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政为文两从容

2017-02-27舒炜

领导文萃 2017年4期
关键词:笔杆子陈琳袁绍

舒炜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中开篇就写道:“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嬴政当年观韩非的文章《五蠹》后,思贤若渴,为了得到他,竟“发兵急攻韩国”迫令其交人。文士获得如此礼遇,在于笔杆子的爆发力有时确实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同时,对笔杆子而言,也有诸如伴君如伴虎、一入朝廷深似海的掌故。

笔杆子多是文人出身,要达到为政和为文的协调,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箭在弦上,如何从容而发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是历史上写公文写得最好的笔杆子难有定论,但看得最透彻的笔杆子,非陈琳莫属。

官渡之战前夕,陈琳给袁绍起草檄文,历数曹操种种罪状,从其祖父一直骂到本人,轰动一时。袁绍战败后,陈琳被刀斧手绑缚刑场,曹操问:你为袁绍作檄文,罪恶加在我身上倒也罢了,怎么连我祖父也污辱一番?陈琳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果说是陈琳的文采引发了曹操的爱才之心,那他此刻在刑场上的风度更让曹操欣赏,马上拍板让其做了自己的幕僚。

实践证明,陈琳的确是个“箭在弦上”的高手,就文字水平来说,能服务好每一任领导,并且能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所以才在袁绍倒台后,未被“清算”。而像曹操这样的大领导大文章家,对于陈琳交上来的公文,有时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这样的笔杆子,领导用起来自然放心。

陈琳能名列建安七子,凭的就是秘书生涯里积攒下的一堆章表书檄。但他留下最有价值的思想,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八个字,道出了笔杆子的真谛,看似无奈,也是本事。作为笔杆子,特点就是“箭在弦上”,上级要你射哪里你就射向哪里。即便现在,“笔杆子”们写材料一般也都是写的奉命文章,终极目的是获得组织或领导的满意,从而达到一定的社会效果。

伴君如伴虎,有的时候,即使你有陈琳这样笔头和操守,那也要遇到曹操那种胸怀的领导。有人说,那我不做官了行不行?至少在古代,答案是:不行。越是有名,就越容易被人觊觎和利用。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如竹林七贤,个个都是文章高手,但嵇康不屑和司马昭、钟会往来,最终身死。

投机者请另寻他处

史上有四篇最有名的战书,前三篇分别是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骆宾王的《与徐敬业传檄天下文》,捉刀者无不文章斐然,气节可赞。唯独最后一篇,李雯为多尔衮写的《致史可法书》,留下了巨大争议。

《致史可法书》是一封劝降信,充溢着咄咄逼人的气息,文字上完胜南明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为史可法所撰写的《复多尔衮书》,但在人格上却完败,李雯甚至被骂“甘以清流蒙党祸,耻于亡国作文豪”。李雯是明人,年轻时被赞“文妙当世”,也曾表白要通过为国效力来名垂青史,后来却选择做多尔衮幕僚来入仕,被视为变节者。几千年来的政治才能和历史智慧告诫官员们,想要流芳千古,就需要原则信仰不能有私心。反之,很可能身败名裂。满清入关的前两年,多尔衮一路征伐的所有奏表文告皆出其手,不论在南明还是在清朝,李雯均自然不容于士大夫。

自古以来,领导选笔杆子,无一不首考品德。北宋初年选用翰林学士时,大臣们推荐的几个人选都让宋太祖不合意。他特意说:“学士院地处禁中,应选用老成持重之人。”欧阳修也曾说,选翰林学士“才行者人臣之本,文章者乃其外饰耳”。看似偏颇,但要知道,翰林学士在皇帝身边工作,不仅代拟王言,而且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处理工作,个人的道德操守如何,自然不能不有所顾忌。

如果一味投机为文,有时要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如东晋大将军桓温手下的笔杆子袁宏,他想用夸人来买点人脉,于是自发地作了一篇正面报道《东征赋》,歌颂晋国跨过长江以图建设新江东的事迹,并列举了各过江名贤的功德,狠狠地夸赞了一番。被夸的自然乐意,但有两个没被夸到的人怒了。一个是陶侃的儿子胡奴,有一次趁袁宏来访,将其骗到屋里,掏出刀来架在袁宏脖子上,逼问他为何不写自己的父亲。好在胡奴不太懂诗文,被袁宏现场胡诌的几句蒙混过关。而另一个没写到的人就是桓温之父桓彝,为表现自己大度,这个老板要写公文写战书缺不了袁宏,但始终不给他升官。直到桓温死后,他才终于有了个太守的官当。

其实,有真才实学的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被埋没。即便在唐朝藩镇割据的乱世,也争相聘用有名望才华的读书人担任幕僚,甚至还规定只要在地方军政幕府任满规定年限,就可经幕主奏荐,由朝廷授予州县主簿、县尉等官职。

和一般官员相比,要做领导身边的笔杆子,除了最基本的清廉,还应慎重周密、严谨可靠。这样的人自然会得到垂青和赏识。

以文辅政,中国政治的精髓

古往今来,政府都看重笔杆子,也涌现过很多写公文的好手。如清朝名臣张廷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皇帝每次口授大意,他都跪在地上起草公文,皇帝说完片刻,公文就写好了。虽然是大学士,但在皇帝面前乐得做个笔杆子。

大部分为文者都希望走上仕途,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让胸中所学能成为政令施行。但有些時候难免会自命不凡,偶尔会以千里马自居,总是希望有伯乐能够相马,发现自己、理解自己、任用自己。张廷玉有这样的际遇,当然觉得自己很幸运了。毕竟,如李白、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文人,虽无不一腔热血,但能够施展抱负的,还是里面一些少数的人。

就现在的各级党政机关来说,都十分重视培养和挑选笔杆子。笔杆子们虽然很苦很累,但真要干得好了,自然会受领导器重。邓小平对胡乔木有个评价:“乔木是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胡乔木长期为党的主要领导人起草过重要的政治报告,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但快乐归快乐,切不可快乐起来得意忘形。唐朝的冯涓因文章写得好而被时人所称颂。杜审权将要赴镇江担任镇海节度使时,找到冯涓,希望他同去镇江做他的秘书。但当时杜只是私下征求冯的意见,且反复叮嘱冯涓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被喜悦冲昏头脑,冯涓哪能忍啊,硬是把此事告诉了朋友。冯涓的浮躁,决定了他一生仕途都没有什么发展,这恐怕就是他“大嘴巴”的代价吧。还是那句话,笔杆子大多是文人,传统文人讲求的是以文章立足于世,写作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即使再授予权柄,担当重任,也应该继续思考,保持文人官员的特征,未必不是件好事,毕竟,为文为政,既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手腕,更需要内心敞亮。

(摘自《廉政瞭望》)

猜你喜欢

笔杆子陈琳袁绍
The Effects of θ on Stability in the θ-Milstein Method for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陈琳作品《一口清茶,板栗飘香》
没有绝对的天分,也没有绝对的天才——指挥家陈琳专访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笔杆子里出英雄——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笔杆子为什么歇不得
笔杆子为什么歇不得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