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味变迁

2017-03-01卢娜

东方企业家 2017年1期

卢娜

刚跨入2017年的大门没多久,全球华人马上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无论是一二线的大城市,还是冬日农闲的乡村小镇,无一不是张灯结彩,洋溢着欢乐与期盼。不过,在这份热闹的表象下,也有不少人觉得,如今的年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渐渐地失去了记忆中的味道。

由浓转淡的年味,就像是一卷生活的图谱,它既记录了经济发展的脚步,也记录了社会的百态变迁……

曾经,“过年”这个词总与一身新衣,一桌平时不太容易吃到的好东西,在喧天爆竹声中送达耳边的新春祝福联系在一块儿,但新中国的经济马车一路狂奔,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许多人,尤其是城市人口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新衣服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大餐也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品尝。那些曾经的过年“标配”,早已不再是过年专属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对此也是颇有感触。“正所谓,世移则俗变,习俗是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与有的记者朋友也聊过年味浓淡的话题。我说,看以什么为参照系,如果比起我们小时候的过年年味是淡了许多。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因为过年可以拿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鞭炮的热闹,浓烈的硝烟味尽情释放着天真顽皮的童趣……而通衢闹市的年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团聚,走亲戚串门子的高兴劲儿……如果,对照这种年味,现在的年味当然是淡了。”

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以务农为主,看天吃饭的生产方式使得冬天成为了一年之中最“闲”的时候。对于娱乐生活匮乏的古人而言,这漫长而寒冷的季节里,过年的热闹劲就格外让人欢喜了。

“那时候,小年注一到人们就开始忙年,直到正月十五闹完元宵,这才算过完了一个年。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爆竹声声,辞旧迎新,人们祭天、祭神、祭祖,穿着新衣或拜访亲友,或听曲看戏,还用一年中最丰盛的餐食来犒劳自己一年的辛劳。到了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我的小时候,电视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时的电视机仍然是‘新鲜的奢侈品,因此春节里大家挤在一起看电视就成了新的‘年味。”

回溯记忆的河流,我们不难发现,集体性是60年代春节的特征。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饺子显得分外香;平日里没有零花钱,春节里糊个纸灯笼,买个风车,都能让孩子大人高兴一年。

正如诗人木心在《从前慢》中写到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在当代信息文明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冲击下,只有少数人还能保留这份慢。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甚至连电视机都不再吸引人了。就拿诞生于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来说,在文娱生活匮乏的年代,它曾经带来过许多笑声与感动,留下过不少经典语录,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年味记忆。可如今,它也已成为了一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人们不再对春晚里那些炒冷饭的段子津津乐道,相反更热衷于开着电脑,捧着手机和iPad,边抢红包,边“吐槽”。

从这一角度来看,精彩也好,无聊也罢,从过去的“一直被期待”到现在的“一直被吐槽”,春晚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属于它的年味变迁。

不过,在仲富兰教授看来,年俗只是年味的一种外在表现,我们应当抓住的是其背后“让人世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浓缩其中的一种人情味,以及敬畏自然、尊重先祖的文化内核。”

“春节反映的是我们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们顺从大自然的变化,随着节气的不同来安排生产和生活,而春节年俗的形成,就是这种生活动态在社会活动中的投射。比如过年时,我们会祭神、祭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阖家幸福。这实质上是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对先人的怀念与尊重,也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朴素心愿,而不是简单的封建迷信。”

同时他还指出,过年的习俗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既然这一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民俗文化,那么其中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和趣味,以及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传统和现代并不矛盾,如果我们的社会让人觉得是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是很传统的,人们就会觉得很舒服,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都能得以保持。”

其實,节日味道淡了的又何止是春节?许多传统节日现在似乎都变成了“吃”的节日,提到端午、重阳,年轻人首先想到的会是吃粽子,吃重阳糕,却淡忘了节日背后的文化意味。虽说民以食为天,但若是本末倒置,那么与这个节日相关的食物,其实也不再别具意义。

对于如何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重新焕发活力,仲富兰教授早有提议:“不忘却中国节日文化的内容,这就需要文化创意工作者的精心策划。比如说,提升年味的新鲜度,需要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春节文化的文化意蕴,需要变化多样的形式,而不能总是喋喋不休地怀念从前。根据民生现状与群众的过年意愿及需求,组织安排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有价值有创新的年文化活动。当然,作为个人和家庭,也不能总是沉浸在麻将、扑克或者网络游戏的俗套中,是否可以各自所需,多一点文化策划,丰富自己的年节活动,为创新“年味”不断推陈出新,从平淡中感受浓烈而独具个性的‘新年味。”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自愿而积极地加入到了传统文化传承、复兴与创新的队伍中,比如现已颇具规模的汉服爱好者们。取《诗经·秦风·无衣》中“与子同袍”一句,汉服爱好者们亲切地将彼此互称为“同袍”。这个名字存在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同样穿着汉服,另外一方面指为了汉服复兴而一同战斗的战友,李雅婷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虽然是个90后,但与每一个看重春节团圆文化的中国人一样,黄雅婷每年春节必回老家,同时还不忘穿上漂亮的汉服参加由老家的同袍们举办的春节活动。她介绍说,“每年的春节,福建‘汉服天下的同袍都会在福州三坊七巷组织一系列的汉服活动,例如礼仪展示,汉服婚礼展示,成人礼展示,写春联,做花灯等等。在黄巷的天后宫里面,从初一到初七,这几天的时间里每天都有例行的拜斗仪式,每位同袍手捧一个装满大米插着香的斗,绕着道场一周,最后将斗供在妈祖娘娘的神像前面,以祈福新的一年的风调雨顺。另外还可以燃放祈福的长明灯,祈福的目的和拜斗相似。”

有关年味淡去的话题,除了大家都会提到的生活质量提高之外,她觉得另一方面也在于如今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从前过年都是一个大家族,亲戚啊孩子啊,都很多,可能是住在天南地北,過年的时候聚在一起就有一大帮子人,其乐融融。但如今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亲缘关系相对单一,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现在交通方便了,哪怕是外地的亲戚朋友,坐个火车飞机也能见到了,自然就没有了从前那种一年一聚的期待感。再加上现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确实年味淡了很多,也简化了很多。”

抓住传统文化中那些值得传承的部分,不让它就此失落,这是黄雅婷正在身体力行的。那么为什么独独选择汉服这个载体呢?她回忆说,之前看到一个活动上,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在一起时,同为中华儿女的其他伙伴们都穿着漂亮的本民族服饰,但汉族人却只是穿着一件T恤,这让她颇受触动。她说,汉族并非没有自己的传统服饰,也并非没有自己的文化符号,如果把它丢了,那就太可惜了,而穿上汉服,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她和所有同袍们一起重新认识自己,找回自己的过程。

古代“春节”原本为“立春日”

在春节相关的资料中,变迁的并不只是民俗。就连“春节”这个日子的具体日期,都有了变化。

“春节”古代全名为“立春节”,就是因立春而产生的节日。立春乃“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乃开始之意,意思是从立春这天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故名。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在这一天会举行多种活动逐渐形成了“春节”。

今天意思差不多的“岁”和“年”,在古代是有严格区别的:从上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或从上一个立春到下一个立春,共365日,称为“一岁”;从上一个正月一日到下一个正月一日,平年354日,闰年384日,谓之“一年”。

因为立春为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故古人视立春为“岁始”。这时的春节,也因此被称为“岁节”。而以一月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在一月一日过年的元旦,则被称为“年节”。

“立春”与“元旦”,在古代是两个相邻很近的节日,前后天数相差不多,但大都不在同一日,如最近的1992年,立春刚好在正月初一,两节重合,而下一个重合要到2038年才出现。

古人过“岁节”,往往比过“年节”的声势还大。在春节那天,从皇家到民间都要举行多种活动,皇帝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郊祀“迎春”,以祈求丰收。唐代诗人沈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中所谓“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古代春节的主题是“鞭打春牛”、祭祀春神“勾芒神”,以示春耕开始,有劝农之意。春节打春牛风俗汉代已有,王充《论衡》中已提到“立土牛”风俗,唐宋流行开来,一直到明清仍然盛行。

不过,由于孙中山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袁世凯易正月初一为“春节”,流行了两千年多年的“年节”形成了两个:阳历年和阴历年。当时,公职人员过元旦阳历年,老百姓过春节阴历年,出现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从未有过的怪现象,官文化与俗文化势不两立。

为此,民国政府不只一次下令“禁过春节”,提倡过元旦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二月八日,国民党中执委便提出了《中央对普用新历废除旧历协助办法》,“禁过旧年”,禁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年俗活动。但两千年的节俗岂是一纸禁令可以改变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阳历年和阴历年都合法,使得“元旦问题”和“春节问题”迎刃而解,但“立春节”仍然是个遗留问题。第一,古代立春的重农、劝农节气功能,因“春节”的转移而弱化;第二,因不再有“岁节”,使以岁纪年和干支历为基础的生肖文化容易出现混乱。

生肖文化是用12种动物代表出生年的一种民俗,古以春节为转换点,从立春那天起算新生肖。如2015年的阴历是乙未羊年,阳历2015年2月4日立春,对应阴历,为甲午马年腊月十六。虽然离羊年还有14天,但新出生孩子已属羊,而不属马。

现在仍以“春节”为生肖的转换点,但此春节已非彼春节,老百姓一直“将错就错”,把正月初一看成是生肖的转换点。但历书上又“正确”地以立春来区别生肖,由此导致生肖轮换的混乱。因此,近百年来民俗学界希望元旦、春节复归原位,岁节、年节各行其道的呼声从未断过。

寻年味,不妨县镇走一遭

听敲锣打鼓,看舞龙舞狮,跳秧歌,唱大戏……假如你过年的时候不想“葛优瘫”,那么深入各地的县镇转一圈,或许会是个找寻热闹年味的不错选择。

德清新市古镇

新市镇位于湖州德清县,是江南七大古镇之一。说起这儿,还不得不提作家茅盾的《林家铺子》。这部小说写的是水乡小镇上一爿小店的沧桑变迁,而这个小镇,就是德清新市古镇。

在新市,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宴请亲朋好友,同时祈福来年。因为在古时候,能吃上猪肉寓意生活富足。

新市的羊肉也是一绝。新市羊肉,名声在外,酥而不烂,肥而不腻,已入选中国名菜谱。做法也非常考究,选用嫩湖羊,以炭火焖,用酱油、冰糖、红枣、生姜、胡椒等配料精制而成。特点是色泽红亮,汁浓肉嫩,酥而不烂,鲜嫩可口,色、香、味兼备,为湖州百年传统名菜。

此外,你还可以在新市吃到茶糕、芽麦圆子等传统点心哦。

绍兴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有千年历史,而这里的居民仍像祖先一样延续着最原生态、最自然的古镇生活。来了安昌,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的这种慢生活。

每到腊月里,古镇里就早早地飘起满满的年味。满街民居廊沿窗前、沿街廊下都会挂满腊肠,空气中飘散酱香味,老街人来人往,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

从城隍殿出发,走在三里長街上,你能一路领略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裹粽子、灌腊肠、舂年糕、扯白糖等20w多项传统美食工艺。走时,可以带些安昌香肠、酱鸭、酱鳊鱼、酱排骨、螺蛳青鱼干还有笋干菜回家。这些纯手工的农家美食,一定能挑逗你的味蕾。

延安安塞县

看过了江南年味的温婉,我们再来瞧瞧西北高原上吹吹打打的年味。

如果说悠扬高亢的信天游是黄土高原上忧郁的诗情,那么安塞腰鼓就是这片土地顽强生命力的呐喊和奔突,蕴含着当地人浓厚的生活气息。西北黄土高原上最有年味的地方莫过于安塞,这里有腰鼓、唢呐,有声声断断的信天游、造型夸张的剪纸和农民画。它大红大绿,也大喜大悲,当那些陕北汉子随着鼓点腾起漫天黄尘时,你也会被忘乎所以地沉浸在那片宽阔的舞台当中。不过腰鼓固然气势磅礴,黄沙的威力也不容小觑,所以千万得做好防护工作。

蔚县暖泉镇

告别豪迈奔放的黄土高坡,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京郊的河北蔚县。新春临近之时,河北蔚县大街小巷里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大的红福和虎样剪纸把县城装饰一新。赶年货大集的人们在各个货摊前穿梭,用空前的购买热情流露着对这个传统新年的重视。

“打树花”是暖泉镇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每到正月十五,全县城的废铁都会收集到一起炼成铁水,然后泼洒到城门上,场面比烟花更壮观!

安徽池州

体验过了壮丽的“打树花”,不妨再来皖南品品神秘的味道。安徽池州贵池的刘街、桃坡、茅坦都是普通的名字,但傩戏使那里的过年气氛一点都不普通了。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到十五,请、送傩神的祭祀活动都是全民盛典。其中尤以刘街最为著名。要想早点看,初六到达最合适,因为初七凌晨三四点钟,就有请傩神的仪式上演。一切都很神秘。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根据当地的习俗,请傩神的只能是男丁,如果你是女性,想看请神仪式要经过一番交涉。到初七晚上,就可以看到傩戏、傩舞了,表演的还是男丁,但女性有权利当看客了。

台湾平溪

要说年味,又怎么能少了宝岛台湾呢?在台湾的所有春节活动中,“平溪天灯节”是不可错过的一项盛事。

相传天灯是诸葛亮用来传递军情的,而平溪的天灯则始自清道光年间,大陆沿海民众移居平溪开垦,时有盗匪骚扰村民,村民到山中避难。当危机过后,留守的人就会施放天灯,通知村民返回。后来放天灯便成为了平溪的传统民俗,并且与巴西嘉年华、德国慕尼黑啤酒节齐名,还是《那些年》的取景地。每年春节天灯节如期上演,成百上千的灯在夜间升空,跟清迈的水灯节一样梦幻。

香港维多利亚公园

农历新年是中国人心目中份量最重的传统节日,虽然各地庆祝风俗不尽相同,但不变的是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氛围。对香港人来说,除了除夕晚那一顿暖洋洋的团年饭,每年必不可少的余兴节目之一,便是举家一起去年宵花市逛逛。

所谓年宵花市,旧时称为“除夕花市”,起源可追溯至明代,最早期的花市始见于广州。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期,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节前几天举行。

到了60、70年代的老香港,年宵市场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公园、旺角近又一村花墟球场和沙田一带,除了有桃花、水仙等摊档,还有不少卖干货和食物的小档摊,一家大小便冲着办年货和买年花而来,小朋友最喜欢的就是墟市内的吹气玩具、氢气球和棉花糖。那时候,正值香港经济起飞,而人们的娱乐活动远没有如今丰富。不少家庭一吃完团年饭,便到花市闲逛,市场内非常有新年气氛,而今虽然娱乐活动多了,但这一传统依然保留着。

旅游过年人数今将破纪录

这些极具年味的去处是否已经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门一游了呢?那么恭喜你,即将成为“旅游过年”大军中的一员了。这些年,春节已经成为了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标志,从火爆一时的“天价年夜饭”,再到如今的春节扎堆出境游,见证了中国人一次又一次的消费升级。

根据携程旅游不久前发布的《2017年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由于签证便利、航班增加以及性价比的提升,2017年将成为旅游过年、出国过年史上最热的春节,预计出境旅游人次将超过600万。

毫无疑问,旅游消费已进入“刚需时代”,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而中国出游大军带去的不仅有庞大的人流量,还有丰厚的“钱包”。去年春节,600万出境过年的中国游客“刷出”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儿童感冒药、丝袜、指甲钳、保温杯、电动牙刷、钢笔等一大批低价日用品纷纷登上“热卖品榜单”,至于今年是否会突破去年的消费记录,且看国人春节在国外“买买买”的行动力如何了。

具体来看,报告显示,2017年春节,东南亚地区是最热门的旅行目的地,占比超过3成。截至12月中旬的数据显示,目前出境游报名人数是国内游的4倍。十大出境游人气目的地国家为,泰国、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印尼、菲律宾、越南。

携程的这份报告还称,中国出境游客平均出游天数为9.2天,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的市民最热衷出境游。

国金证券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出境游自2000年以来增长迅速,人均GDP逐年增长是出境游火爆的根本原因。

当然除了出境旅游之外,国内热门旅游城市也依然是不少人的首选。三亚、厦门、北京、昆明、广州、哈尔滨、丽江、西安、成都、上海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其中,三亚位居榜首,成为旅游过年的首选城市。

此外,报告还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将从1月27日开始,相比去往年,年假的提前将使很多人无心工作,只想休息。携程出游数据显示,从1月23日起,出游人数就开始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到26、27日出现短暂下滑。

魅力独特,中国春节成文化名片

另一方面,出国旅游并非就找不到年味了。因为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春节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再仅限于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的周边亚洲国家,就连那些土生土长、从未到过中国的欧美人也开始流行过春节。中国的春节受到西方人的青睐,与我国的国力迅速壮大、文化逐步繁荣不无关系。

俄罗斯媒体指出,全球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范围之广,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传统在国际上的流行程度,更体现了中国“软实力”的增强。作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日益受到全球关注,而“软实力”同样被视为中国影响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软实力”的内涵涉及极广,包括文化、语言、公共外交、教育系统、节日庆典、重大活动等等。中国通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已经在世界上打响了自己的“软实力”品牌,而春节俨然成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正在积极走向世界。

对这一观点,仲富兰教授也十分赞同,“以前我们的国力和经济实力都还不够强大,别人就不屑于去关心我们的文化,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上也很有话语权,所以前几年我去英国陪孩子过年时就发现,有些老外过春节的热情比我们自己还高。一方面中国春节的风俗让他们觉得新鲜有趣,另一方面,春节是一个很喜庆的节日,有谁会不喜欢这种氛围呢?可以说是民间文化交流上一种很好的形式。”

其实自2001年起,文化部就已瞄准了“春节”这张文化名片,在全球开展“欢乐春节”活动。经过十余年发展,这项活动已成为目前我国对外文化工作中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外文化旗舰项目,在全世界形成了闪亮的中国品牌。据介绍,2016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座城市举办了包括专场演出、广场巡游、庙会、展览、影视播放、美食互动等10多个门类的2100多项文化活动,不但吸引多國政要拜年祝贺和现场助阵,更激发数以亿计各国民众极大的参与热情,海外受众超过2.5亿人次。

去年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网站就报道说,“尽管(2016年2月)8日才是中国新年的开始,但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6日晚就被红色灯光照亮。” 而这些灯笼都是由当代著名的华裔澳大利亚艺术家创作并设计的。而在接下来的2周里,悉尼举办了80多场活动,一同分享中国年的喜庆氛围。这项活动的创意总监斯蒂芬·吉尔比说:“巨型新年灯笼能够烘托喜庆的气氛,它们是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可以来这里,以一种真正独特的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此外,悉尼一些著名的地点竖立起了十二生肖的形象,以此来营造中国新年的氛围。

美国《洛杉矶时报》在去年春节前夕则刊登了一篇对正筹备中国新年的亚裔美国人的采访。故事的主角王廷(音)是洛杉矶数家餐馆的主厨,春节正是他工作最忙的时候。但他同他的家人依然会忙着打扫房间,在金橘树上挂红包,在家里贴对联、福字、年画等等——尽管带领他们坚持这些年俗的祖父母们已经去世。

王廷说,这些春节的习俗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庆祝和纪念“我们是谁。”

而在华人占大多数的圣加布里埃尔市,春节除提供中国食物、啤酒外,还有舞龙、节奏口技和霹雳舞表演。美籍华人饶舌歌手欧阳靖是庆祝活动中的主角。

圣加布里埃尔市市长卜君毅是一名第二代华裔美国人,他正努力让农历新年回到该市,那里已经有近10年没有庆祝过农历新年了。他说:“这个节日能够成为这座城市努力融合不同历史与文化的符号。”

文章最后这样写道:新一代亚裔美国人正在形成他们自己与春节的关系,这个亚洲节日正演变成亚裔美国人的节日。他们煞费苦心地钻研春节的严格习俗,不是为了遵从有关运气的迷信,而是为了庆祝一种民族自豪感,这便是他们对春节的理解。

据悉,今年的“欢乐春节”将巧用非遗和民乐作为文化语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民心相通;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组派6条演出线路全覆盖非洲地区;聚同化异,深化合作,使泰国“欢乐春节”系列联欢、日本“春节祭”、新加坡“春城洋溢华夏情”等众多亚洲地区老牌综合性活动更攒人气、接地气、有新气;厚植民意,瞄准主流,进一步提升美大地区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动以“纽约艺术中国汇”为代表的更多演展(映)项目进入北美高端文化市场;立足重城,辐射周边,力促器乐、舞剧、话剧、武术、杂技等多门类演展精品走进欧洲地区;新老并茂,拉近亲情,重点面向青少年和基层社区,创新发展港澳台地区香港元宵彩灯会、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台北灯会等“欢乐春节”传统项目。

美国

在美国,随着华侨、华裔人数日渐增多和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对春节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感兴趣。近年来,每逢农历新年,上至总统、下至地方官员,都会向华人致以新年的祝福。纽约州甚至将农历春节定为公共假日。此外,美国多地也会在春节期间组织游行和烟火表演等活动。

去年2月9日,美国加州参议院更是全票通过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决议案。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的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而庆祝农历新年决议案的通过,也必将对全美各地亚太裔人口聚集的地区有相当的示范作用。

英国

春节期间,英国也处处洋溢着欢庆春节的气氛。餐馆会添置几道专为中国春节准备的菜肴。英国的一些报社则会推出“中国周”专刊,教人学汉语。在伦敦还会有舞龙舞狮、爆竹烟花、盛装巡游、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此外,英国的旅游手册甚至收录了中国春节,并将其称为英国的节日,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春节正日趋走向国际化。

法国

近几年,随着中法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与频繁,法国人对中国春节越来越熟知。每到春节前夕,法国的大街小巷都装饰一新,彩旗飞扬,不仅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会挂上大红灯笼,满眼都是喜气洋洋的大红色。迎春贺新的节日气氛相当浓郁。

澳大利亚

作为华人比例颇高的移民国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一般在春节前一周就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春节庆典活动。墨尔本唐人街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去年,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墨尔本交响乐团举行了一场名为“东西交融”的专场音乐会。在音乐会上,音乐家们将把中国传统民乐和西方管弦乐器组合起来演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名家笔下的年味

过年是中国人最温暖的情结,在年味日渐淡去的当下,不妨走进这几位名家笔下的春节,追寻他们各自时代的年味。

曹雪芹:“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贴门神和春联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且家家户户都要供。在《红楼梦》里,“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队、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据邓云乡在《红楼风俗谭》中说,过年时,对联和挂牌十分常见,数量极多,除了大门要贴以外,二门、角门、屋门也全都要贴,不过长短不一。大门外马头墙上要贴很长的对联,但灶王龛上的小对子,像“上天言好事;回宫隆吉祥”等,不过一尺长。大门、二门和角门,还要在影壁正中挂上“福”字、“鸿禧”、“榖旦”等挂牌。

明清盛行贴春联以后,古代锭桃符板就慢慢失传,渐渐把“桃符”作为春联的古语。但《红楼梦》里,先说换了联对,后面又油了桃符,显然这不是一回事。其中区别,简单来说,联对是红纸写的,桃符专指木制联对,也叫“抱柱”。早在第十七回,贾家营造大观园迎元妃回来省亲时就提到,正房廊柱的不少灯匾对联,都是木制雕刻的。也就是说,贵族之家寻常日子里木制对联挂了一年,到新年来时也要翻新,所以要“新油了桃符”,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风。

豐子恺:鸡头不可对人 碗数必须成双

出生于清光绪年间的丰子恺在《过年》一文中说,自己“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开始浓重起来了。丰子恺家里开的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办的年酒。商店旧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鸡,摆法大有讲究:鸡头向着谁,谁要被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但是我家的店规模很小,一共只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极少有变动,所以这种顾虑极少。但母亲还是很小心,上菜时关照仆人,必须把鸡头对着空位。”

“腊月廿三日晚上送灶,灶君菩萨每年上天约一星期,廿三夜上去,大年夜回来。这菩萨据说是天神派下来监视人家的,每家一个。大约就像政府委任官吏一般,不过人数(神数)更多。他们高踞在人家的灶山上,嗅取饭菜的香气。每逢初一、月半,必须点起香烛来拜他。廿三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着,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山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这灶轿是白天从市上买来的,用红绿纸张糊成,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写“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我们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灶轿两旁,再拿一串纸做的金元宝挂在轿上;又拿一点糖塌饼来,粘在灶君菩萨的嘴上。这样一来,他上去见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说话不清楚,免得把人家的恶事全盘说出。”

在文中,丰子恺还记述了吃年夜饭的规矩与趣事:“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吃年底夜饭时,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这叫做‘毛糙纸揩洼。‘洼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一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哪怕你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他绕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充满了一堂。过年的欢乐空气更加浓重了。”

老舍:元宵是新年的高潮

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著名作家老舍对过年这样再“人民”不过的生活景象也有过自己的记叙。他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将元宵称之为新年的高潮。

“元宵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象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部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象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 ——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冰心:耍“花会”最有意思

在冰心的记忆中,她的童年生活,“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现在的“春节”。

在《童年的春节》中,她用笔回忆了“过年”这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那时,冰心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但过年却给她的童年添了不少乐趣。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除了压岁钱,对小时候的冰心来说,最有趣的还当属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最先来到的自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金钩寨的花会!”

梁实秋:热闹虽好,可旧习愁人

过年的热闹虽然令人高兴,但一些老旧的习俗也令不少人发愁,梁实秋对此就不胜其烦。在《过年》一文中,他自述“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因为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而且梁实秋特别怕炮仗的声音,“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

不过幸好有“特别丰盛”的年夜饭来安慰他。“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

“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但梁实秋已经“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只得“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幽默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大年夜晚上還没折腾够,第二天初一,又要“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这个差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得窝囊。”

直到民国前一两年,梁实秋的祖父母相继去世,这些恼人的旧习才离开了梁实秋的生活。“家里由我父亲领导,在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维新运动,革除了许多旧习,包括过年的仪式在内。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分装四个圆笼,除日挑到家中,自己家里也购备一些新鲜菜蔬以为辅佐。一连若干天顿顿吃煮饽饽的怪事,也不再在我家出现。”因为他的父亲说:“我愿在哪一天过年就在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

王蒙:小时候过年特别激动 就为能吃上一顿肉

与出生在清末的丰子恺、老舍、冰心和梁实秋不同,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王蒙,其记忆里的春节已经少了许多旧俗,但过年依然是一件让他激动不已的事。毕竟那个时代物资不够充沛,寻常人家能吃上一顿肉便值得高兴半天了。

在《过年》中,他回忆道,“小时候过年特别激动,因为能吃上一顿肉,因为包饺子,因为穿一件新衣服,因为给大人磕头和得到压岁钱。也因为相信家里大人的话,相信这几天有诸神下界,有祖先的在天之灵在空中巡回,我们必须出言谨慎,行事小心,敬畏与感动上苍,祈求好运。”

“还因为小时候觉得过一年是那么长,盼呀盼呀,好不容易才到了严冬,到了冬与春的那个微妙的分界处,到了哪怕是强颜也要欢笑一番的年。还因为放炮仗。小时候我性格懦弱,自己放得很少,但还是喜欢听旁人放。有激动人心、什么事情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感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王蒙心中,虽“始终不认为王安石的这几句诗有多么好”,但是这些传至今的诗句,已经“变成了民族文化传统中国心啦。”

莫言:贪吃饺子 险些撑坏

因为过年有饺子而格外期盼过年的作家,王蒙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莫言就在《故乡过年》一文中记述了他小时候因贪吃饺子,险些撑坏了胃的事儿。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种粮食——其实只需七种,不可缺少的大枣算是配料。

“终于熬到了年除夕,这天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那时候,不但没有电视,连电都没有,吃过晚饭就睡觉。睡到三星正晌时,被母亲悄悄地叫起来。起来穿上新衣,感觉到特别神秘,特别寒冷,牙齿得得地颤抖。家堂轴子前的蜡烛已经点燃,火苗颤抖不止,照耀得轴子上的古人面孔闪闪发光,好像活了一样。院子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仿佛有许多的高头大马在黑暗中咀嚼谷草。如此黑暗的夜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的夜不如过去黑了——这是真正地开始过年了。

“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有一年,我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一口气吃了三碗,钱没吃到,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儿要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