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协同创新
2017-02-27杨俊丽
〔摘要〕图书馆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互联网+”为处于困境中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向。文章在分析当前学科化服务研究进展及困境的基础上,多方位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内合外联、多方参与”的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体系,最后提出学科化服务“+大数据、+游戏、+学术研究、+阅读推广”的创新服务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学科服务;协同创新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17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2-0089-04
〔Abstract〕Under the internet plus environment,library must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open data to make use of micro-channel,micro blogging and other micro tools provide interactive,personalized and innovative services,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difficulties of subject service,“longitudinal through horizontal collaboration,within and outreach,multi-stakeholder”of the subject service collaboration system was built,based on this,subject servi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internet plus;library;subject servic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互联网+”环境的变化正在重新定义着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31年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就指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1]。创新是图书馆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图书馆人需要直面的课题,在“互联网+”协同、开放、创新理念下,图书馆必须抓住“驱动创新,跨界融合”这一重要特征,利用微信、微博等工具为用户提供可互动的个性化创新服务,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实现图书馆的转型,才能适应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学科化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嵌入用户信息环境为手段,依托国家文献资源服务平台,面向一线学科的主动参与服务模式[2],最早出现于国外欧美大学图书馆,自清华大学1998年引入学科馆员制度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館在学科化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学科化服务,是当代图书馆人敢于面对忧患,从忧患中寻求变革,在变革中追寻新服务的理性思考,随着学科化服务的深入开展,仅靠单馆经验所表现出动力不足、流于形式的缺陷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以此满足用户需求,“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科化服务的创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1学科化服务研究进展
11国外学科化服务与科研、课堂协同频繁
“学科化服务”这一提法在国外较少出现,但对学科馆员的研究较为深刻。①理论方面,目前国外研究多集中于融入用户科研、教学和学习活动环境提供知识服务,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曾专门发布讨论学科馆员角色定位的特刊A Special Issue on Liaison Librarian Roles[3],要求学科馆员开发学术延伸服务,融入学术研究的整个过程,如:Antell,Karen认为学科馆员应与院系教师合作开展案例教学[4]。②实践方面,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1981年率先推出“Track Service”跟踪服务之后,美国其他学院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 Guide”馆员免费导读服务,并受到了读者和用户的极大欢迎。随后众多欧洲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等的研究型学院图书馆也纷纷支持和推广这种嵌入科研、融入教学的服务模式。
12国内学科化服务合作初步发展但缺乏整体协同
我国学科化服务最早应始于学者杜定友先生在1957年提出的“专科研究员”[5],不过其思想的进步意义并未被当代主流思想所提及。当前研究主要包括:①嵌入式服务:初景利教授发表多篇文献阐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化服务[6-8];范爱红以康奈尔大学为例,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团队建设[9];郭晶馆长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学科化服务的系列创新服务[10]。②协同服务:杨志萍等阐述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院所协同模式[11];宋海艳等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科研团队的协同模式[12];邵敏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与院系和学生社团的互动合作模式[13];万文娟探讨基于学科馆员与其他层面协同的5种学科服务模式[14];黄欣从区域联盟、信息共享空间视觉探讨学科协同服务[15]。
现有研究的学科化服务协同多为图书馆内部的嵌入合作,缺乏对于学科理念下的学科资源、人才、服务和管理的整体协同研究;缺乏图书馆在大数据网状结构中位置的协同研究。学科化服务不仅仅是图书馆员的单方面嵌入,而是学科信息全球共享潮流下的全方位协同,更重要的是,当前学科化服务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单纯依靠馆长个人智慧和单馆服务经验的模式已举步维艰,引入“互联网+”的协同创新理论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拟从“互联网+”入手,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内合外联、多方参与”的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体系。
2“互联网+”对学科化服务的价值和影响
21推进学科化服务,重塑学科馆员制度
通过有效协同国家、高校、群众等图书馆外部力量,并集图书馆内部之力,形成学科化服务发展的凝聚合力,解决当前单靠馆长智慧的学科化服务困境;同时,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馆员协同方式,学习其他图书馆服务经验,形成学科化服务团队优势,可最大地激活馆员的创造潜能,重振学科馆员的社会自信力,并使其以一种更为专业、主动而深入的精神,在诸如分析、整理、推送、融入等服务步骤中,树立一种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崭新社会形象。
22激发用户需求,助力学科建设
学科化服务从存在之初从未独立于用户的需求之外,如果说学科化服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缩小与用户间距离的过程,协同创新就是力图将这种距离尽可能缩小为零,从用户需求出发,调动协同服务中的学科人力、物力、财力,并动态、交互地延伸到一切有用户存在的地方,最大程度地满足并激发用户的学科需求;同时,用户不仅是学科化服务的使用者,也是学科化服务的建设者,通过做好用户的协同服务工作,用区域和国际协同视野,吸纳用户智慧,引导用户共享共建学科成果,助推高校的学科建设。
23促进公益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公共性转向,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研究的迫切问题之一。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比较缺乏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没有将文献资源和服务设施向全社会开放,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将能集聚强大的学科力量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师生,而且有足够的能力寻求更多意义上的社会担当,并作为消除高校图书馆社会理想和现实反差的有效途径,确立起一种凸显社会公益事业本色的价值导向,促使学科化服务从当前的“融入课堂、嵌入实验室、介入课题组”,发展为“走入企业、嵌入民生、介入千家万户”,这对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极大的促进。
3“互联网+”背景下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体系
31纵向贯通
1)国家推进:学科化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在政策管理、资金投入和战略宣传将会极大地决定着学科化服务未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16]。
2)高校认同: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需要高校学科建设部门的响应和互动。①高校领导策划,成立由校长带队、各院系领导兼任的学科化行组织,为学科化服務获取更多的支持;②学科机构配合,凝聚高校校办、工会、学生处、学科办、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等学科机构各部门力量,确保学科化服务顺利开展;③学科资源整合,让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积极嵌入实验室、资料室、研究中心等学科资源,较为全面地汇聚、整合学科化服务的各类资源。
3)学(协)会支持,利用图书馆学会的理论推动力量,做好学科化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32横向协同
借鉴国外OCLC及国内NSTL、CALIS、CASHL组织的合作经验,积极集聚学科化服务的创新力量和人才资源。
1)学科管理协同:利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高校院系+图书馆”的协同模式,成立全国学科化服务协同管理中心。
2)学科资源协同:利用“校内(图书馆+院系实验室+院系资料室+研究中心)+校外(搜索引擎等数据库商+书商+出版商)+国外学科资源”的协同模式,构建全国学科资源协同平台。
3)学科人才协同:利用“校内(学科馆员+院士+学科带头人+博硕群体)+校外(专家)+国外学科人才”的协同模式,建立全国学科专家智慧库。
33内合外联
利用图书馆学科馆员内部协同机制,汇聚内部之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挖掘馆员内在潜力,培养明星馆员,学者型馆员。联合学生社团和学科机构,走入教师科研教学,开展学术增值服务,并集图书馆外部各类学科力量,积极参与、开发学科化服务的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学科化服务的学术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34多方参与
学科化服务绝不仅是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事情,更不能局限于图书馆,而应有更多的科学界、教育界、学术界、企业界人士和普通公众的大力参与,因此,图书馆界应该积极发动各界人士参与管理、社会参与筹资、公众参与监督,变图书馆的小行动为全社会的大运动。
4“互联网+”背景下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路径
41学科化服务+大数据
在大数据驱动学术的时代,面对“科学数据正在快速丢失,20年后80%的数据将不能获取和使用”[17]。如何通过数据挖掘,发挥图书馆主导作用,完成科学数据的采集、保存、管理和共享,是未来学科馆员努力的重点。初景利教授曾说过:“图书馆必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敢于冒险,敢为天下先,将业务的触角延伸到无人涉足的领域或其他机构正在觊觎的领域”[18]。协同创新下的学科馆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不仅要甘为人梯,而且要敢为人先,大胆利用自身的科研数据服务优势。主动抢占高校科研数据阵地,与科研处、国资处、研究生院以及各学科实验室合作,构筑为读者提供深度数据服务的独特市场。深化数据利用功能,对数据进行提炼、分析,用于学科发展和学科人才评价。开展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数据意识和数据管理能力,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数据存档和获取方面的支持。
42学科化服务+游戏
游戏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服务,近年来国外图书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国内图书馆也已把它列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积极推行使用,如台湾大学图书馆的“MTV宣传片”游戏、清华大学的“爱上图书馆视频及排架游戏”[19],均受到了师生的极大欢迎。学科馆员充分利用用数字游戏的娱乐性、游戏性、碎片性等明显特征,将图书馆的学科信资源作为元素,以游戏为媒介,拓展和延伸图书馆服务,开展游戏化的读者活动:如书籍寻宝、书架制作、文献查找、数据库培训等教育型游戏。还可以将经典阅读装入IPAD程序供图书馆读者免费使用,使学科化服务与游戏相结合,教游相长,寓教于乐。以游戏化数字策略助推信息素养的形成,使学科化服务无处不在。
当然,学科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游戏服务提供者,其自身的游戏服务素养至关重要。首先要熟悉游戏资源,如馆藏游戏资源的分类、借阅和导读服务,还要熟悉图书馆的游戏类图书、期刊杂志的集藏架位,掌握每个游戏软件和道具的秘籍攻略说明,以及PAD等游戏设备工具和游戏空间安排,更要了解来自众多玩家的游戏评价及心得体会。随时利用自身的游戏素养及时对初玩者提供游戏帮助。
43学科化服务+学术研究
多年来图书馆进行学科化服务往往只是实践层面、工作层面的事情,学科馆员大都凭的是个人理解和工作经验,少有系统的总结交流,鲜有深入的提炼思考,更少有“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这点从学科化服务的发表文献就不难发现,研究太过于偏向实践,且具有很深的边界烙印:学科馆员仅仅研究研究学科化服务,这就极大制约了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深入开展。学术,是“学”与“术”的共同体,学科化服务要摈弃只有“术”、没有“学”的观点。
专业文献阅读:①阅读高引文献,论文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学术影响力。当前CNKI图情文献单篇被引频次最多的是张晓林的《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20],被引高达1 125次,这些被反复引用的经典之作,值得反复诵读和仔细斟酌;②学习高产作者,目前CNKI发文量最多的图情高产学者是武汉大学的邱均平教授(625篇),是学科馆员学习的榜样。③关注国际高影响力刊物,阅读并研究国际SCI/SSCI高影响力刊物文献,密切关注国际图书馆界的动态,发现和引进国外优秀的前沿成果,熟悉图情国际领域内的知名学者,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积极争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显示度。
44学科化服务+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是围绕阅读而开展的推广活动,正逐渐从自发、补充式的零星服务发展成为自觉、与图书馆使命最为贴切的一项主流活动[21]。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和学科化服务,均是通过文献资源、技术手段和服务方法,利用馆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以用户为导向、主动出击的知识服务,这两种服务本质上的共性,促使两者可以互融共生,相互补充[19]。
441学科化服务需要借鉴阅读推广的优势经验
①创意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意化设计,如武汉大学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布、北京大学的阅读美女名画“书读花间人博雅”等,开阔了读者的阅读视野,塑造了图书馆的品牌形象。②节日化:利用富有象征意义的传统节假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以及新生入学季、毕业季、及世界读书日,读书周和空子诞辰日等,将富有诗意的古代诗词以游戏趣味的方式呈献给读者。③赛事化:阅读推广赛事如图书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经常融入活泼生动的音乐、舞蹈等欢笑情境,向读者多角度地宣传了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
442学科化服务的“科学”与阅读推广的“人文”相互补
当前高校科研中“自然科学化”现象非常明顯,使服务于师生教学、科研的高校图书馆,也在资源推介、数据库培训方面,多是围绕着学校的理工重点学科,学科化服务的“重理轻文”,则恰好可通过阅读推广活动来实现无缝弥补,因为当前阅读推广书目大多数是人文社科类,阅读推广活动对象也多以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学生居多,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就使学科化服务在着力于自然科学的同时,也能够兼顾人文和社会科学,从而平等、均衡服务于各个学科,既提高了读者的人文素养,也促进了读者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图书馆,不仅是“图书之馆”,资源,不再局限于“馆藏”,服务,不再局限于“馆舍”。“互联网+”视角下的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将集聚强大的各方学科力量,为学科化服务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及时扭转学科化服务“摸着石头过河”的自发、无序状态,并在更好满足高校用户的同时,有足够的能力寻求更多意义上的社会担当。
参考文献
[1]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夏云,等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2]初景利,孔青青,栾冠楠.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22):11-17.
[3]ARL publishes special report on liaison librarian roles[EB/OL].http:∥www.arl.org/news/pr/rli265pr.shtml,2015-11-12.
[4]Antell,Karen.The Citation Landscape of Scholarly Literature in LGBT Studies[J].A Snapshot for Subject Librarians.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14,(6 ):600-604.
[5]杜定友.图书馆怎样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J].图书馆学通讯,1957,(2):49-51.
[6]初景利.试论新一代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1-3.
[7]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6-10,68.
[8]初景利.学科馆员对嵌入式学科化服务的认知与解析[J].图书情报研究,2012,(3):1-8,33.
[9]范爱红,Deborah JSchmidle.学科化服务发展趋势与学科馆员新角色:康奈尔范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4):15-20.
[10]郭晶.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与进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1]杨志萍,钟永恒,吴鸣,等.院所协同的学科化服务发展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2,(5):10-14,55.
[12]宋海艳,郭晶.与科研团队协同的学科服务组织与管理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2,(12):45-49.
[13]邵敏.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架构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8,(2):11-14.
[14]万文娟.“985工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及不足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3):82-87.
[15]黄欣.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学科馆员教师协同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5):86-88.
[16]杨俊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顶层设计研究[J].现代情报,2016,(4):48-51.
[17]Jeonghyun Kim.Data sha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libraries[J].New Library World,2013,114(11/12):494-506.
[18]转载.把握现实 赢得未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初景利教授访谈录[J].图书馆学刊,2013,(8):1-4.
[19]杨俊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学科服务”的互动研究[J].图书馆,2016,(6):92-96,102.
[20]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0-35.
[21]范并思.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3-8.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