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归”返乡创业忙
2017-02-2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来创业,像夏云潮一样的人不在少数。目前,庐江县已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
“又多了一张。”岁末,陆立芝在朋友圈晒起了女儿的奖状。对于她来说,2016年最重要的收成,莫过于上三年级的女儿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今年是她与丈夫夏云潮到家乡——安徽省庐江县创业的第四个年头,作为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夏云潮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这不仅因为他大学生的身份,也因为他种植了当地少见的多肉植物。
改革开放后,安徽省一直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离开这块土地,去更发达的城市谋生。据了解,庐江县120万人口,每年输出的劳务人员近30万人,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乡创业,像夏云潮一样的人不在少数。目前,庐江县已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
村里的多肉家园
“明天起快递就停止发货了,我们要赶快发出这一单。”1月23日,《民生周刊》记者来到夏云潮的多肉植物大棚时,他与陆立芝正在棚里忙碌。这几个大棚位于村里一条渠道旁边,离夏云潮家也不远,环境很好。
要发出的是几盆桃之丸,粉嘟嘟的叶片十分可爱。陆立芝轻轻地将棉絮塞到植株与花盆的缝隙中,再用纸小心地包住花盆,放到大小刚好的盒子中。之后,他们会将这些盒子送到镇上的快递发货点发出。
很多人没想到盆栽也能用快递发送,夏云潮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多肉植物耐旱,在快递盒子里放一个月都没事。”
他一边在棚里查看架上的多肉植物,一边用手机与客户沟通。一些客户会通过微信等向他咨询种植过程中的问题,怎么养才好,生虫了怎么办……对这些问题,他总会耐心地解答。很多客户是多肉植物的爱好者,久而久之,跟他们成了朋友。
与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夏云潮、陆立芝在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陆立芝在江苏做幼师,夏云潮进入大北农集团,11年里从普通业务员干到大区经理。“那时候在江苏带团队,收入、发展前景都不错,但总觉得是在打工,还是想自己做点事。”
2011年,陆立芝在江苏偶然认识了一个上海老知青,他在自己家里种植多肉植物,并在网上销售。从老知青的家里回去之后,陆立芝在网上查询了很久,她发现多肉植物在网上的销路非常好。“那时候打开淘宝网,在网上卖多肉植物的卖家不到10个,基本不用推广和促销。”
2012年4月18日,陆立芝注册了自己的网店,销售多肉植物。“对于当时什么都不懂的我来说,这一步是个非常大的冒险。”陆立芝回忆。策划、选择产品、场地、上货等都得从头学起。她经常从早上8点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渐渐对网络销售有了较多的了解。这样在一年左右的时間里,做了1万笔交易,店铺直接升到皇冠级别。
也就是在这一年,陆立芝与夏云潮在江苏泰州建立了他们第一个多肉大棚,开始自己繁殖和养护多肉植物,并吸引了很多客户来大棚选购和观赏多肉植物。
因为不是当地人,租地有很多不方便之处,而且当地租金比较贵,他们考虑回家乡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让他们下定了决心:女儿要上一年级了,回家能更好地照顾她。
2014年初,夏云潮和陆立芝辞去了在江苏的工作,准备回家乡扩大规模发展多肉植物。他们在当地流转了7.5亩沙地作为第一批创业基地,同时注册了公司,叫合肥市锦韵多肉植物种植有限公司。
目前,他们共建了8个大棚,有近200个品种的多肉植物,共计约15万棵多肉植物。当地人购买多肉植物的非常少,“送给他们也不愿意养的。”陆立芝笑着说。公司主要依赖网络销售。
开始发展的势头非常好,大棚建成后两年多,便吸引了全国各地30多万顾客购买,2015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0万元。但2016年7月,暴风雨引发的洪灾让他们遭受重创。洪水淹没了8个大棚,大棚里的所有多肉植物全军覆没,造成经济损失115万元。“洪水来得太突然了,我们根本来不及搬走大棚里的任何东西。”夏云潮回忆。
“不能放弃。”这是他们夫妻二人当时最大的念头。为了维持销售渠道,保住客户,他们向朋友亲戚借钱,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同时又找了一块面积12亩的新地方,建设多肉基地。“幸亏下半年的销量不错,弥补了一些损失。”陆立芝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夏云潮去年当选了庐江县政协委员,他希望,在自己的公司有了好的经济效益之后,能带动周边农民发家致富,减少外出劳务。他也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回家乡创业,让农村跟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农村的人不用再外出打工。
离开工地养起鸡
沿着多肉植物大棚旁边的渠道,向东约800米,是钟玉胜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鸡是散养的,眼下稻田还没有播种,一群群鸡在附近的稻田里活动。
5年前,钟玉胜还是当地人眼中的“老板”。他原本是木匠,后来到江苏常州打工,做了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几年之后,他开始承包一些小型的建筑工程,成了“包工头”。很多人到现在都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做,要回来养鸡。
“家里有老有小啊,在外面一直放心不下,那年父亲又病了,我就干脆回来了。”钟玉胜对《民生周刊》记者说,那时两个女儿正在上学,妻子一个人在家忙里忙外,非常辛苦。
2012年初,钟玉胜选了场地,建起鸡舍。最开始他养的是野鸡,在常州时,他曾去过当地的养殖场,养野鸡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但很快他就遇到了难题,野鸡关不住,经常飞走了。即便他给养鸡场围上网,也难免有野鸡挣脱逃走,造成了不少损失。接着,野鸡的销售也不是很顺利。“我们这里的人还没习惯吃野鸡,最多也就买去尝尝鲜,野鸡不好卖。”钟玉胜说。
第二年,钟玉胜便调整了鸡种,开始养土鸡,而且决定采用散养。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圈养比较省事,也好控制,但散养的鸡口感更好,现在的人生活要求都高了,更愿意买散养的土鸡。”
每天早上清扫鸡舍,消毒,喂食,再把鸡放出去,白天他也不时到鸡场附近转转,察看鸡的状态。尤其是鸡苗刚到的两三个月,更得悉心照料。
“养鸡看起来容易,做起来也难。”钟玉胜说,虽然他也到过别的养鸡场参观学习,还买了很多书来看,但真正自己养起来,还是有很多难题。这几年他都在摸索,开始他养了8000多只鸡,成活率比较低,后来他发现是密度太大了,这两年减少到4000只左右,情况好了很多。他也慢慢地掌握了一些鸡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控方法,养殖这方面越来越顺利了。
但这几年还有一个让钟玉胜头疼的问题——禽流感。尽管他养的鸡还没有被检出过问题,但禽流感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市场关闭。养鸡的第二年他便遇上了禽流感暴发,合肥市场关闭。今年禽流感再次来袭,他的养鸡场至今有2000多只鸡没有卖出去。
春节之前本是土鸡销售的旺季,但合肥市及庐江县绝大多数市场都不允许卖活鸡,很难销售。“今年就赚这么多鸡。”钟玉胜苦笑。
钟玉胜的妻子也在為这些卖不出去的鸡发愁,在她看来,丈夫在外打工赚点钱还轻松些,养鸡太担风险。但养鸡能照顾到家里,一家人在一起,日子还是过得更舒心。
好在今年的鸡蛋销售没有受到影响,正逢春节,不少人上门购买土鸡蛋。钟玉胜加入了庐江县顺达畜禽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鸡蛋销售有统一的礼盒包装,很受欢迎。合作社里的人也经常聚一聚,交流经验,也共享一些市场信息,最初的两年,钟玉胜便是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打开了销路。
“禽流感的疫苗县畜牧局都免费发放了,我现在就是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出现病情。现在鸡蛋能包鸡的吃食,我也没那么着急了。”钟玉胜看着满地跑的鸡说。
根据他的经验,气温高一点后,禽流感疫情便会过去,鸡就好卖了。而新一批鸡苗一般会在3月底进,他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卖鸡。如果批量卖给鸡贩子,大概两三次就会卖完,但是价格会比较低。零售的价格更高,只是更辛苦一些,早上5点之前就要起来,自己把鸡运到市场上。他更愿意零售,“土鸡还是比较好卖的,我相信都能卖出去。”
春节期间碰到熟人,钟玉胜经常被问:“还在养鸡吗?”他总是笑着道:“还在养。”尽管风险颇多,他还会继续养下去,“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