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网络感知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

2017-02-28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7年2期
关键词:栅格站点协同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北京通信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88)

一种网络感知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

李网扣,刘萍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北京通信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88)

对于高价值客户提升网络感知,可以从高价值客户网络感知精准评估、重点客户感知提升方案精准制定、高价值客户业务感知场景化分析、高价值客户网络感知提升方案落地4个方面全面实施。4个方面环环相扣,共同协同运转,全面提升高价值客户网络感知。本文意在探讨一种以高价值感知为推手,协助客户协同网优、网维、网建、市场资源,形成可落地、可复制、可持续的网络感知质量管理模式,高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客户感知;栅格;协同;优化

1 方案研究

1.1 客户感知评估与优化整体服务方案

服务价值:面向客户感知,以感知提升为推手,协助客户协同网优、网维、网建、市场资源,形成可落地、可复制、可持续的网络感知质量管理模式,高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用户聚焦:精确定位TOP高价值用户分布区域、有的放矢;系统性评估、栅格化管理,从网络质量和用户数量综合判断区域栅优先级;一体化解决,联动计划、辅助市场以精准投放、精准引导,一体化提升高价值用户的感知,整体实施如下。

(1) 栅格化地理呈现高价值用户常驻区。

(2) 网络口多维结果评估栅格内高价值用户感知得分。

(3) 根据栅格得分高低确定处理优先级及预告警处理。

(4) 问题现场解决支撑以及仿真协同规划落地。

(5) 总结场景化的问题案例推广。

多维指标关联:多维度指标关联,栅格化问题聚焦,优先处理问题较多用户较多区域,提升用户感知。

多维数据分析:MR数据、 网管数据、DT/CQT数据、告警数据、高价值用户数数据、投诉数据。栅格化问题聚焦:客户感知整治区域栅格化精细识别。感知影响根因分析:感知影响因素自动画像——场景化分析。

场景方案适配:场景方案精准适配。

持续优化管理:感知黑点处理和持续优化管理。

1.2 客户感知整治区域栅格化精细识别

栅格划分规则:栅格计算公式=(该区域手机上网质量小于等于8分的高价值用户数(满意度)0.15+该区域高价值用户投诉次数0.15+该区域KPI不达标小区常驻高价值用户数×0.1+该区域4G数据低驻留小区常驻高价值用户数×0.15+该区域MR弱覆盖小区常驻高价值用户数×0.15+该区域2G高倒流小区常驻高价值用户数×0.15+该区域故障小区常驻高价值用户数×0.1+该区域高价值用户数×0.05+该区域高价值用户数23G流量(M)×0.001)。

权值高代表高价值用户集中或者网络质量差,如图1所示。

图1 栅格划分示意图

2 方案实施

2.1 网络优化实施

从覆盖、质量、接入完整性 、网络容量4个维度,开展分析核查,定位具体问题,并根据区域的优先级列好计划,分布实施。通过栅格对维度指标聚焦关联,结合地理化呈现,直观反映关联强度,具体如下。

(1)覆盖与干扰、覆盖与接通、覆盖与掉话、覆盖与切换、覆盖与参数、覆盖与质差。

(2) 干扰与接通与掉话、干扰与话音质差、干扰与PS下载速率。

(3)下载速率与容量;下载速率与传输配置、下载速率与参数配置、下载速率与覆盖。

(4)容量与接通、容量与掉话、容量与切换。

(5)用户级MRR分析及终端能力分析,辅助问题聚焦定位。

栅格处理优先级:截至目前为止共计3个阶段,针对楚雄城区高权值栅格进行现场DT/CQT测试并输出问题栅格闭环方案;针对栅格内高权值问题小区进行处理闭环;针对TOP政企集团进行详细测试,并针对网络质量较差的政企单位制定闭环方案;定期参数核查和优化;具体实施明细如下。

(1)高价值TOP栅格测试分析:共计对215个栅格进行DT/CQT测试,其中127个栅格优化后测试覆盖良好,剩余72个栅格需要进行规划站点催开、RF优化、规划小基站闭环;该部分区域协同规划共计54个栅格,197个小基站。

(2)TOP政企集团测试分析:对86个TOP政企集团进行测试,其中发现18个集团政企网络覆盖质量较差,其中1个室分升级和室分分布系统改造解决,3个通过现场RF优化闭环,针对剩余14个需要规划小产品闭环,共计规划30个小基站解决,以归纳至第2批小基站上报设计院。

(3)栅格内问题小区处理:共计处理优化1 025个问题小区,剩余52个问题小区未闭环,主要集中在楚雄市和禄丰县;问题类型为MR弱覆盖、低切换、4G低驻留、高负荷、2G高倒流、低接通、高掉线、上下行质差、FD不均衡等,主要处理MR弱覆盖、低切换、4G低驻留、高负荷。

(4)参数核查和优化:针对小区办公楼等区域进行深度测试后,发现邻区漏配、室分切换拖带、FD乒乓切换等;每个月针对系统内邻区和CSFB频点、GSM邻区、切换门限、互操作参数核查等,确保基础参数配置无误。

列举高负荷问题小区优化思路,具体如下。

目前通过覆盖调整、参数优化、负荷均衡、资源扩容等方式需要在热点区域展开,以提升网络容量。

(1)工程改造方案:服务小区无法满足用户容量需求或用户感知需求是,对覆盖站点进行双/多载波扩容、异频同覆盖小区扩容和增加基站等方式来增加网络容量。

(2)负荷均衡方案:针对已具备双/多载波扩容、同覆盖小区或超级小区配置可进行负荷均衡,工作量少。

(3)高话务参数调整:需针对高负荷小区进行高话务参数调整,保障小区满足对应用户接入要求和一定的用户感知。

(4)VIP用户保障方案:大型经济会议和VIP用户等场景,为了保障目标用户的服务质量,可通过黑白名单、签约优先级和保障VIP调度等方法进行用户级别保障。

2.2 规划协同

针对高权值栅格区域进行现场DT/CQT测试,分析测试数据评估栅格内深度覆盖,深度覆盖较差区域进行规划小基站进行补盲,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截至目前为止共计协同规划54个栅格区域,197个小基站。

农村区域4G零流量高价值用户集中区域协同大网规划站点,有效合理投放农村站点资源;协同设计院针对4.2期大网规划宏站共计67个,主要为高价值用户集中且周围2 km无站点规划区域。

如图2所示,引入软件仿真,丰富规划手段。借助仿真软件,定位弱覆盖区域、弱覆盖楼宇,输出现网调优方案,指导室内外协同规划,保证覆盖质量最大化,降低全网建设成本,楚雄目前针对市区进行3D仿真,其中针对楚雄4.2期深度覆盖补盲大网规划提出了23个需求点。

图2 规划仿真图

2.3 工建协同

提高投诉与低分满意度集中、高价值用户集中、潜在不满意用户集中、全网指标影响较大区域的开站优先级,如图3所示。

截至目前楚雄共计协调催开4.1期大网规划站点155个,其中112个站点为城区深度覆盖不足补盲站点,43个站点主要为高价值用户较多且4G有效用户较多的农村栅格,需要及时催开提升集中用户感知;目前已催开95个站点,剩余60个站点目前正在推进。

图3 工程建设协同环节示意图

2.4 网络维护协同

提高投诉、低分满意度、高价值用户集中、潜在不满意用户集中站点故障进行优先处理,截至目前共计优先推动处理告警量为300个小区,重点处理告警类型如下。

(1) 第1类:网元断链告警、LTE小区退服、设备掉电。

(2) 第2类:光口接收链路故障、RRU功率检测异常。

(3) 第3类:输入电压异常、天馈驻波比异常。

(4) 第4类:进风口温度异常、偶联断链。

2.5 市场协同

对覆盖好且人员密集区域优先发展用户;对纯2G和纯3G高价值用户较多的区域,引导进行用户迁移;针对低驻留与高倒流问题小区下常驻4G锁网用户进行协同;针对潜在不满意客户和低分满意度用户套餐不匹配4G飞享套餐协同市场进行套餐营销。

(1)2G/3G用户迁移:对4G长期零流量且2G/ 3G高流量用户进行终端与USIM卡与4G服务的迁移工作;高价值项目执行共计3期,截至目前推送市场协同3.6万用户,已成功迁移1.13万用户。

(2)4G用户锁网协同:对4G用户锁网且常驻小区存在4G服务用户协同市场进行解锁,推送市场共计解锁0.67万用户,已解锁0.25万用户。

(3)发展4G新用户:对高价值TOP栅格与TOP政企测试覆盖较好区域进行协同市场发展4G新用户,共计推送127个覆盖良好栅格区域和63个TOP政企集团区域发展4G新用户,目前为止共计发展7437个有效4G新用户。

(4)套餐营销:对低分满意度和潜在不满意用户中套餐不匹配用户进行套餐营销,响应云南省市场部号召,针对楚雄部分套餐不匹配5万个用户协同市场进行套餐营销,该项工作于8月底正式开始。

3 实施成果

3.1 提升网络质量

3D仿真协同高价值用户汇聚区域规划资源精准投放:楚雄高价值栅格FE328区域,该区域内高价值用户800多个、1个用户投诉、1个低分满意度用户、低驻留、MR弱覆盖问题小区,通过进行3D仿真,栅格区域内仿真RSRP≤-100 dBm,呈现一片一片弱覆盖区域,针对该区域规划粮食储备库和小姑英大网站点,针对规划后站点进行仿真,仿真后RSRP≥-70 dBm,覆盖提升明显,如图4所示。

驻留比提升:为提高4G网络覆盖良好区域驻留比,计协同市场推广工作,3期共计推送了3.4万个2G/3G用户(低驻留、高价值、政企、2G高倒流、2G/3G高流量用户)、0.67个4G有效用户锁网用户。截至8月为止,转换1.13万个用户,解锁0.25 万个锁网用户,全网整理的流量和时长驻留比提升明显;7月流量驻留比对比6月提升1.09%,超全省均值0.08%。

政企集团(楚雄雄宝酒店)成效:楚雄雄宝酒店是楚雄4星级酒店,酒店内无4G室分站点;主要由楚雄市雄宝路中国石化宏站覆盖,该酒店室内较封闭导致楼层内整体弱覆盖,A座2~16层均弱覆盖严重,部分区域直接无4G信号,B座6~7层覆盖较差,酒店楼层测试覆盖RSRP平均约为-107 dBm。雄宝酒店室内封闭弱覆盖严重影响用户网络感知体验,在TD室分站点的基础上加上BPN2板升级为LTE室分站点,并对升级后的室分分布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和改造后的楚雄市雄宝酒店覆盖RSRP提升至-85 dBm左右,覆盖提升明显。升级后楚雄市雄宝酒店室分站点收益情况:7月16日完成TD室分站点升级LTE站点并针对部分部分系统进行改造,目前为止共计产生37G流量,日均流量为2G;产生总收益为1 850元。总结: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快速地针对用户集中问题区域进行有效优化,提升用户感知。

3.2 拉动经济效益

市场收益:整合经分和网络数据,通过海量分析、IT部门支撑,以精、准、快的服务意识支撑用户迁移工作,楚雄已成功迁移1.13万客户。既提升了客户感知,又宣传了品牌的价值。月人均流量从600M增长到978M,增长62.94%,人均消费从102元增长到132元,增长了29.45%,4G流量驻留比整体提升56.54%。

工建站点收益:协同分公司工建按照市场需求优先催开站点,提高站点收益和集中用户网络感知;楚雄高价值优先开通95个宏站,单站日均流量高达15.27G。提取经分常驻催开站点用户月收益共计284.51万元;提取楚雄8月非高价值催开站点单站日均流量6.7G,8月高价值催开站点单站日均流量12.9G,收益为非高价值催开站点2倍。

3.3 客户满意度提升

南华试点成效:针对满意度进行对比,2季度南华县高价值用户满意度较1季度环比提升0.59分,环比5月提升0.12分。

全网高价值满意度成效:对高价值用户和潜在不满意客户集中区域进行问题小区优先闭环、告警小区优先处理、规划站点优先开通、协同市场进行套餐等多部门协同提升客户满意度度,1季度满意度分值7.57分至7月满意度分值为8.043分,高价值用户满意度感知提升整体提升了0.47分。

图4 仿真前后效果对比图

4 建立用户感知管理体系

高价值用户感知提升项目组织的设置需要适当的精准化和集中化,更便于资源的集约和部门间规范的统一,以形成“以客户感知为中心”的一体化感知提升管理体系,汇集“管理、数据处理、管控、把控”为一体,分布如图5所示。

5 结语

传统的网元级优化体系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实施方面均分析流程性不足、无线网络指标与用户感知关联性不足、预警机制匮乏、平台化管理缺失、部门无协同机制;高价值感知提升体系整体从用户层面着手、联合多部门一致协同、大数据集中化管理全面提升用户感知和弥补传统优化体系的不足。

图5 用户感知管理体系图

[1]王锐. TD-LTE无线网络痛点分析优化[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荣获“TD-LTE商用推进卓越成就奖”

1月20日,由TD产业联盟组织的TD-LTE创新大会在京召开,共同庆祝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并对在TD-LTE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表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荣获“TD-LTE商用推进卓越成就奖”中“网络设计卓越成就奖”、“组网技术创新卓越成就奖”和“网络服务卓越成就奖”3个奖项。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作为中国移动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自2011年起全面参与了中国移动TD-LTE网络和VoLTE网络的建设工作,在院领导的带领下,设计院人发挥不畏艰难、拼搏向上的精神,攻克技术难题,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制定了一系列、多层次的技术规范,有效指导和推动了TD-LTE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在TD-LTE规模技术试验和扩大规模技术试验测试阶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选派了无线、核心网、IT支撑等专业的近百名技术专家与人员奔赴测试现场并展开测试工作。项目组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为TD-LTE技术的实际落地商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TD-LTE建网初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首创性应用基于无线传播模型的分场景规划指标体系实现精细化的分场景覆盖规划,应用基于TD-SCDMA等现网路测数据实现TD-LTE网络结构预规划,应用基于业务感知的TD-LTE网络扩容标准实现了保证用户业务感知的扩容方案设计。随着业务和网络发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与时俱进应用异构网组网模型和四网协同规划设计平台实现了基于价值、覆盖和业务感知需求的精细化网络方案设计,应用“二八三需求识别体系”和深度覆盖需求识别平台实现了深度覆盖方案的精准建设和有效投资,通过应用这些首创性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设计手段,有效支撑了TD-LTE网络的建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致力于制定科学的规划指标、构建合理的网络结构,提出了LTE多频段组网方案,推动了F频段基站设备的成熟和国际化;首次大规模利用数字地图和计算机工具,构建了完备的传播模型库。技术人员不断钻研,首次应用多项新技术,编制完成了核心网总体建设方案、分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设备采购工程规范书、局数据规范、工程建设指导手册等,支撑中国移动建设完成了国内首个2G/3G/4G/VoLTE融合核心网,以及全球最大的4G/VoLTE网络。

围绕“精确建网”的工作方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提出了4G“五大类十八种场景”的室内覆盖分场景解决方案;面向“特殊场景覆盖”,提升用户感知,创新性地提出高铁LTE覆盖“专用设备、专用功能、专用频率、专用参数”的“四专”方案,编制了中国移动高铁和地铁建设指导意见。

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自主研发的TD-LTE规划仿真工具,累计仿真基站数达上百万,实现了精细化无线网络规划仿真云中心,并引入三维射线跟踪模型以及基于路测数据传播模型校正算法,使得对于网络中的覆盖性能的预测更加精准并进一步扩展到网络优化工作,是业界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规划工具,为打造国内首张TD-LTE精品网络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年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支持中国移动完成了TD-LTE一至四期的网络规划与建设工作,设计基站近84万个,编制国标1项、行标4项、企标7项,申请专利87项(已授权28项),获得全国工程设计奖13项,组织培训53次,发表文稿200余篇。设计院人克服技术新、难度大、复杂度高等困难,运用先进的设计手段,以实际行动支持了TD-LTE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今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将进一步促进TD-LTE/VoLTE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支撑中国移动打造精品网络,引领世界TD-LTE技术潮流!

(本刊讯)

泰尔终端实验室完成全球首台NB-IoT终端一致性测试系统的GCF验证

近年,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因其低功耗广覆盖,并可从蜂窝网络平滑升级的低成本部署的特性,广受各行业关注。GCF(Global Certification Forum)是蜂窝网络领域中全球最权威的终端行业认证组织之一,该组织使用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制定和发布的终端一致性测试等方法,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对终端产品进行独立认证,以确保商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行业需求和标准规范。多年来GCF行业认证也广受全球终端采购商和通信运营商的认可。1月18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GCF CAG(全球认证论坛-联合认证组)#49会议上,泰尔终端实验室作为第三方验证实验室提交的星河亮点SP8630 NB-IoT测试系统验证报告获GCF通过并采纳。

作为GCF的成员单位和认证实验室,泰尔终端实验室担负着对测试用例和测试系统进行验证的任务。此次实验室为全球首台NB-IoT测试系统的验证被GCF采纳认可,标志着NB-IoT终端产品一致性测试能力的商用化顺利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同时也成为GCF启动NB-IoT商用终端产品认证的关键环节。

NB-IoT终端测试产业能够迈出这个关键的步骤,离不开行业内各单位和公司的通力合作。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泰尔终端实验室、中国移动研究院、TD产业联盟(TDIA)、北京星河亮点公司(StarPoint),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Hisilicon)等各家单位和公司,共同参与NB-IoT终端一致性标准规范起草,成为3GPP和CCSA等国内外NB-IoT标准起草组的主力军;同时,各方多次派遣技术专家共赴法国ETSI总部参加TTCN-3标准代码集合作开发,大大加快了NB-IoT协议一致性标准代码的起草进程,促成国际化标准代码的尽早发布;为继续加快NB-IoT测试产业的推动,各方多次协商会谈,共同推动GCF的NB-IoT认证准备工作,高效务实地开展NB-IoT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验证。正是以上的紧密合作,才能以如此快的节奏,推动全球NB-IoT的终端测试产业的逐步建设。

未来,NB-IoT产业成熟和规模商用化将持续加速,泰尔终端实验室将继续和产业链各方通力合作,着力加快NB-IoT终端一致性测试例标准化、测试系统联调与验证进程,以及物联网终端综合测试能力的研发建设,为NB-IoT终端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便利的一站式测试认证服务,持续助力物联网终端商用化及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应用。

(来源:中国信通院官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大力推动LTE-V标准化进程

近日,车载信息服务第30次全国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会议吸引了200余家单位的300多位代表参会,包含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交通无线电频率研究试验工作在内的一批国家项目在会上正式启动。同时,会议召开了ITU智能交通全球频率统一(WRC-19 1.12)议题、LTE-V频率研究试验、77~81 GHz雷达频率研究试验、城市智能交通等9个工作组会议,针对相关议题进行讨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重点参与WRC-19 1.12议题、LTE-V频率研究试验两个工作组讨论,表明对于车联网相关研究的立场。相信开展的对于车联网产业、技术的跟进、研究将为保障中国移动未来在车联网领域以及1.12议题中的利益打下坚实基础。

车联网严格意义上讲是利用先进的传感、网络、控制等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是由车辆位置信息、速度信息和路线信息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换网络。自2009年起至今已发展7年有余,吸引了整车制造、电子、软件、通信、服务等行业以及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其中。

在车联网产业链各方的博弈中,运营商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中国移动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对于车联网的发展也十分重视。尚冰董事长在2016年(第四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中国移动将在2017年积极布局下一代车联网。

在以上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频谱工程研究组积极布局车联网相关研究,在国际上继续参与ITU-R WP5A、AWG会议,在国内参加CCSA等会议,积极参与车联网相关研究,为保障中国移动未来在车联网时代占领有利地位提供支撑,助推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

(本刊讯)

Qorvo加入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

2月9日,Qorvo宣布,作为首个RF前端供应商加入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是一个针对中国无线通信市场开发5G解决方案的行业联盟,其中集结了自动驾驶汽车、工业连接以及虚拟现实等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端到端功能的开发。

据Strategy Analytics统计,到2025年,5G连接的数量将达到6.9亿,5G手机数量将超过3亿,其中中国市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Qorvo加入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是对其众多5G举措的有力补充。Qorvo作为3GPP代表协助制定5G标准,并且已经与多家全球无线基础设施公司一起,为二十多次5G现场试验提供了支持。5G预期使用的频谱范围为600 MHz至80 GHz,在推进向5G过渡方面,Qorvo拥有高级模块封装和可转向天线阵列的专业实力,这对于开发5G RF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Q o r v o移动产品事业部总裁E r i c Creviston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加入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与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及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通过参加该中心的开放实验室开发工作和现场试验,我们希望能够加速创建并交付市场领先的5G解决方案”。

Qorvo高性能RF解决方案可简化设计、减少产品占用面积、节省电力、提高系统性能并加速载波聚合技术的部署。Qorvo结合系统级专业知识、广泛的制造规模以及业界丰富的产品和技术组合,帮助领先制造商加快发布新一代LTE、LTE-A和物联网产品。Qorvo的核心RF解决方案树立了下一代连接性的标准,为互联世界的核心环节提供无与伦比的集成度和性能。

(乔治)

CCSA成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子工作组

当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已成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热点和新的业务增长点,国内外众多企业已经有了很多实际应用并迅速扩展。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工作,1月12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移动(CCSA)互联网应用和终端技术工作委员会(TC11)在重庆召开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子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会议由CCSA TC11主席何桂立主持,CCSA副理事长、常务副秘书长代晓慧和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经信处马东冉副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CCSA TC11会员单位及重庆有关VR/AR企业共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重庆分院承办。会议以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6位组长、副组长并特聘5位专家。

代晓慧副理事长指出,成立VR/AR是协会2017年在TC层面组织架构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也是积极落实政府加速布局虚拟现实等关键领域的决策部署,快速响应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 促进虚拟现实与其他行业融合创新,进一步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发展。代晓慧副理事长就做好虚拟现实标准化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二是建立健全虚拟现实标准体系,三是加快制定虚拟现实重点标准,四是推进虚拟现实融合创新应用。

重庆市经信委经信处马东冉副处长介绍了重庆产业发展现状与行业优势,尤其在虚拟现实(VR)的产业发展等情况。重庆市在国产长安汽车、终端产品、电子信息产业以及VR 产业等取得了显著成就。重庆市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对支持指导和推进虚拟现实产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会上来自重庆梦神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虚拟实境科技有限公司、微景天下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网龙网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介绍了虚拟现实有关自主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场景和技术解决方案。

会议针对VR/AR今后工作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标准体系规划等展开探讨,在研究报告内容、工作方式和分工达成共识。确定了子工作组坚持前瞻性、战略性、主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联合广大会员单位和各个垂直领域企业,针对VR/AR产业生态圈建立及其在的广泛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推动标准贯彻实施,促进行业应用与融合创新发展。这次会议将对VR/AR技术应用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官网)

Research on a network-awar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LI Wang-kou, LIU Ping
(China Putian Beijing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100088, China)

For high-value customers to improve network-aware, it can be perceived accurately assess network from high-value customers, key customers to enhance the perception of the program to develop accurate, high-value customers perceive business scenario analysis, high-value customers to enhance network awareness programs fl oor fully implemented in four areas. Four interlocking, co-operate together to raise the overall network-aware high-value customers.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explore a high perceived value for the promoter to help customers VCN excellent, network maintenance, network construction, market resources, form a landing, replicable,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network perceived quality, ef fi cient and impro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 perception; grids; joint; optimization

TN929.5

A

1008-5599(2017)02-0077-05

2016-09-09

猜你喜欢

栅格站点协同
基于邻域栅格筛选的点云边缘点提取方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怕被人认出
不同剖面形状的栅格壁对栅格翼气动特性的影响
基于CVT排布的非周期栅格密度加权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