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焊接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7-02-28李文平崔铁成
李文平+崔铁成
摘 要: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迎合市场发展需求,焊接专业若想实现教学上的突破,则必须要进行专业创新和改革。由此,“一体化”教学模式被焊接专业的教师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该文以开设焊接课程的学校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实践证明,通过“一体化”的焊接教学,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底蕴更加深厚,并灵活应用到现实工作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鉴于此,该文研究焊接教学中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在焊接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和实际应用问题。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焊接教学 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33-02
我国高校或职业院校中,开设焊接专业或焊接课程的不在少数,而且焊接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操作时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日渐严苛,焊接教学模式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而“一体化”教学的概念被提出来,对于发展焊接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焊接教学“一体化”的最大优势是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也可以促进焊接专业培养出优质的复合型人才,符合当今学校教育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1 “一体化”教学的概念解析
具体来讲,“一体化”教学是融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学生培养成既具备过硬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且适合于该专业教学大纲和计划的拟定,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套完善的职业能力体系,进而保证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1]
“一体化”教学尤其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真正完成预先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焊接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要由师生共同完成,老师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进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专业能力。
2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内容
焊接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是要实现学生理论、实践的一体化,因此,需要通过工厂实践,检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教学与实践,真正实现焊接教学的“一体化”。在教学核心内容的研究方面,要从社会的基本用人需求角度出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迫切需要“一体化”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焊接知识,切实提高焊接技术,那么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边复习旧知识,一边启发新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且要做到理解、会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课上积极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并注意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技能。例如,根据学生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讨论课堂知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通过讨论过程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时修改、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方案。
3 “一体化”教学在焊接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由于焊接专业的实用性很强,因此“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焊接专业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的能力。
3.1 授课安排
焊接教学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复杂繁琐,所以教师的讲解一般比较细致,需要多课时的授课,还要考虑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因此,在焊接“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学地点不应该局限于教室内,还应该加入车间实训室的教学计划,在教室中模拟实训情景,同时满足理论讲解和现场教学的要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板对接教学时,第一层打底焊是双面成形的关键,起弧要先在试弧板上调好电流,以检查焊条的偏心度,电弧稳定后,再引回始焊端坡口中心;运条阶段要仔细观察熔池形状和熔孔情况,才能成型良好;接头时要注意熔好后再把焊条恢复到原来角度;清渣过程要注意熔渣冷却后再清渣。这是一个实际操作比较复杂的过程,单纯讲解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融汇进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提高操作能力,真正体现“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3.2 教学任务设置
焊接“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由于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尽量多地布置实际的教学任务,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理解会用,又能够促进学生熟练掌握技能,通过具体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高焊接水平,为其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堂必须要进行教学试验和任务实施。
首先,教师要全面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学生具体情况,将其平均分成若干合作小组,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体化”教学的任务,根据任务难易程度的不同,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人数不同的小组,一般每小组3~5人为宜;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任务需求完成焊接任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设置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知识点,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第三,教师还要事先对学生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内容分析,如所需工具、焊接过程、焊接方法等,而学生也要针对教师的指导,积极解决问题;第四,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阶段,按照老师演示的内容,学生根据小组分组的情况自己动手实施任务,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向任课教师请教。要求教师认真检查每一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注意早发现、早改正、早解决,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高水平的焊接技能;第五,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一步讲解过程和原理,总结任务难点,这个过程是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技能,而教师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2]
3.3 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焊接教学是枯燥乏味的,而“一体化”教学却能够让学生在焊接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3]不可否认,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低,进而对学习就提不起兴趣,明显缺乏学习动机。“一体化”教学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帮助学生成长为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人,这也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然条件。这也需要教师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理想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地在竞争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将其内化为学习动力。
3.4 教学手段多样化
我国职业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中得到提升,而焊接专业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纵观当代社会,教师必须要能够灵活运用先进教学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为先进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学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焊接工作细节,使教师原本难以用言语解释清楚的专业知识变得具体化、可视化,这从根本上节约了教学成本和时间。例如,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技术,真实地模拟施工现场,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完成練习任务,掌握各种焊接技术和技巧,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模拟现场情况,分析出实践参数,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问题,并帮助学生切实解决问题。
4 结语
作为时下最热门的专业,焊接技术的重要性被突出出来,因此,焊接技术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未来的职业高度。鉴于此,该文根据具体事例,研究焊接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宇.“一体化”教学在焊接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56.
[2] 唐丽萍.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43):1.
[3] 耿新会.浅谈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在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5(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