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 中国构想
2017-03-01
“艺术节”源于二战后的欧洲,旨在为饱受荼毒、生活黯淡的民间,带来一抹生命亮色。几十年来,艺术节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各大城市争相拥抱,各种演绎流光溢彩。战争的恐惧或许早已褪去,由此带来新的生活仪式,则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点。
本以“借他山之石,弘中华之粹,以文化互动,推艺术市场”的宏愿,上海国际艺术节成功举办十八届。借一点未散余温,让我们回到艺术节的盛况中。亮点、沸点扪撄着观众的心灵,上海语言,中国语言,世界语言互相交织——有什么比艺术更能弭平你我之隔,颠覆族群之别?艺术最深的积淀,恰是跨越一切障蔽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凭借高度自觉的天才造化,消解沉寂,点燃生命的华光。正如《为卓越喝彩》看到:艺术节不仅是一场盛宴,更是一种文化意义的实现——而21世纪的上海能否再次为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次,意味着期待,意味着复兴的曙光。五千年底蕴是历史馈赠,精神的自我扩充、勇于开拓则是当代文化的要务。而开拓意味着什么?《我们只剩下身体了吗》揭示出这样一种畸变,“实验”成为一种逐新驱奇的风尚,肢体僭越了语言,语言消失于身体。而《谋生的失格》针砭粤剧怪相:小众艺术盲目渴望大众化,以生存為由,终将失去戏曲美学的本真。
初心萎靡,一旦媚众的心理和惰性的聪明占据上风,华丽锦袍下亦不乏起舞的跳蚤,而这绝不是艺术。当莎士比亚在希腊罗马史籍中摸索英雄行迹,曹雪芹一抔深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作者的血泪和灵思,闪烁了数百年光阴。这些厚重的经典,在东西方以各种形态上演。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影视文化现象》提醒我们,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学已经失去了神圣性、权威性、严肃性,伴随互联网文学IP泛滥,创造力被消费主义绑架,影像代替文学,新兴大众艺术变成吞噬金钱的文化黑洞。我们的感受力衰竭了吗?还是诱惑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仍有创造旷世经典的气力吗?
如果“世界精神,中国构想”,是创造优秀的中国故事的圭臬,创造本该植根于民族深厚的积淀,稳健地向高处攀援。语言、文字、博物馆里的遗存,都可以最大程度亲近中国文化的血脉。“第三种知识”为主导的智慧化博物馆改变了观者的认知方式,高科技推动的启蒙思潮,未尝不是开启未来的钥匙。坡芽歌书的“原生态”震撼心灵,点点滴滴,流淌着上古文明的传说,这又何尝不是最美的“中国故事”?
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先生盼望中华民族创生之力,如同“望见朝阳一样;使美丽、雄伟、坚强以及高尚的精神更加发扬起来”——这也是我们的期冀,是《上海艺术评论》关注文化评论、缀拾思想火花、以评论促创作的缘起。在知与行、思与创之间,《上海艺术评论》将为中国文艺的未来,架起一座自由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