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医生面部各区污染风险研究*

2017-03-01杨江华郑立舸

重庆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面罩牙周口腔

文 才,孙 旭,冯 浩,杨江华,郑立舸

(1.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颌面修复重建和再生实验室,四川泸州 646000;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00)

口腔医生面部各区污染风险研究*

文 才1,孙 旭2,冯 浩1,杨江华1,郑立舸1

(1.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颌面修复重建和再生实验室,四川泸州 646000;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00)

目的 评估口腔医生面部各区在临床操作中的污染风险。方法 医生佩戴全新的口腔专用面罩对患者进行操作,分为牙周超声洁治组(A组)和修复牙体预备组(B组)。治疗完成后,将面罩分为9个区记录干燥颗粒数目并计算出各区的污染指数(Xi)。利用SPSS22.0软件对各组、各区域的污染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牙周超声洁治B组20例,修复牙体预备B组20例。完成口腔操作后,所有的面罩均被液体微粒污染。超声洁治组的污染指数高于牙体预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部各区的污染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中区、鼻中区、口唇区的污染指数高于其他区。结论 口腔治疗操作具有较大职业暴露风险,最容易遭受污染的区域为医生眼部和鼻部。

口腔;职业防护;职业暴露

口腔治疗操作具有医源性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口腔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往往没有治疗过程中全程进行职业防护的习惯。血液和唾液作为一种病原菌传播介质,是潜在的微生物载体。在口腔操作过程中,大量的血液和唾液跟随高速涡轮机喷出的液体气体或随着超声震动被释放并悬浮于空气中。随着血源性传染病的逐渐流行,各种传染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造成了较大职业暴露和医患间交叉感染风险[1-2]。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正常牙科操作所导致的面部污染指数以及进行职业防护的必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城北门诊患者40例,分为牙周超声洁治组(A组)共20例(分区共180区),修复牙体预备组(B组)20例(分区180区)。

1.2 方法 实验前口腔医生佩戴全新的口腔专用护目面罩(图1),A组使用常规超声洁牙机进行牙周超声洁治操作,B组使用高速涡轮机进行修复备牙操作。操作过程中均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普通吸唾管进行唾液吸取,牙医在操作过程中均为右利手。经过30 min的口腔操作后,更换面罩,记录操作类型和操作牙位。将取下的面罩在室温下干燥30 min,根据面部的解剖分布将面罩分为9个区域(图2):左眼区、眼中区、右眼区、左颧区、鼻中区、右颧区、左颊区、口唇区、右颊区。使用放大镜在暗室的灯光下,记录面罩上的干燥颗粒个数,面罩上较小的颗粒痕迹每个记1分,较大的超过1平方毫米的颗粒痕迹记2分,统计得出每个区域的污染指数(Xi)。同时将9个区域污染数据相加,作为总的污染指数(∑x)。

图1 口腔操作前佩戴全新的专用护目面罩

图2 护目面罩根据解剖位置的9分区

2 结 果

2.1 面部各区域污染指数比较 面罩上各区域的污染指数(Xi)显示经过口腔操作后,两组面罩上每个区域均有污染(表1)。

2.2 不同操作组总污染指数的比较 在总污染指数上,A组的污染指数(53.1±12.1)高于B组(48.9±8.9),t检验显示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见表2。

表1 两组的分区污染指数

表2 不同口腔操作所致总污染指数的差异比较

2.3 不同面部区域污染指数的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面部各区的污染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31,P=0.000)。对面部各区污染指数的两两比较(q检验)显示,眼中区、鼻中区、口唇区的污染指数与其余各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牙医由于职业关系,需要长时间在高速涡轮机和锐器下工作,与患者唾液和血液接触的机会较多,具有较严重的职业暴露风险[3]。口腔高速涡轮机、超声洁牙机是口腔非常常用的操作工具,高速涡轮机使用过程中会喷出高速的气体和液体形成喷雾,超声洁牙机会产生大量飘浮的微小颗粒(液相、固相)形成溶胶飘浮于诊室内[4-5]。在这些喷雾和气体液体溶胶中包含有患者的牙齿碎屑、血液、唾液等成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中国的传染病形势十分严峻,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国是全世界HBV感染者最多的国家,也是HIV感染者第二多的亚洲国家,HCV、梅毒等血液传染疾病数量也呈快速上升趋势[6-7]。同时由于滥用抗生素等原因,中国的结核患者数量在近年同样快速上升[8]。HBV、HCV、HIV均可以通过血液和被血液污染的唾液进行传播[9-10]。目前少见文献显示HIV等具有严重致病性的病毒无法通过飞沫或气体液体溶胶的形式进行传播。因此,研究口腔操作过程中可能的职业暴露风险,提高医疗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显示,经过一定时间(30 min)的口腔治疗以后,医生面罩上均有大量的液滴痕迹存在。牙周超声洁治组操作的污染指数略高于修复牙体预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周组操作的面罩上产生的污染点普遍较小,似“针眼状”,大于1 mm2的颗粒较少。而修复组面罩上产生的污染点大于牙周超声洁牙组,一般呈“点状”,大于1 mm2的颗粒较多。眼中区、鼻中区和口唇区的污染指数高于其余区域,q检验显示该三区的污染指数与其余各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与牙科操作的方式直接相关:为了追求操作的精准性,医生需要长时间精细的操作。为了追求更好的视野,牙医在操作过程中总倾向于对患者进行直视操作,并将自身的眼部更接近术区,因此造成中心区域更多的污染。本次研究中,医生均是以右利手进行操作,而在污染指数的结果上,面部各区并没有明显的左、右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口腔喷雾在喷出过程中,通过医生的口镜、患者的颊侧口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遮挡,喷出口腔的污染微粒扩散方向就比较均一,且方向主要朝向医生的面中部。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高速涡轮机和超声洁牙机产生的液体微粒直径从50 μm到几毫米,从约20~60 cm的距离喷向医生面部[11]。研究显示,如果没有佩戴面罩,仅仅带有口罩,细小液体微粒完全可以接触到医生的眼球和皮肤,同时微粒可以穿过口罩吸入呼吸系统,均造成职业暴露风险[12]。由于口腔治疗前一般不需要对患者进行传染病筛查,相当数量的传染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感染情况。知晓自身疾病感染情况的患者为避免拒诊,会有隐瞒病史的情况。因此,临床上医生应该树立将每例患者均认定为可能感染源的意识,做好职业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疗工作者安全。口腔治疗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虽然始终存在,但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防护,可以保护牙医和护理人员免受液体微粒污染的威胁,如:(1)个人防护设备(如面罩、护目镜)的全程坚持使用;(2)高性能吸唾设备和吸气设备的使用;(3)良好的通风条件等[13-15]。由于污染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面中份,使用护目镜也能较好的防护效果。高性能的吸气设备能极大避免气雾的喷射和诊室的环境污染,值得推广使用。

口腔治疗中的常见操作会产生大量携带病原菌的液体颗粒污染,对口腔从业人员造成较大职业暴露威胁。最容易遭受污染的面部区域为面中区域:眼部和鼻部。建议在口腔治疗中全程采用面罩、护目镜等设备进行职业防护。

[1]Singru SA,Banerjee A.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mumbai,India[J].Indian J Community Med,2008,33(1):26-30.

[2]van Wijk PT,Meiberg AE,Bruers JJ,et al.The risk of blood exposure incidents in dental practices in the Netherlands[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12,40(6):567-573.

[3]邓立梅,赵佛容.口腔门诊医护人员操作时戴保护性面罩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8C):2170-2172.

[4]Sotiriou M,Ferguson SF,Davey M,et al.Measurement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in a dental office[J].Environ Monit Assess,2008,137(1/3):351-361.

[5]Bentley CD,Burkhart NW,Crawford JJ.Evaluating spatter and aerosol contamination during dental procedures[J].J Am Dent Assoc,1994,125(5):579-584.

[6]徐彦彬,刘冰,黄香河,等.口腔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83-885.

[7]宋红艳,崔金环,徐颖,等.基层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8):4642-4644.

[8]周枫.综合性医院医务工作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状及职业防护[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12):905-909.

[9]Prospero E,Savini S,Annino I.Microbial aerosol contamination of dental healthcare workers′ faces and other surfaces in dental practice[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3,24(2):139-141.

[10]Decraene V,Ready D,Pratten J,et al.Air-born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surfaces in a UK dental clinic[J].J Gen Appl Microbiol,2008,54(4):195-203.

[11]Nejatidanesh F1,Khosravi Z,Goroohi H,et al.Risk of contamination of different areas of dentist′s face during dental practices[J].Int J Prev Med,2013,4(5):611-615.

[12]Arias-Moliz MT,Rojas L,Liébana-Cabanillas F,et al.Serologic control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among dental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Granada,Spain[J].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2015,20(5):e566-571.

[13]Szymańska J.Dental bioaerosol as an occupational hazard in a dentist′s workplace[J].Ann Agric Environ Med,2007,14(2):203-207.

[14]Kanjirath PP1,Coplen AE,Chapman JC,et al.Effectiveness of gloves and infection control in dentistry:Student and provider perspectives[J].J Dent Educ,2009,73(5):571-580.

[15]Checchi L,Matarasso S,Pirro P,et al.Topographical analysis of the facial areas most susceptible to infection with transmissible diseases in dentists[J].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1991,11(2):164-172.

�验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7.05.032

西南医科大学博士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20130545)。 作者简介:文才(1985-),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口腔种植、口腔修复的研究。

R780.1

B

1671-8348(2017)05-0678-03

2016-09-21

2016-11-16)

猜你喜欢

面罩牙周口腔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理想面罩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