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旋律”读书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创新

2017-02-28李晔

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有效阅读思想政治教育

李晔

[摘要]为了应对新挑战,燕山大学“红色旋律”读书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创新:拓展内涵与外延,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赋予时代价值,让红色经典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实现有效阅读,以读书塑造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弘扬“主旋律”、坚持“精品意识”与以奉献精神“言传身教”,这是读书会的几点经验总结。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红色旋律读书会;红色经典;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4-0054-03

为了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弘扬“主旋律”,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2010年6月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旋律”系列活动成功启动,最终形成包括讲坛、读书会、影院、网站与报纸在内的立体化格局。五年来,“红色旋律”已成为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品牌文化”,读书会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获当年河北省唯一的“教育部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1 “红色旋律”读书会的成绩与实效性

2011年3月30日至今,“红色旋律”读书会已经成功举办了40期,规范性与思想性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读书会现场直接参与者达2000多人次(每期约50人次),网络视频点击率达近3000人次,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活动的实效性较为显著。

1.1 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读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就发生在活动现场;图书馆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革命历史题材书籍与领袖人物传记类等书籍开始受到学生关注;读书会的精彩视频成为学生竞相下载的网络稀缺资源;下一期读书会的题目和时间成为“红粉们”关切的话题,读书会已经成为伴随青年学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1.2 实现了多重校园功能

读书会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平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试点。

1.3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河北新闻网》《河北德育网》与《秦皇岛晚报》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宣传报道,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2 “红色旋律”读书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实践

2.1 拓展内涵与外延,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当前,多元文化与各种社会思潮涌人大学校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艰巨的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受课时、授课内容和场地所限,传统的大课堂授课从内容与形式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必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刻板生硬,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方法。因此,探索新方法,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创新形式与内容,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成为势在必行的改革方向。为此,“红色旋律”读书会从教学方法与途径上进行了创新,力求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1)定位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读书会在大学校园中屡见不鲜,但“红色旋律”读书会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以阅读经典——讨论热点为核心内容,弘扬“主旋律”,突出思想导向功能。它既不是普通学生社团组织,也不是“志同道合”者的沙龙组织,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这是读书会的独特定位。

2)教学理念新: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首先,读书会的选题来源于学生。选题做到“三贴近”: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火热的校园生活中去挖掘题材,抓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敢于同学生“心贴心、面对面、硬碰硬”,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其次,采用主题讨论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阅读几本书籍,讨论清楚一个道理。读书会采取了“以读书带动讨论,以讨论促进读书”的独特思路,避开了“就书而书”模式的束缚,以主题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种“主题设计,学生参与”的教学设想,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针对大学生关切的理性爱国问题,举办了“热血铸就的青春”主题读书会,通过阅读《青春之歌》《向党旗宣誓》和现场的热烈讨论,让大学生明白了以下道理:第一,“成大事者,必有爱国之心”,青年要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第二,爱国的真正含义——做国家需要的事,脚踏实地为祖国做贡献!

再次,采用了“圆桌式讨论”。改变课堂上讲台一课桌、教师一学生的传统听课模式,师生围坐在“红色书屋”的圆桌边,欢聚一堂,谈笑风生,有笑声、有掌声。圆桌式讨论,体现了师生平等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

读书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活动组织者、引导者;二是主题选择者与书籍推荐者;三是PPT制作者和背景知識讲解者;四是师生互动启发者;五是答疑解惑的引导者。这种“读书-思考-提问-讨论-解惑-升华”的运作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辨别力、判断力、洞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运作平台新:以“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为运作平台。读书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红色旋律”讲坛、“影苑”、QQ群与报纸等系列活动形成“立体化”格局,实现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共同搭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运作平台。例如,针对“中日关系”热点问题,红色旋律讲坛推出了“钓鱼岛争端解析”讲座,读书会随之举办了“中日关系话百年”的主题讨论,推荐了《菊与刀》《铁与犁——中日百年关系沉思录》等书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日关系。

4)教学场所新:“红色书屋”的书香氛围。目前,“红色旋律”读书会每月举办一期,地点在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书屋”。这里不仅是活动的举办场所,也是读书会的物质依托,目前藏书2000余册。每次活动仅能容纳50人的书屋(为保障讨论效果起见,人数不宜过多)座无虚席。远离教室,在“红色书屋”内,感受浓浓书香,有机会亲手触摸经典,这不仅是教学场所的转换,也是学生思维与感受的转换。学生们普遍认同,在书屋里读书讨论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教室。从教室到“红色书屋”,环境的改变激发了学习兴趣,拉近了师生距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

5)教学方法新:阅读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并用。读书会每期50人左右,参与人数的控制有利于讨论效果,实现每位学生的有效参与,弥补了大课堂覆盖面有限的不足,这为改革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推行教育部倡导的“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积累了经验。适度的人数规模使读书会有机会将阅读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活动中,实现教学过程的全员参与,活跃了课堂氛围,这些都为当前势在必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实践证明,这种有书、有思想、有讨论、有启发的授课形式深受学生欢迎。

2.2 赋予时代价值,让红色经典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当今大学校园,在多元文化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一方面是挽救红色经典被“束之高阁”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面对浩瀚书海的困惑选择。因此,重拾红色文化,实现红色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成为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1)弘扬“主旋律”:应对多元文化和错误社会思潮的有效武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必须牢牢掌握话语权,弘扬“主旋律”,引导大学生回归主流文化,增强政治辨识力和抵制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正能量。

2)重温红色经典:弘扬主旋律的有效载体。红色经典是中国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价值体系涵盖了理想信念的坚守、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通的内核。因此,应重新重视作为“主旋律”思想宝库的红色经典的思想教育功能。

3)挖掘时代价值:赋予红色经典新生命。“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因此,阅读经典也要紧扣时代脉搏,从中去思考和追寻现实问题的答案,即从经典书籍中寻找热点话题,这样才能让红色经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焕发生命力。为此,读书会主题坚持“经典”与“热点”的穿插:既回归传统,又面对现代;既传承经典,又讨论热点。为此,活动不仅推荐过著名红色经典《红岩》《青春之歌》与《红星照耀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也从这些经典中引申出热点话题,让经典可以穿越时空赋予新生命。例如,在“从《红岩的故事》看信仰的力量”(第8期)活动中,讨论了信仰对于今天青年人的重要性,凝集了“精神家园”;在“美元神话的衰落”(第12期)活动中,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来分析2008年次贷危机,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让大学生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从而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3 实现有效阅读,以读书塑造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读书,可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润物无声地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读书,是网络时代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红色旋律”读书会实现指导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有效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当前中国青少年阅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正试图通过立法、设立“阅读节”等形式来大力推动“全民阅读”计划。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读书,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书海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为此,每次读书会前,教师都会精心挑选几本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推荐给学生,来实现有效阅读,让读书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

2)“红色旋律”读书会培养网络时代大学生对纸质版书籍的感情。“开卷有益”在网络时代仍然值得提倡,因为手机和电脑等电子阅读方式不能真正代替紙质版书籍的阅读。为此,在每次读书会现场,教师都会把准备好的纸质版书籍拿推荐到学生面前,让他们现场阅读、亲眼见证、亲身感受。

3)“红色旋律”读书会融入网络元素创新阅读方式。网络已经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渗透到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传统的读书方式在网络时代必须创新,阅读才能对大学生更具吸引力。读书会把大学生喜爱的网络时代新元素,如网站、QQ群、PPT课件、图片、视频与电子图书等广泛应用到活动中,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读书会通过运用网络平台,将主旋律的宣传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让读书变得更加简单有趣,也实现了师生的有效沟通。因此,“红色旋律”读书会实现了书籍这样的传统教育资源与网络时代新元素的有机融合,创新了阅读方式,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感。

3 “红色旋律”读书会的几点经验总结

1)弘扬“主旋律”: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发挥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功能,这是“红色旋律”读书会的灵魂,也是成功的关键。

2)坚持“精品意识”:质量是活动的生命,努力把每一期读书会都办成精品,打造“品牌文化”,以鲜明的主题引导学生,以优秀的书籍吸引学生,以名师的风范感染学生,以活泼的形式教育学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健康的思想鼓舞学生。

3)以奉献精神“言传身教”:读书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离不开一支优秀教师团队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是最具说服力的教育!

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希望通过有效阅读让“红色经典”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创新的有效资源与载体!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有效阅读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