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学习意趣无穷
2017-03-01黄宇
在加拿大的一所森林学校。每天,孩子们沿着小径,来到没有围墙的“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他们在森林中一路探寻、触摸、感受、冒险甚至犯错,并且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和普通学校一样,他们在这里发展心智,练就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目前,这种“森林学习”模式在欧洲、北美等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森林学习是什么
“森林学习”的概念起源于北欧各国,在丹麦、瑞典尤为盛行。北欧国家森林茂密,地广人稀,自然保育状况良好,在教育过程中特别重视野外活动的作用。因此,兒童从幼儿园阶段便经常到森林中开展教育活动。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季节,孩子们也会到森林中去,幼儿园的日常游戏、歌谣、舞蹈、阅读等活动全部在森林中开展,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丹麦和瑞典在这方面的各类活动已经趋于成熟,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汇合、总结、提炼、升华,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
尽管各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大相径庭,但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却是共同的理想。“在自然中学习”“为了自然的学习”是森林学习的共同理念。因此,可以将“森林学习”视为以森林为媒介,以自然体验活动为主线的各类教育的总称。目前,世界各国开展“森林学习”的场所不仅有公立的学校教育机构,还有托儿所、学前教育机构、自然学校、非政府组织和私人设立的教育机构等,教育对象主要为3~17岁的孩子。
森林学习的价值
森林学习具有可以与普通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的多方面价值。
在精神成长方面,森林学习可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让人暂时摆脱现实生活的环境,在另一个真实的环境里回到自己的本真状态,真切地感受生命的力量,洞察生命的意义。在森林学习中,参与者能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在广阔的森林环境中进行体验学习,发现生活的价值以及乐趣。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增加了对美的理解,以及对自然法则的理解。
在社会交往方面,森林学习也有独特的价值。森林中的学习体验是一种与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它让孩子们离开繁忙拥挤的都市,走向荒野,向大自然寻求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自然体验活动是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实践和锻炼经历。孩子们除了锻炼自己,还可以感受户外生活的魅力。在户外运动,大多时候是不能单独进行的,通常需要同伴之间的密切配合,利用团队精神去完成活动。这对孩子们是一种考验,同时又会得到信任和满足,克服困难后的自信与成就感。这种建立在配合、信任基础之上接受考验的活动经历,对于培养孩子们积极的社会行为方式很有帮助,而且容易增进孩子们之间的人际交往。
在身心健康方面,森林学习的价值也不容忽视。森林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休闲运动。空气清新、植被丰富的森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不言而喻。研究表明,森林学习可以有效地减少紧张,提高耐力水平、自律水平、注意力和心理稳定水平,是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对症良药。
在认知发展方面,森林学习还可以帮助孩子习得自然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习和了解野外活动相关技巧,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学习相关学科的兴趣等。
森林学习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森林是一个蕴藏着无穷可能性的“教室”,从中可以获得各式各样的体验,让孩子们乐在其中。鸟鸣或其他动物的叫声,在雪地上行走的嘎吱声,风从林间穿过的呼啸声,都能让孩子们侧耳倾听;森林四季的色彩,动物和树木的身姿,晴天或阴天的光影,都能让孩子们认真观看;寒风的凛冽,阳光的煦暖,树皮的粗粝,都能让孩子们细心体察;花草的味道,泥土的气息,随风传来的芬芳,都能让孩子们驻足品味。无数生动的体验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丰富的森林学习。孩子们在森林学习中是主动的,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集体的需要推动着整个学习的方向,让每一次学习都是新鲜的。同时,孩子们也会把各自的个性、经历和故事带到森林学习中。他们的绝妙想象无疑为森林学习增加了无穷的乐趣。
儿童的学习质量决定于他们的想象力、直觉、学习意愿,以及浸入学习环境的水平。通过引发好奇心和激发兴趣,一次林间漫步便可以成为引导儿童精神成长的奇妙探险。在森林学习中,可以让孩子看到一个事物的多个视角,可以把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与运用。通过在自然中学习,建立与自然亲密的联系,孩子们会发展出一种“心的知识”,把学习的目的从“我知道”转移到“我关心”,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从而关心自己、他人和人类之外的世界。
森林学习可以说是一种“引发式”的课程,而不是“注入式”的课程,其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同样重要。通过沉浸于森林之中的体验,孩子们能够与自然产生深刻的联系,并且持续地发展社会技能和身体技能。
面对全球生态和环境的严重问题,教育的重要价值愈加凸显。没有有效的教育,人类将无以应对全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历史和国际经验来看,在教育体系中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森林学习机会,推进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显然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
( 黄宇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