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您的发现亮出您的观点
——让大家听到您的声音
2017-02-28杜放光
展示您的发现亮出您的观点
——让大家听到您的声音
试着比别人多走一步
文_杜放光
近日,笔者所在的小区要进行智能电表更换。奇怪的是,施工者没有直接开工,而是先在小区发布公告,继而走访询问,之后综合考量客户需求定下施工时间及注意事项。对比以往单纯追求工期的做法,此次施工无疑劳神费力,却把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降到了最低。客户表示,因受到尊重而倍感温暖。
好事能不能办好,实事能不能做实,其实不复杂,关键在于能否多走一步。
多走一步,重在走得“细”。首先要将麻烦想在前面。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如火如荼,成为农民客户致富的先行官。然而,在进行这项民生工程时,一些重大手笔而轻便民利民小细节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部分施工人员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为民做好事,何时整改、如何整改,何时告知、如何告知等皆可随意而为,忽视了客户的需求及感受,好事反而引来怨言。
细节中最见态度。要网改了,要检修了,提前多渠道告知客户相关信息,尤其是停送电信息,要满足客户的知情权以确保安全,要刻意避开用电高峰时段以便于客户做好生产生活准备;而在更换智能表计之前,要认真做好新旧表计的数字记录和存档工作,尽可能双方在场,达成共识……从内心出发,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多一些细节,多一些成全,不失为一大善事。
多走一步,重在走得“实”。时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管理方式、服务形式的积极转变,往往能达到方便客户和提高效率的双赢,无疑值得点赞。需要警惕的是,空虚的“花架子”当戒。比如,单位网站乏于维护,长期不更新而任其睡大觉;官方微博还停留在“网络黑板报”这个层面,其特有的“关注、@好友、即时评论”等传播功能开发不够;新媒体服务不善用网络语言,生硬、冷漠,不接地气,缺乏感染力,不知道怎么跟网民打交道……如此种种,服务能力与客户需求不相匹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
在力求创新的同时,更应当以客户利益为重,需求为本,以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结合的形式,让沟通更加高效,更有温度;利用各种数据共享,将“互联网+”转化为切实有效的便民措施,让客户“零门槛”“零距离”对话企业,变“客户跑腿”为“信息跑路”,让服务变得更“聪明”,客户也更有获得感。
多走一步路,不仅意味着比别人多付出几分汗水,更需要讲求方式,运用智慧。曾听闻不少类似的事例:故障抢修之际,一边是电力人员或顶风冒雪,或挥汗如雨,争分夺秒辛苦抢修,另一边却是客户不了解实情而口出怨言……要避免这样的尴尬局面,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能办实事,还要善表达:即利用微博、微信,与客户充分沟通,第一时间告知故障发生原因,即时发布抢修现场图片,通过全程延递性公布,整合“断点”,解释“盲点”,冰释“疑点”,完成指尖上的发布,让客户身临其境并由此产生共鸣,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复杂。要想走对路子,走出成效,其前提在于打破惰性和僵化思维模式,其关键在于瞄准民生、贴近需求、跟踪痛点;其成果在于从尖锐声中听出诉求,从大白话里发现问题,找准症结,补齐短板。否则,永远也走不出“工作年年走,问题不见少”的怪圈。
(作者单位:商水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