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我与胡志明的“知己”往事

2017-02-27陶斯亮

百姓生活 2017年2期
关键词:胡志明知己伯伯

胡志明,1890年5月出生于越南义安省,1924年年底至1927年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1941年发起建立越南独立同盟,1945年9月2日在河内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6年3月当选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总理,1951年2月当选为越南劳动党主席;1969年9月2日在河内逝世。胡志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生前曾多次访问中国。

胡志明对中国有特殊感情,他不仅会讲中国话(特别是粤语),而且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都是朋友,来中国如同走亲戚一般频繁和自然。这浓浓的中国情结由何而来?它缘起于大革命时期,胡志明在中国,特别是在广州,与中、国共产党人并肩战斗,一起走过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在此期间,他创立了越南共产党,之后返回祖国,领导越南的救国运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胡主席常来广州,因此与我父亲(陶铸,时任广东省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编者注)也建立了深厚友情。1961年3月,应胡主席邀请,我们全家访问了越南。在河内主席府,我们受到胡主席的热情会见。他先跟父亲热烈拥抱,再与母亲紧紧握手,最后给我来了个“吻颊礼”。胡志明年轻时曾留洋法国,所以懂得这些洋礼节。但我那时不懂事,对胡伯伯的“吻”觉得不好意思,轻轻嘟囔了一下。父亲悄声对我说:“让老人家亲一下有什么关系么!” 胡伯伯确实喜欢孩子,他经常邀请一些孩子来主席府玩耍。这次为了我,他又找来了好几个越南青少年充当小主人,让我们一起看越南画报,一起参观主席府。

这是一次家庭式访问,没有繁文缛节那一套,从头至尾都亲切自然,有种宾至如归感。

我们在河内游览了一些名胜古迹,最后来到人间仙境下龙湾。

由于要上学,我必须提前回国,于是独自从下龙湾返回了河内,准备经南宁回广州。当天傍晚,我被告知:胡伯伯明早要请我共进早餐。

第二天大约7点钟,我被接到胡伯伯住所。作为一国元首,竟如此简朴。他的办公室内只有一张桌和一把椅,根本没有沙发之类的家具。胡伯伯拉着我席地而坐,一老一小无拘无束地聊天。记得最清楚的是胡伯伯问我未来的志向,我说父亲想让我当一名眼科医生,大学毕业后可通过交换生的方式到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工作,师从著名眼科专家毛文书教授。“很好,当眼科医生好。” 胡伯伯笑眯眯地说。

我和胡伯伯坐在地板上开心地聊着,我完全忘了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是越南至高无上的“国父”,觉得他就像一位邻家老伯。

胡伯伯送了我3样礼物,一个是苏联伏罗希洛夫元帅送给他的小巧的不锈钢日历架,一个是印尼苏加諾总统送给他的象牙裁纸刀,还有一个是越南手工镶嵌的漆盒。胡伯伯将这么珍贵的礼物送给我,我本应珍惜有加,可惜“文革”中家被抄了9次,小日历架和裁纸刀都丢了,所幸那只漆盒保留至今。

步行到主席府去吃早餐,虽是西式早餐却是非常简单,一杯牛奶,一个煎蛋,仅此而已。看来胡伯伯顿顿早餐都是这样的,而且都是一个人吃。

回国后不久,我就收到胡伯伯寄给我的一个大大的包裹,还未及拆开看,父亲就让我转送给了我的一位生病且又家贫的同学,所以包裹里是啥东西我至今不知。我要给胡伯伯写封感谢信啊!我坐在桌前冥思苦想,搜肠刮肚,总算写了一纸对胡伯伯崇敬与感谢的话语。嗯,结尾一定要给力,要有“神来一笔”! 但那惊人之语无论怎样抓耳挠腮就是想不出来。偶一抬头,见房间里有张宣传画,画上有一行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眼前一亮,就抄下这句话做了结尾。

我很得意地拿信去给父亲过目,看到后面他皱起眉头来,指着结尾那句话说:“用词不当! 这句话你不能用!” “怎么不能用?本来就是知己么!” 父亲见我如此不开窍,更严厉地说:“胡主席是越南党和国家的领袖,你一个小孩子家怎么能称胡主席为‘知己?胡闹! 这句话必须改!”

如今回忆起当年的这个不当用词,不禁莞尔。但胡伯伯能给我一种“知己”之感,一个乡里乡亲的老伯之感,而不是神一般的一国之尊,也说明了胡志明特有的气质。

(陶斯亮,其父陶铸担任过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摘自《人物》)

猜你喜欢

胡志明知己伯伯
请牛伯伯讲“为什么”
前路有知己
帮牛伯伯围栅栏
“伯伯”叫错了?
和甘伯伯去游河
高适同路逢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CHINESE LABOUR CORPS
“知我”何必是“知己” “千转”之“转”应通“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