除障碍,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课前预习,使自己的教学具有活力,使自己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