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桥梁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保证对策
2017-03-01潘荣斌张基进
潘荣斌,张基进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探讨桥梁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保证对策
潘荣斌,张基进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液压爬模施工中存在较多安全风险,如不加以控制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还会严重威胁工程人员的安全。以长滩河特大桥、新田坡特大桥工程为例,对液压爬模施工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将介绍爬模特点和施工工序,并分析液压爬模危险因素,最终探讨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保障对策。
液压爬模;安全保证;对策
1 液压爬模的危险因素
液压爬模具有一体的爬升系统和操作平台,这样更有利于工程人员操作,在液压驱动装置作用下爬升更加平缓,且具有相对成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具有高于普通爬模的安全水平。但液压爬模也存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复的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使用环节和脱模、调位、安装操作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长滩河特大桥、新田坡特大桥工程最高墩高为160 m,液压爬模施工涉及立体交叉作业、起重吊装、超高作业,这些都大幅增加施工风险。
液压爬模施工流程复杂,所以施工中存在较多风险,具体包括:第一,物体打击。本工程作业场所相对狭小,不仅需要浇筑塔身模板,还要吊装塔顶和预制加工地面,整体呈现出的是立体交叉作业形式。这种情况下,施工使用的小型机具和作业工具发生掉落几率较大,进而危害地面人员的安全;第二,模板坍塌。作为典型大型施工设备,液压爬模使用中涉及工作包括拆除、爬升、拼装,一旦产生操作或使用失误,就可能引发坍塌等严重事故。而实际中液压爬模坍塌多伴随着人员伤亡,其中很多坍塌造成群死群伤;第三,高处坠落。该工程为超高处作业,同时相应作业平台没有较大立足面。若工程参与人员危险性走,则会有发生高处坠落的风险。同时如果工程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保护设备,在坠落后将发生严重的后果。
2 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保障对策
2.1 准备过程的安全保障
本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采取以下安全保障措施:第一,科学编制安全专项方案。施工前技术人员制定了完善的安全专项方案,并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同时全面分析施工整体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和安全防护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组织施工人员接受培训,培养和强化他们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并指导技术人员开展安全专项方案交底工作,保证作业人员充分掌握爬模施工中的危险和应对方法;第二,吊装和安装。本工程爬模吊装存在精度要求高、空间狭小等特点,吊装开始前技术人员向工程人员进行吊装方案交底,让工程人员对作业步骤能够了然于心。架体安装完成后,工程人员立即将防风拉杆、插销、螺栓等上紧。另外,在架体安装前,工程人员需要对塔柱痛中预埋的爬锥进行检查,使其上不存在油类物质,同时保证锚固件埋设符合要求;第三,当前特征设备名录中还没有纳入液压爬模设备,所以其并未接受检测单位的强制安全检验。所以,本工程强化了使用前爬模的验收工作,具体操作中组织相关专家、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设备厂家全面验收和论证系统安全性。具体验收检查应当依据原设计文件进行,其中液压爬升装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构件连接点是验收重点部位。
2.2 爬升过程的安全保证
本工程严格依据操作步骤进行爬升过程,爬升之前应将四面架体间连接件拆除,将平台上零散物件清楚;爬升时应当对动力系统、爬升速度、爬升导轨进行重点监测;爬升至新悬挂点后,应当先组织验收,而后投入使用。爬升准备环节,爬升前将爬架上重物清除,然后使导轨底部支撑脚与塔身混凝土面垂直顶紧,将支架下方支撑脚完全松开,进行液压油缸顶升弹簧装置的状态调整,保证全部向下。爬升时应检查是否解除爬架短边和长边的连接。爬升结束验收环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将以下内容作为验收重点:是否将安全插销和承重销插到位;是否依据要求设置爬架各层平台的安全防护设施。
2.3 使用过程的安全保证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作业平台防护。保证作业平台通道畅通,依据要求设施安全网和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当满足规范要求,包括竖杆和横杆,上横杆高度为1~1.2 m、下横杆高度为0.5~0.6 m,竖杆之间距离应当控制在2 m以内。同时科学选择安全网,由于密目网会影响爬模稳定性,网眼较大网不利于预防高空坠物,同时普通安全网会在焊渣、焊花作用下燃烧,所以本工程应用的安全网为新型阻燃性密网;第二,控制操作荷载。爬模系统四个方向上的10个锚固点承受本工程爬模全部荷载,爬升装置操作平台具有2.032.5 kN/m2单层最大承载力,钢筋绑扎、浇筑、模板施工平台具有32.5 kN/m2单层最大承载力,电梯入口平台具有1.532.5 kN/m2单层最大承载力,施工中需依据相应承载力进行荷载控制。第三,高空作业管理。爬模施工中高处作业是重要安全风险,所以本工程在施工中施工人员不仅要进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还依据安全管理人员要求进行作业,同时上塔作业人数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 结语
液压爬模施工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其具体施工中多项危险因素,工程人员应当强化对液压爬模施工安全保障的认识,认真分析其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预防,最终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和工程人员安全。
[1]尹振君,赵梦凡,李佳薇等.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液压爬模施工技术[J].世界桥梁,2015,(1): 18-22.
[2]李宝健,张明敏,魏东国等.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7): 37-39,56.
[3]周栋梁,林晓,王娜娜等.赤石特大桥液压爬模系统安全控制与管理[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9):69-72.
U445
C
1008-3383(2017)04-0114-01
2016-10-20
潘荣斌(1987-),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土建和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