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农村家长落后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2017-02-28郭春迎
郭春迎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城镇建设的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农村幼儿园建设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却严重脱节,落后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严重脱节,打骂式、随心所欲式、自然放养式、包办代替式等各种落后家庭教育观念比比皆是,这些家长也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他们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认为进入幼儿园交给老师就大功告成了。家长们过早地让孩子写字计算,只认可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揠苗助长,而对于按幼儿园规程办园的幼儿园嗤之以鼻。以上种种违背了教育规律,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一定要改变这种病态的家庭教育观念。
关键词:教育理念;科學育儿;家长会;家园共育
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家长的教育价值观以及对教育认知的调研,经过课题组的探索与实践,整理出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农村幼儿家长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一、改变家长育儿认知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成长承载着生命的所有质量,很多基础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幼儿时期已经定型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他们已经是带着各自家庭不同特点的个体了。孩子每周在幼儿园的时间少于40小时,另外的128小时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而父母或监护人却忽略了这128小时对孩子的教养责任,普遍认为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家长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出现问题就推给幼儿园责怪老师。要让家长清楚地知道,真正影响孩子的是家庭,是孩子的监护人。我们呼吁每个幼儿家长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针对这种状态,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地让家长自己学习的方式,为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在家园联系中增设了家长学校板块,组建了“科学育儿交流群”,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定量地向家长推荐育儿书籍。图书室向家长开放,专门购置了科学育儿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还购置了一些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的音像制品,定期组织家长观看,老师和家长在一起交流心得,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小故事,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家长的综合素质大大提升。
二、改变家长会的形式与地点
家长会是家园联系的主要沟通方式,大都是幼儿园组织家长在特定的时间用固定的模式让家长被动接受的家园活动,其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的生活方式和职业不同,家长会的形式就不能照搬城市家长会的模式,家园沟通是双向的,不应该是幼儿园单方面发起的。基于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有限,我们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传授给家长接地气的、可操作性强的育儿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尝试着将家长会的形式和地点做了适当的改变。首先,改变家长会的形式。第一,选准时间,家长会时间不能定在农忙时节,要知晓外出打工家长大概的回家时间,掌握哪部分家长哪个时间可以开家长会,紧急情况除外。第二,依据幼儿自然情况分组,有针对性地召开家长会,例如:留守儿童家长为一组,离异单亲家庭为一组,性格内向的为一组,淘气多动、爱打架的为一组等等。这样就可以有侧重点地进行沟通,宣传和指导家长如何教养幼儿。第三,做好家长会后的跟踪指导和反馈工作,以便及时调整以后家长会的内容和方式。其次是家长会地点的选择,根据农村地理位置分散的特点,灵活安排家长会的地点,例如,有的幼儿家长经营超市,就联系好把家长会地点定在超市。把说教式变为唠家常,消除距离感,增进与家长的感情,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新的家长会模式变被动为主动,把家长会开到家长中去,改变以往假模假式走过场的家长会形式,让家长都真正参与进来,在育儿方面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改变,有所提升。
三、改变沟通和宣传方式
“家校通”“通知书”“致家长一封信”“××宣传资料”是幼儿园常用的宣传和告知方式,有的家长会忘记看,有些留守儿童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显然这种宣传告知的方式是没有成效的。现代人都离不开手机,手机也是通讯和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入园时,我们都要对幼儿家庭信息进行详细的登记,帮助家长下载了“娃娃家”手机APP,教会家长使用方法,在之后的家园联系中通过手机软件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实时沟通,家长也能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引入这一方式之后,我们重点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教育建议向家长进行宣传讲解,每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把家长请进来,实现家园共育,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对孩子的伤害,从而改变了教育理念。
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家长不同的期望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行为,正确引导农村学前儿童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理念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坚持做的大事,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适宜、快乐的育儿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莲英.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素质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8(5).
[2]冉隆锋.农村家庭教育的忧虑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报学报,2004(6).
[3]李洪曾.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