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胡同里的家长里短

2017-03-01许志壮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北京城四合院民谣

许志壮

记得根据老舍原作改编的电视剧《龙须沟》里,说唱单弦的旧艺人程疯子指点小妞子念念有词地道来:“死不了,开红花,风吹雨打它不蔫儿……”这是地道的老北京民谣。

民谣,属于语言民俗学的范畴,最初被统称为“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与诗词比,民谣是朴实粗俗的大白话,还掺杂着野俗的成分,可谓“下里巴人”。诗词,却高雅含蓄,犹如“阳春白雪”。

我个人认为:民谣,与方言的关系很密切,与民俗也不无关系。如一首:“小小儿,小小儿,上树够枣儿。一口一个,噎死小小儿。小小他娘,哭一大场。小小他爹,把嘴一撅。”此首民谣,寥寥几句,活灵活现地讲述了一个民俗生活的悲剧。

“小小子儿”是老北京城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孩童的爱称。门墩,是老北京四合院特有的老物件,它延伸出的门枕石插进门框内,形成四合院街门的基础,是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结合的产物。

如此说来:在胡同四合院街门旁,一个前额头上有意留存一丛短发,穿着一个红布肚兜的小小子儿,手中攥着一支冰糖葫芦,正懒散地倚靠在门墩旁嬉戏玩耍,此种形象,用天真无邪来形容是最为贴切的。

听老一辈北京人说,百姓们依据民间自身生活编纂出许许多多的民谣。如那时的老北京城里,新生的婴儿办满月时,流行“洗三儿”的习俗,就是请来年长的、能说会道的老太太给婴儿净身洗澡,同时要说一番吉利话儿,讨一个平安吉利的好彩头。一般是用一个大铜盆煎熬槐枝和艾叶水,有的还会放上铜钱、红枣、花生等,一边洗一边唱:“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这些充斥着老北京风情市井俚语的民谣,寄托着父辈们的希冀,借他人之口讲出,更是具有皆大欢喜的色彩。

还有“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形象的语言,活生生地Ⅱ昌出一个猫捉老鼠的精彩游戏,寓教于乐。

再有:“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啊。蛐蛐儿,叫丁丁,好比那琴弦儿声……”清风朗月下,不知隐藏在哪个旮旯里的蛐蛐烦躁地鸣叫,使人无法入睡。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仍不辞辛劳,手拿一把蒲扇轻轻地晃动着摇篮,用柔美的嗓音吟唱催眠曲。

描写过年方面的民谣是较多的,细细斟酌,很多相互贯通,又前后相连,如:“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又如:“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头戴绢花,身穿新袄……”一幅老北京城欢天喜地筹办春节的民俗画卷。

民谣,随着时光的流传,描绘出诗画般的憧憬。

在现实生活中,成人需要文化大餐的滋养,孩童们则需要由浅入深的点滴教化。一个人就是从一字一句地学说话,或听别人说话中成熟起来的。民谣,同樣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北京城四合院民谣
The beauty of quadrangle courtyards美丽的四合院
北京城建停滞的利润
蜈蚣井的传说
民谣
四合院下的宝藏
山村民居
何为民谣
我爱校园新民谣
我爱校园新民谣
北京城雕劣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