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资讯
2017-03-01
新新闻·资讯
中央定调:2017年八大政策红包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17年经济工作,明确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除了高屋建瓴引领方向,会议还回应重大民生关切,在多个经济领域释放出积极信号。
1.炒房行为将严格受限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楼市定位,就是要传达一个信号——不鼓励炒房。信贷闸门关紧,则相当于给炒房的投机客“断粮”。作为刚需购房者的你,有望不再被“炒房者”牵着鼻子走。
2.养老保险将迎顶层设计。人社部透露,养老金并轨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启动了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2017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将加快出台,让更多的退休人员从中受益。
3.企业税费负担有望减轻。2017年,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减税降费等措施的大力实施,民营企业有望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4.三四线城市居民获得感有望增加。2017年,随着三四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将提升农民进城的意愿,两全其美。
5.农民的钱袋子有望越来越鼓。2016年10月,先后印发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分别提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新的路径和制度保证。随着上述政策的落地,农民的致富门路2017年有望越来越多,不少人的钱袋子也会越来越鼓。
6.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脱实向虚”令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此时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将促进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和壮大。对实体经济的从业者来说,2017年值得期待。
7.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中央提出2017年“继续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有望进一步出台,保障进城农民工的权益,进一步拉动消费与投资。
8.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2016年11月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其中提出,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文萃报》2016.12.20)
2017年个税改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为目标
尽管10多年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先后对费用扣除数额和税率制度做了调整,但其课税模式一直采用分类所得制,即以个人为纳税申报单位,纳税人仅就个人的所得申报纳税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分类所得税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分类制仅就个人的单项所得规定税前扣除额,无法顾及不同纳税人的家庭负担,不能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等等。
因此,在个税改革方案出台以前,适当归并征税所得分类、完善规范税前扣除两方面将成为改革重点。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诞表示,归并征税所得分类,是将现行11项分类所得进行适当归并,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等经常性劳动所得归并确定为综合所得;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资本性所得仍作为分类所得,可考虑仍按照现行的分类方式计征。这就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对于综合所得,张学诞说,未来将逐步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的税前扣除制度,这也是新一轮个税改革中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的关键环节。
很多人都对“首套住宅按揭贷款利息”“子女教育”等或将逐渐被纳入专项扣除项目甚为关注,尤其是“房贷利息抵个税”,可以说是“房奴”期待的一大利好消息。
所谓房贷利息抵税,是指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先将房贷产生的利息作为税前减除项扣除,对扣除后的收入部分课以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在计算个税缴多少时,将房贷的利息部分先从收入中扣除。
但是,专项扣除在操作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是按家庭计征还是按个人计征等都面临一些问题。“为了使这项改革能够顺利推进,一开始可以考虑不实行家庭扣除,还是按照个人来征收,这样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子女教育实施起来问题不是特别大,难的是‘房贷利息抵个税’,因为住房涉及的金额相对高一些,额度到底怎么确定,要经过详细的测算。”张学诞建议。
另据媒体报道称,个税改革方案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炉,这意味着个税改革作为这一轮财税改革的重头戏,已经箭在弦上。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9期)
特殊困难群体体检费或纳入社保
在日前召开的首届健康中国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呼吁:有关部门对于将体检费用纳入医保的事宜,应尽早有一个合理安排,并制定出时间表。
从数据上看,以胃癌为例,目前日本、韩国的早期诊断率在80%以上,我国还不到20%,而早期诊断对于肿瘤的治疗意义极其重大。因此,当“健康体检纳入医保”的观点再次进入公共视野,支持者占到大多数。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提高体检的普及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轻微患者自述症状,医生认为必要而开具的检查本身就可以报销。而所谓“健康体检”,主要指定期进行的套餐式体检,已经出现过度商业化的倾向,贸然纳入医保,将有可能拉低原本就有限的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指出,由商业驱动的健康体检实际上作用很有限,很多人刚体检几天就发现肿瘤,根本不是体检时发现的。
香港艾利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表示,从数据来看,我国体检普及率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在发达国家中,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约10%左右,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不足2%。提高全民体检普及率,应该更多依靠商业保险普及。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保领域专家认为,以我国医疗保险运行情况来看,大规模地将健康体检全部纳入报销范围需要非常谨慎。目前可以考虑将其作为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政策提前纳入。
(中新网2016.12.19)
贪腐“夫妻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