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二八”纪念撕裂台湾

2017-02-28萧师言李俊峰

环球时报 2017-02-28
关键词:纪念堂中正台独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李俊峰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70周年纪念日,本就政治对立严重的岛内因这一敏感日子的到来被进一步撕裂。从蔡英文当局极力推动“转型正义”,到民进党“立委”提案要求各级学校拆除蒋介石铜像,再度发起“去蒋化”,再到激进“独派”扬言冲击中正纪念堂,绿营摆出要将“二二八事件”深挖到底、从“根”上掐断国民党在台执政合法性的阵势。国民党方面则密集反击,抨击民进党当局的一系列动作不过是对“二二八”的又一次“消费”,“把二二八当成政治提款机”,掩饰自己的施政无能。还有分析人士强调,民进党一波波的“去蒋”动作目的并不单纯,背后是“去中国化”。对于民进党所谓“转型正义”造成的撕裂,台湾《联合报》27日评论说:“大陆有个淘宝网,只要有钱,人人可以上网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台湾也有淘宝的好地方,专供民进党享用,这个宝地叫‘历史。不同的是,这里不必花钱就可以捞取宝物,它用的货币叫‘仇恨。”

“去蒋”议题引爆岛内

据台媒报道,蔡英文将于“二二八事件”70周年纪念日当天出席“中枢纪念仪式”,并发表落实“转型正义”的谈话,同时宣布3月1日正式启动“国家转型正义调查报告”。蔡英文26日在脸谱上贴文表示,推动“转型正义”是台湾最重要民主工程之一。她透露,作为推动“转型正义”的重要成果,“二二八事件”档案已全部解密,档案数量约有137万页。

伴随着“解密潮”而来的,则是被民进党视为“二二八元凶”的蒋介石再度成为绿营的“眼中钉”,“去蒋”议题再度在岛内引爆。民进党“立委”郑宝清等人日前在“立法院”提出临时提案,要求“行政院”“教育部”依法要求各级学校拆除蒋介石塑像,真正落实历史教育,提案称蒋介石是20世纪杀人魔第四名。台湾“中央社”称,在民进党“立委”提案之际,包括雾峰区公所等地的3处蒋介石塑像,被发现遭人涂上红漆,脖子上还挂着“二二八元凶,世纪杀人魔”的抗议牌子。

为推动“转型正义”,台“文化部长”郑丽君25日宣布,中正纪念堂有必要转型,要将中正纪念堂商店内有关蒋介石的商品下架停售,开馆、闭馆时,停播“蒋公纪念歌”。有激进“独派”团体还在网络上进行煽动,扬言要在2月28日当天冲击中正纪念堂,拉下蒋介石雕像以解仇恨。绿营“消费蒋介石”的行动中也掺杂着许多荒诞举动。台湾TVBS27日称,针对台南市政府为纪念“二二八”推出系列活动,由台南地方各路“挺扁”人士组成的“陈水扁联谊会”宣布28日将在台南市举行“哀悼二二八大屠杀70周年、台湾建国、阿扁无罪大游行”,强力呼吁蔡英文在最短时间内特赦陈水扁。此举引发岛内网民纷纷调侃:“贪污犯也可以披上政治迫害受难者的外衣”“真正让人耳目一新”。

面对民进党当局一连串的“去蒋化”动作,国民党要员纷纷展开反击。国民党主席洪秀柱26日表示,台湾有许多事情值得关心,但民进党政府将“去蒋化”或消灭国民党摆到第一优先位置,只是为了掩饰施政无能而利用意识形态来维持政权,令人非常失望。国民党主席参选人吴敦义27日批评蔡政府不思拼经济及改善两岸关系,却意图让意识形态斗争掩饰执政的缺失。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胡文琦更痛斥,民进党政府上任后持续以意识形态“治国”,上至“追杀党产”,下至蒋介石玩具商品下架,都只是掩盖施政的无能,所以只能用意识形态来唤起死忠支持者的回归。

“真相是蔡英文根本不要中华民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27日发文称,应用民主、自由纪念“二二八”,以真相抚平伤痕,但民进党政府“转型正义”的虚伪,蔡英文说不出的真相和目的,“其实是他们根本不要中华民国,他们要的是一个专属民进党的新国家!”郝龙斌称,“转型正义”对民进党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二二八真相”“转型正义”对民进党来说,永远是选票提款机。

面对激进分子在网上发起的“二二八拉倒自由广场蒋介石塑像”活动,国民党方面27日到台北地检署举报告发,指责毁损古迹行为相当不耻。台“文化部长”郑丽君27日晚些时候宣布,为尊重“二二八”纪念活动,避免社会对立,中正纪念堂28日闭馆一天。在中正纪念堂“转型”修法未完成前,往后每年2月28日都会循此模式办理。

民进党的“政治提款机”

“二二八事件”又称“二二八起义”,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国民党警员打伤一名烟贩,随后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要求交出罪犯,遭到国民党当局镇压,激起民众愤怒,爆发大规模武装暴动。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向南京求援,国民政府派军进行大规模镇压,运动最终失败。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上周在发布会表示,发生在70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台湾同胞反抗专制统治、争取基本权利的正义行动,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这一事件被岛内的一些“台独”分裂势力别有用心地加以利用,他们歪曲历史事实,挑拨省籍矛盾,撕裂台湾族群,制造社会对立,为开展“台独”和分裂活动进行张目,背后的用心是十分卑劣的。

民进党对“二二八”的“消费”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民党解除“戒严”,并默认了民间对“二二八”的纪念活动。一些“台独”势力趁机以“人权”为名,煽动所谓“台湾人的悲情”,强化族群意识。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进一步把“二二八事件”泛政治化,大搞各种“去蒋化”动作,甚至将“二二八”神化成“台独”的政治图腾,纪念活动也越来越具挑衅性。2004年2月28日,为抢救选情危急的陈水扁,李登辉策划了所谓“二二八牵手护台湾”大游行,口号是“向中国说不”,这成为陈水扁当年胜选的重要助力。

“台独不愿面对的真相”,台湾《远望》杂志社社长林金源撰文说,“二二八”是炒作“台独”的好题目。绿营先将此事定为“官逼民反”,使所有台湾人都成无辜受害者,却避答事件中死伤的外省平民(不是官)遭谁所害?为何被害?他们再将“官逼民反”解释成“中国官”逼“台湾民”反,最后导出“台独”正当性。“二二八”遂成打倒今日国民党、鞭尸昨日蒋介石、追求未来“台独”的利器。与“台独”目标相左或无关的真相,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加以扭曲。

台湾《中国时报》27日刊发社论说,在威权时期,“二二八”是台湾被压抑的象征,成了反抗国民党最合理、最有煽动性的理由。到民进党成立之后,“二二八”则成为民进党的“政治提款机”,在每一个造势与宣传的场合反复放送。罹难者家属的悲痛成了绿营政客的养分,台湾每年都要为“二二八”撕裂一次,每次选举更要为“二二八”大吵一次,掉进了历史的无底洞。即便民进党已完全执政,其政治人物从上到下,仍乐此不疲透过“去蒋”“辱蒋”,以最原始的鞭尸心态,继续消费“二二八”的悲情,一方面转移其政绩不彰的焦点;另一方面,则透过清算蒋介石激扬起来的仇恨与亢奋,稳固其政治权力。

“民进党的淘宝网”,台湾《联合报》以此为题称,每年“二二八”,就是淘宝的好时机。不是“二二八”的日子,“民进党的淘宝网”也开张,有时候拉倒一个塑像,有时候扯下一面旗子,有时候调整一下课纲或内容,有时候帮某个地标换个名字,不必择吉,完全看兴致行事。

“神经错乱”与“绿色恐怖”

对于民进党当局撕裂社会的举动,岛内不乏反对声浪。“旺旺中时”公布的最新民调称,有五成五的民众反对民进党对中正纪念堂进行的这一波“去蒋化”,有五成七的民众认为这将带来社会对立。27日,台“行政院不当党产委员会主委”顾立雄出席一个有关“二二八”的记者会时遭到抗议者闹场包围,现场一群自称是“台湾人民抗日协会”的成员不满民进党消费“二二八事件”,当众呛声顾立雄和现场学者是“日本狗”。

《联合报》27日称,“转型”一词之于今日,犹如一面不容非议的正义大旗。但讽刺的是,决定谁该被转型、哪一个组织该被清算的过程,却非常的粗暴和威权。如果没有意识形态作祟的话,那么为什么从没有考虑将代表异族威权统治的日本总督府转型呢?要论起日本人统治台湾时期对这块土地的掠夺,对台湾人的残害,对人权的践踏程度,难道不比坐在中正纪念堂中的那位要更严重无数倍?

角逐国民党党主席的郝龙斌也强调,民进党在台中修复日本的神社,声称这是恢复城市的光荣记忆。可是在中正纪念堂,就用“去蒋化”掩灭过去的一段历史。“用去除威严做借口,可是崇拜日本殖民,这不是神经错乱、双重标准是什么?”

民进党的动作“吃相太过难看”,就连一向被视为“橘子绿了”的亲民党也出来唱反调。亲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李鸿钧表示,谈蒋介石的功过,现在不适合也不适当。执政者现在应该先稳定物价,让民众有感经济成长。

台湾资深媒体人张景为撰文说,原本蒋介石的形象与威权早已被自然解构、甚至颠覆殆尽,但如今民进党却要依仗外在干预强制操弄,反而形成另一种新威权与“绿色恐怖”。当此两岸僵局待解、经济低迷之际,民进党不思务本强台之道,反倒另肇争议、烽火引战,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大事顾不了,只好转移焦点。台湾大乱,未必有利其继续执政。▲

猜你喜欢

纪念堂中正台独
无题(3)
魏晋时期的中正品评与考察乡论
中正纪念堂“空间解严”疑有算计
“中正纪念堂”存废成岛内话题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