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2017-02-27吕梅林新祝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

吕梅 林新祝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2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即PaO2和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肺炎患儿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安全性; 有效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2.0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044-03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我国新生儿中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发生于产前、产时或产后,多由细菌、病毒或原虫等病原引起,典型症状为弥漫性肺部病变,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死亡[1]。近些年来,随着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研究的深入,发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病多与患儿自身免疫系统有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改善新生儿免疫功能可取得事半功倍的临床治疗效果[2]。为了进一步分析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价值,笔者所在科开展本研究,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126例,其中,男74例,女52例。患儿日龄为出生2~31 d,平均(19.5±3.2)d;患儿体质量为2.3~4.8 kg,平均(3.21±1.15)kg。本组新生儿中,足月患儿52例,早产患儿54例,过期患儿20例。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反应差、吃奶差、咳嗽、呼吸困难、口吐白沫,部分患儿肺部听診可闻及湿啰音,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性改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患儿,两组患儿日龄、年龄、体质量和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患儿无严重的心、脑、肾等损伤。研究排除标准:排除治疗药物过敏患儿。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患儿吸氧、保温、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以患儿的感染程度为依据选择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等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改善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感染严重者,给予超广谱抗生素治疗。另外,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患儿,可给予更昔洛韦或病毒唑治疗;支原体或衣原体肺炎患儿,可给予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患儿,可给予甲硝唑治疗。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31),400 mg/kg,1次/d,注意滴速。5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本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分为3个等级,即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治疗后,患者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听诊正常,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恢复正常,X线片结果显示,胸部点状或片状阴影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肺部听诊基本正常,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有所下降,X线片结果显示,胸部点状或片状阴影明显缩小;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总有效=治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数据处理系统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PaO2和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即PaO2和PaCO2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现代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的肺炎类型之一,发病率较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多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调节功能较差,免疫能力较弱,缺乏IgA和IgG等有关[4]。新生儿一旦发生感染性肺炎,可导致毛细血管壁发生炎性水肿、增厚,或者管腔变窄等问题。病原体感染可导致肺泡损伤、细胞因子与炎性因子大量释放,肺部纤维化、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弥散功能障,上述现象可致使新生儿出现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缺氧酸中毒等临床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5]。另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除了微生物的直接侵害外,还将导致新生儿免疫系统损伤,对新生儿危害较大。

人免疫球蛋白是指由人机体的淋巴系统K细胞产生的蛋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效应分子之一[6]。静脉滴注的人免疫球蛋白来源为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含有健康人群所需的各种抗体,是目前临床中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感染的重要措施。相关文献报道指出,新生儿生理性免疫球蛋白、调理素与其他介质的水平低下可能是导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有效中和毒素、杀灭病原体、减轻新生儿局部炎性反应、改善新生儿各种临床症状。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机制如下:首先,人免疫球蛋白富含多种抗病毒灭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可有效中和感染性肺炎患儿体内的病毒和细菌,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其次,人免疫球蛋白中富含丰富的IgG,可有效黏附细菌、排除细菌、激活补体、加强吞噬功能,降低感染性肺炎患儿体内的炎性水平;第三,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提升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液中的IgG水平,对增强机体抵抗力与调理功能,促进患儿肺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7-8]。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作用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血气指标,在确保临床治疗安全性的同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贤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北方药学,2015,12(12):40-41.

[2]杜登龙.两种抗生素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24-125.

[3]朱晓静.人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的药力作用[J].职业与健康,2014,30(12):1717-1719.

[4]屈建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监测及药敏分析[J].海南醫学,2012,23(12):104-105.

[5]马红梅.免疫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观察[J].淮海医药,2011,29(1):55.

[6]金增乾.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7):905-906.

[7]吴亚军,甘凯.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7):1046-1048.

[8]李政锦,周文,刘长军,等.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554-3555.

(收稿日期:2016-07-19)

猜你喜欢

安全性有效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