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敬业精神教育体系构建策略探寻

2017-02-28陈其东

启迪·教育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教育策略教师

陈其东

[摘 要] 敬业精神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上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冲突,客观上对师范院校的敬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越专业思想教育的传统模式,应构建以职业价值观、情感观和理想观为中心的敬业教育体系,容纳敬业教育要求多元化,提倡敬业教育内容丰富化,实行教育方式民主化。要勇于对学生敞开心扉,唤醒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角色感,培养师范生创业意识,精心建设饱含师范精神的校园文化,形成敬业教育的立体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敬业教育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 教师 敬业精神 教育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但是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在师之自重。”作为一名教师,自己首先要敬业重业,唯其如此,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以至毕生为之奋斗而无憾。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场所,未来教师在学习期间能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高尚的职业情感和坚定的职业理想,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的大问题,高师院校必须根据当前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实际,实现敬业教育的持续创新。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就必须要具有敬业精神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人类活动,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结构中,敬业精神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矛盾与冲突。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敬业是一个教师起码的要求。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教育投入不够,教师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一时难以有明显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使在计划管理时期所形成的种种问题日益暴露出来,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敬业精神还令人担忧。这种矛盾与冲突客观上对师范院校的敬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精神活动,教育不仅对教师的心智与教学技艺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他们的内在心理与文化素养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局就召开过“国际公共教育大会”,对“中学教师的培训”进行专门讨论,提出“在招生和培训中学教师时,不仅必须考虑候选人的智力倾向和学术成就,而且必须考虑其职业意识、道德和教育观、性格、对儿童的理解、敬业精神、情绪的稳定性和社会责任感;在招生时,需要采取考试或其他竞争形式的地方,可通过面试对每位候选人的个性获得完整和全面的印象”…。研究表明,高中毕业生的职业倾向性与职业适应力存在着较大差异,是否喜爱儿童,喜欢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先天倾向性,但目前我国高师院校的招生仅仅依据高考成绩,缺乏面试这一必要的环节,加之考前指导不力,学生入学的动机日益多元化,有相当比例的人并非内心情愿当一名教师。我们曾对我校学生调查“选择师范院校的原因”,结果只有43.31%的人回答“志愿当人民教师”,还有18.36%的人回答“考其他院校没有把握,填师范增加保险系数”,23.75%的人“为了考上大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14 .57%的人“受家长、老师、亲友的影响,并非本人所愿”。从今年招生情况看,多数师范院校填报第一志愿的比例都在下降,甚至出现了过去罕见的个别专业的新生都从“服从”志愿中录取的现象。如何使这些人从“不志愿”到“志愿”,从“不乐于”到“乐于”做教师是高师院一项重要的职业人格教育任务。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教师视为一种普通职业,但国际劳工组织和职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世界各国已逐渐接受了这个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也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那么应以什么来衡量一种职业是否为专门性职业呢?M.利伯曼曾提出过一种鉴别专门职业的标准: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从业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形成了必要的自治组织;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的伦理纲领。所以,教师作为一种专门性的职业,要成功地扮演职业角色,重要的前提是必须接受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这种训练除了包括专门知识训练、专门技能训练外,还包括专业意识训练和专业态度训练,“使教师候选者形成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强烈的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师范教育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大规模、大范围的资料查询和座谈调查,已基本摸清了全国的质量现状,认为由于教育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一时难以有明显的提高,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还没有完全形成,再加上城乡差别,特别是城市与落后或比较落后的农村的差距,使部分初中教师不能牢固地树立扎根山乡服务农村的思想,他们不愿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而伺机脱离农村。“由于教师指导思想失偏,工作不安心,工作责任心差,组织纪律观念薄弱,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从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发生方法简单粗暴,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和心理辅导的技巧。”确实,教育近年来发展艰难,经费短缺成了无法规避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實行费税改革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出现了大批苏北骨干教师“孔雀东南飞”的流失现象。这些骨干教师大多有10年以上教龄,年龄在40岁左右,是市、县学科带头人,其中不乏有影响的国家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省特级教师、名教师。“流师潮”并不仅仅发生在苏北,“天堂”苏州、省会南京也出现了这种流失现象,中小学教师的敬业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稳定教师队伍。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振兴我国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给高等师范教育带来了师资需求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产生了师范教育急需提高考生生源质量与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妨碍高质量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的矛盾。师范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母机”,必然要求报考师范院校的考生是质量相对较高的,但大批学业优异的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一方面政府必须考虑切实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敬业教育,养成师范生良好的敬业精神,使其成为符合专业化规范的专业人员。

二、教师敬业精神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敬业教育在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场合又称为“专业思想教育”,固然是因为两者有不少共通之处。但细究起来,两者具有不少差别。顾名思义,专业思想教育强调的是“思想”教育,着眼点是对教师和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敬业教育强调的是“敬业”教育,侧重点为对职业的积极情感,即通常所谓的“愿教”、“乐教”。专业思想教育着重“摆事实、讲道理”,即所谓的说服教育,敬业教育强调在认识的基础上是进行情意教育,以多种方法综合解决敬业精神问题。还有,专业思想教育通常具有“两头热、中间冷”的情况,即在开学初和毕业前搞得较好,对教育过程重视不够,敬业教育从情意出发,强调全程性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必须在合理吸收传统的专业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敬业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的敬业教育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l、着眼于敬业精神,大力开展以职业价值观、情感观、理想观为中心的敬业教育

我们认为敬业教育应以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观、职业理想观“三位一体”教育为主要内容,其中价值观教育处于最基础、最核心的地位。市场经济促使人才流动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华东师范大学陈永明教授在《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发展战略》一文中认为,由于“出国热”、“经商热”、“高学位热”等浪潮的冲击,使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流失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令人担扰的是,有的考生还没进师范院校大门就不想当教师,只不过把师范院校当做一种权宜之计;有的受到系统师范教育的毕业生也没有当教师的意向,不愿去中小学任教;有的还没有毕业,就利用种种关系或渠道被某些单位提前选用;有的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以种种理由或借口也随波逐流地辞职离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又该从何处募集?”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师范生都存在着较大的职业价值观偏差,如果不能及早纠正这些偏差,我国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将会成为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因此,职业价值观教育应成为敬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确立和“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的逐渐形成,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应该不断强化,但奇怪的是他们的职业自卑感却在扩散,以至于出现了一种悲观感伤的职业氛围。职业自卑现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报告中都发现过。譬如,台湾地区“教师职业声望与专业形象之调查研究”就表明教师对于自身的职业声望评定比全体样本的评定低。从40种职业的等级次序看,全体样本排列中学校长、小学校长、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分别为第7、12、13、17位,但教师自己的排列却分别落后2、2、3、4位。尽管中国大陆至今没有专门举行过这种量化研究,但一些研究报告亦能说明问题。前几年有人作过调查:“如果还有一次机会,你将选择什么职业”,结果仅有60%的在岗教师仍旧想做教师,尤其在問及“你是否愿你的子女将来做教师”时,只有11%的人回答“愿意”,回答“不愿意”的教师却高达67%,更有15%的教师回答“宁可失业也不干”。情感观教育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说,情感教育就是培养人对价值的感受和体验,并逐渐将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移人人格内部,使人形成融合统一的价值体系。当内部的价值体系还没有组织化和明朗化的时候,每一次体认就是一次选择,同时,每一次选择也是内部价值的建构。情感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价值体系化——人格化。由此可见,人的职业情感的形成并非一个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如何使师范生主动选择外部的文化价值、职业价值,发展职业情感,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我国生产力技术构成、国家产业结构以及经济体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打破了原来平稳发展的格局,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呈现出多变、多元、多彩、多险的飘忽迷离状态,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迅速增加。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真实地向我们走来了。这个时代需要能在多样、变幻的社会风浪中,把握自己命运、保持自己追求的人,需要靠这样的新人来创造未来。于是,培养新人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跨世纪的中国教育工作者身上。”根据这种“新人”的理想形象,实施职业理想教育,要针对制约大学生理想实现的种种因素,选择合理策略,使他们毕业后能在教学、科研上大展身手,有所成就。

职业价值与情感教育在于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在于促进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帮助他们完成从“合格”到“优秀”的提高。“当学生崇尚教育事业的情感和信念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时,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更趋稳定,更加深沉而持久”价值观、情感观、理想观“三位一体”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深刻地表明他们坚信从事教育工作的选择,是经常用来支配自己行为的人生信念。

2、为了配合职业价值观、情感观、理想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必须切实抓好入学教育、就业和创业指导两个阶段的教育

我们在调查中看到,某些师范学生入学后思想不安定,在各方面放松要求,从现象上看,似乎是敬业问题,但进一步的归因分析表明,这与入学不适应问题有很大关系。我们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不适应是一个长期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当代大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与以往学生相比都出现了二些新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外化惯性与内化转折的冲突强烈,主体自我与镜像自我之间的不统一、理想境界与现实环境的差距悬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n纠。要抓好敬业教育,首先必须抓好有针对性的入学适应教育,促进新生形成初步的职业定向。

在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同学缺乏工作责任感和从事教育工作的志趣,这里固然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目前,高师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扰,企事业单位机构的精简以及人员编制的紧缩,高师院校的招生、培养规模的逐年扩大与中小学生源逐年递减的反向发展,一旦非师范类毕业生流向教育系统就业,在一段时间内对高师毕业生的就业也会带来极大冲击。所以,在毕业前夕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有益于巩固敬业教育的成果。

我们认为,在入学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加强敬业教育非常重要,前者在于促进学生从“高中生”到“师范生”的尽快转变,后者在于促进他们从“师范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尽早实现,是“三位一体”的敬业精神教育的铺垫和延续,使教育呈现出低台阶、小步子的特点,可以避免“大起大落”、“急转弯”,符合和风细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原则。

3、敬业教育包括职业和学科两方面的教育,是这两个方面教育的有机统一

教师职业成为了一种专门性的职业后,“敬业”之“业”即指专业。然而,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教师具有“双专业”特性,他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在专门学科领域工作的人。如果我们的毕业生既乐于从事教育工作,又勤于在他的专门学科中作些探索,用他的专门知识来培养祖国的年轻一代,那么,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师,相应的敬业教育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敬业教育。为此,我们认为敬业精神包括“三个层面”、“二个维度”,“三个层面”是指价值观、情感观、理想观,“二个维度”是指职业维度和学科维度,这样就有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观、职业理想观、学科价值观、学科情感观、学科理想观六个组成部分。强调学科方面的敬业教育,正确处理了职业与学科的辩证关系,便于调动系科和所有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避免空洞说教。

根据高等教育系统论和个性成长连续带理论。强调敬业精神的发展顺序与敬业教育顺序的对应关系,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提出了“三阶段八环节”的敬业教育体系。把教育过程划为三个阶段,使敬业教育前有启蒙,后有巩固,符合大学生的思想成长规律,其中职业价值观、情感观、理想观教育是核心环节,必须抓紧抓实。这种具有全新体系的敬业教育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持续性,在教育的各个时期、各个环节上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由浅人深,由简单到繁杂,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其次是针对性。如果敬业教育是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那么,就必须定期开展调查活动,包括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探索高师生敬业精神发展的规律,总结敬业教育的经验教训,使教育活动有的放矢。第三是实践性。对学生进行敬业教育,光有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从而把理论与实践、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最后是整体性。具有上述结构的敬业教育,不是孤立地进行价值观教育,它强调情感观、理想观教育,注重把敬业教育贯穿和落实到入学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去,使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协调配合,易于产生整体效能。

三、敬业精神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由于受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师范院校一直实行“统招统配”,一切服从于社会需要,毕业生对人生道路、职业发展都缺乏自主权,在分配上强调“党指向哪里,我就走到哪里”,在工作上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强调毕业生到农村去、到艱苦的地方法,这种做法我们姑且称之为“社会本体论”。由于它忽视了个人的需要和选择性,教育的强迫性较强,思想教育的难度较大。目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师范生带来了全新的成长背景,加之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扩大了学生选择的空间。毕业分配被以“双向选择”为特征的人才市场所取代,所以,敬业教育也应从“刚性”的灌输说教转变为“柔性”的民主启发,从社会本体论转变为个人本位论,尊重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心理,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师范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生活与工作、家庭与学校、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敬业教育的信度与效度。对此,我们初步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容纳敬业教育要求多元化

随着高考招生的并轨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强化了一些学生崇尚实惠、挣钱自立的意识。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包括政治观点辩证化、价值取向主体化、道德观念差异化、成才目标功利化、消费观念畸形化。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仍然把只有少数先进分子才能达到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作为敬业教育的唯一目标,也应承认差别,企求教师人格神圣化,权利单向化,态度一致化是不可能的,目标不能过高,要求不能过急。韩国学者林世汉认为,中韩两国的共同问题就是,在没有改善现职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情况下,就想确保优秀的人才。根据北京的一份调查,有70%的师范生说毕业后准备改行,也许他们所看到的职业前景比较黯淡,和韩国年轻一代相似,“尝试过自由开放滋味的年轻人,为寻求个人自由的生活,自然会关注条件更好的职业,教师职业也就失去了本身的魅力。这说明对年轻人单独强调‘教师的使命感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求有新的生活质量的教师的时代已经到来。“引在坚持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前提下,我们应以务实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功利价值观鞭策师范生勤奋进取,以自己高质量、高效率的职业服务和奉献去换取社会公正的待遇和较高的报酬。

2.以解决师范生实际思想问题为中心,提倡敬业教育内容丰富化

20世纪90年代,有些学校进行专业思想系列教育,以理论认知的系统性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教育,遵循的主要是一种孤立、静止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证明,“经济改革的大潮浩浩荡荡,鲜活的实际问题不断涌现,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信息灵通、交际广泛,以相对凝固的模块教育去框定他们思想发展的轨迹,是敬业教育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脱离发展市场经济现实的误导”。敬业教育应以研究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师范生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引导大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思考、交流,从鲜活的现实问题出发,去求得理论的说明和提高,从深层次上开掘思想态度问题的症结,坚定自己从教乐教的信念。我们一定要自觉摆脱长期产品经济、计划经济观念的消极影响,对敬业教育内容不宜统得多,限得过死,以不变应万变,重表不重里,重量不重质,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现实。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学习研讨,灵活快速反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

3.充分理解当前师范生的心理需求,实行教育方式民主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倡等价交换,公平竞争,求实创新,唤起了青年大学生的平等意识、自主意识,他们的参与感、主体感、独立感大大增强,对传统的集中统一管教模式厌恶反感,形式单一、简单灌输的方法已流于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民主法治的发展,敬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宜分散多样,实行民主化”。广泛采取社会调查,座谈讨论,教育实习,专业见习,技能训练,论辩演讲,读书征文,谈心交友,心理咨询,影视观摩,文娱晚会,社团郊游等多种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宽松鲜活的氛围。这种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往往比那些“目标明确”的教育活动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4.勇于敞开心扉,展开真实性的教育

敢于同学生讲真话,是增强敬业教育效能的必不可少的策略,因为青年学生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相当敏感,他们的思维明显地表现出批判性的特点。在敬业教育中,他们常常会比较集中而尖锐地提出现实中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和问题,比如拖欠教师工资、下岗、流师潮等,希望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客观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对此,既不可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也不宜采取闪烁其辞或搪塞回避的态度,正确的做法是,平等地心平气和地开展讨论,鼓励他们讲出思想深处的种种困惑,而后教师按照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坦率地讲出看法来。这里,需要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态度,“对于国家的成就要讲,对于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要讲”,但是,“也要坦率地、坚决地、大胆地谴责任何不公正和丑恶的事物的任何表现。”唯有进行如此真实性的教育,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有效地避免敬业教育的假、大、空现象,大大地增强敬业教育的实效。

5.唤醒并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角色意识,不断进行角色认同

唤醒并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角色意识,是进行敬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策略。面向中学,让学生深入中学实际,调查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成就与存在问题,了解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接触成功的教育界有关人士,开展富有爱心的助学活动,对于唤醒他们的社会角色意识、自我建构敬业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事实证明,不是当今的师范生没有勤学报国的理想、没有艰苦创业的意志,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珍藏着一颗诲人不倦的高尚心灵,涌动着一股强烈的为人师表的情感,只要教育得法,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大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6.培养师范生创业意识,寻找敬业教育的突破口

时代在迅速发展,改革在不断深化,敬业教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敬岗教育”,并不是说一个人始终在一所学校工作,就具备敬业精神。只要一个人教师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尚的职业情感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不管他在哪一所学校工作,他都具有敬业精神。学校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教育人事政策的改革深入,活跃的人才市场为教师流动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空间,敬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入学人数逐年增加,已经出现了就业的瓶颈效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势必还会给师范生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可能还需要通过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大学毕业生主动参与社会竞争的一种新尝试,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的新生事物,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一形式本身,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上正在开创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和培养体系。”我国一直对师范院校实行计划管理,限量招生,全部分配,毕业生就业始终不成问题,师范生的创业问题也就从来没有受到重视。如果尽快启动创业教育计划,加速培养师范生的创业能力,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学生立业成才,“把未来的求职者,塑造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7.精心建设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弘扬敬业精神

良好的职业人格需要优化的育人环境。育人环境既是物化的,更是人化的,它顯现着一定的精神内涵、文化理念进行敬业教育,关键在于精心创设和充分利用蕴藏着“师范精神”的校园文化。应重视言传身教,教师应在治学、为人、思想作风诸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近年来,不少师范院校进行了敬业教育的基地建设,如年省南京师范大学开辟了“孔子园”,淮阴师范学院建设了“师陶园”,都是别具匠心的。我校也专门做了民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汉白玉塑像,大力弘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的伟大精神,今年又委托南京大学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创作了中国近代教育先驱者之一的张謇先生青铜雕塑,建立了张謇研究所,宣传研究张謇“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以此来激励、感染学生。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题写的“求实、敬业、奉献、创新”的校训镌刻在一组天然大理石上,陈列于学院大草坪中间,已成为莘莘学子照相留念的最佳校园景点。精心创设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职业人格发展正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8.齐抓共管,形成敬业教育的立体效应

敬业教育在于转变师范生的职业态度,应注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志趣的多维转换,形成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定向转化,当前的敬业教育宜采取系统设计,分兵作战,全方位放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多层次、多侧面、多渠道实施对师范生职业价值的转换,职业情感的转换,职业志趣的转换,从而促进其敬业精神的可持续发展。俗话说:“文以载道”,师范院校的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不能把教学任务仅仅放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科研的训练上,要以课程为载体,强化学科价值、学科情感、学科理想教育的渗透。如果各方面齐抓共管,多点多线多面的教化,必然会形成敬业教育的立体效应。

总之,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敬业教育的宏观社会背景已经产生了重大变化,要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脉络,坚持以人为本,灵活多变,以敬业教育的多元化和开放化,来最终实现敬业教育的持续不断的革新。无疑这对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和全面振兴基础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教育策略教师
敬业精神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医学生敬业精神现状与对策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