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理念 推动政治工作融入战斗力建设的全过程
2017-02-28曾刚
曾刚
【摘 要】思维是认识的深化,也是实践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把政治工作贯彻到战斗力建设的各个环节,就应当加快转变军政融合的思维理念,推动政治工作融入到战斗力建设的全过程。
【关键词】政治工作;战斗力建设;军政融合
信息时代,我们既要坚持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又要积极推进政治工作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按照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要求,把政治工作贯穿到战斗力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
一、从经验依赖向信息主导转变
所谓信息主导,就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资源将主导作战体系中各种要素和作战行动,从而主导整个作战能力的发挥。在传统作战中,物质和能量是军队作战能力的主要标志,也是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决定性因素。而在信息化战场上,信息取代物质、能量,成为作战能力构成要素中的主导因素。信息资源成为作战能力的新源泉,无所不在地融入到作战的各要素之中,实现对作战能力各要素的结构优化和系统集成。从经验依赖向信息主导转变,并不否认经验对促进军政融合的根本价值。无论我军的任何实践,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是我军建设最可宝贵的财富。然而,思维的发展决不止于经验,而是对实践经验的深入地分析、判断和综合。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流主导物质流、能量流的态势越来越凸显。军政融合实现从经验依赖向信息主导转变,既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向信息主导转变,首先要确立信息技术的支撑。在我军的军事实践中,政治工作对信息化、网络化的研究运用还远远不够。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内的运用部分滞后于社会,而政治工作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又落后于军事工作的领域。我军政治工作必须要顺势而为,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军事以及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其次要打破军政工作的“信息壁垒”。 由于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实践中,信息的流动往往因为军政系统的阻隔,造成作战信息的“条块分割”。政治工作向军事工作融合,就必须破除军政工作系统的“门户偏见”,通过打破各自的“信息壁垒”,实现作战体系内信息流的畅通。第三,要实现军政信息的充分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战场上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甚至可以实现对整个战场的单方透明,从而精确地掌控作战进程。信息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离开了军事工作信息的作战信息,也没有少了政治工作信息的作战信息。对于整个作战体系而言,军事工作信息与政治工作信息本来就同属一个作战的信息集。只有实现了军政信息的充分共享,才能保证信息获取的及时、准确,为夺取战争实践的信息主动权创造条件。
二、从行动配合向工作一体转变
我军的军事实践始终强调政治工作要与军事工作相配合,即通过军政工作行动的配合,来防止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可能出现的各行其是。《谭政报告》中就讲到:拿了这种革命的政治工作去和革命的军事工作相配合,就成了革命军队的全部工作。然而,在具体行动配合的过程中,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常常发生不相适应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政治工作者不能完全掌握军事工作的情况,在服务保证军事工作的过程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容易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就是政治工作本身是一个持续作用的过程。而在实施行动配合时,即使选准了有利的时机和场合,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也不能有效發挥和完全反映政治工作的作用。信息时代的战场瞬息万变,个别的、局部的情况也可能引起整个战场态势的变化。如果政治工作不能紧跟军事实践的步伐,不能全面、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态势,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相配合就无从谈起。信息化条件下,我军的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只有保持工作上的一体,不管军事工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政治工作都能够即时地跟进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政治工作才能有效地把握和服务保证军事工作的对象。
由于我军军政工作存在客观的差异性,向军政工作一体转变,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坚持以指挥活动为中心。军队指挥的目的就在于集中和统一战场所有力量的意志和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发挥部队战斗力。对于军政工作来说,以军队指挥为中心,才能有效地统一军政工作的力量,尤其避免政治工作自我服务的倾向。二是坚持军政实践的联动性。联动性,就是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要始终保持工作行动和反馈的共时性。由于军政工作在运行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确保军政实践的联动性,军政工作必须实时地沟通筹划,力求军政工作获取信息同步,掌握反馈、纠偏指挥同时。三是着力培养指挥员的军政素养。指挥员的知识结构及其对战场信息的分析判断直接决定着作战指挥的活动。一个军政素质兼优的指挥员往往意味着更全面、准确的战场判断,以及兼顾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的决策指挥。而且,也只有军政指挥员真正具备军政工作的综合素养,才能实现对战场态势的综合衡量与科学决策,从根本上保证军政工作的一体运行。
三、从“事务性”结合向功能耦合转变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政治工作融入军事工作的过程,就是政治工作系统与军事工作系统之间的功能耦合,而且军政系统的相互作用本身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功能耦合,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作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建立在系统结构和功能整体基础上的过程。而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事务性”的结合,指的是我军“有意识地”将政治工作的内容安排到军事实践的活动中,以实现政治工作向军事工作的“融合”。演训活动中,政治工作确实存在“实然”和“应然”的矛盾。政治工作应该根据战时可能的情况来安排相应的内容,同时,政治工作还需要保证军事演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而这种“应然”,实际上割裂了政治工作服务保证军事工作作用的整体性。其他实践中,由于政治工作的“应然”,也实际地存在政治工作脱离具体任务的情况,造成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事务性”的结合。政治工作融入军事实践的全过程,就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的现实情况出发。因为,只有先有了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的有效性,才能有政治工作向军事工作的融合。
向军政功能耦合的转变,首先应当确立促进军政融合的“实体部门”。只有建立了实体部门,或者说总体设计部,才能有效地指挥和协调整个系统工程的具体工作。实施军政功能耦合,必须从作战体系的侦察预警系统、情报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环节入手,通过把握以上环节中信息的输入输出,来及时跟踪军政工作的耦合作用,实时调整军政工作及其力量,始终保持军政工作的高耦合度。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这一根本的唯一的规范。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是我军事实践中的不同分工,二者的根本目标都是提高作战能力、赢得未来战争。
军政工作的功能耦合,就是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战斗力生成与提高的作用与军事工作的作用耦合。可以说,正是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客观要求“触发”了军政工作的耦合作用。同时,也只有那些有利于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耦合作用才应当被放大。否则,即使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构成再高的耦合度,也不能称作是军政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