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教学反思
2017-02-27朱婧婧
朱婧婧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这篇文章通过引申、联想,把辛弃疾一些重要词作和相关史料结合起来加以演绎,力图形象地展示历史的生动面貌,再现了“历史歪打正着地”把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逼”成“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了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的爱国词人的过程。
这是一篇长文,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但在语文课上教学这样一篇文章是相当有难度的,笔者精心设计,几易方案,小有收获,现在将此案例及反思拿出来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教学设计及过程
《把栏杆拍遍》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里面还精选了八首诗词支撑文章,构成文章的血脉骨肉。由于所选诗词较多,而且它们与辛弃疾的性格、气质、命运紧密关联,并且还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所以对它们的赏析是不能绕过去的难点,可这样就容易设计成诗词鉴赏课。
这篇文章只是借诗词来表现辛弃疾作为爱国词人的精魂,重点是评点人物,告诉大家辛弃疾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因此,教学设计应偏重于对人物的理解,而不是单纯地鉴赏诗词。这一主要方向确定后,我决定还是从诗词入手,透过诗词揣摩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诗词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于是我设置了以下六个问题:
①作者对辛弃疾的终极定位是什么?
②文中所选的八首词都是含愁的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折射出诗人什么心情及心理?
③这些词具有什么特点?
④从这些词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⑤为什么说辛弃疾这个词人具有唯一性?
⑥如果给辛弃疾造像,为什么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作者对辛弃疾的终极定位是什么,即辛弃疾的最终职业是什么。文章开篇就提到了,学生马上能确定是词人,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将学生引入到辛弃疾的词作中。
作者所引用诗词的最后两首是《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这两首词直接对愁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前一首直接写愁铺天盖地卷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无人理解又说不出来,心中苦痛,只有借酒浇心中块垒。后一首通过“少年”无愁而硬要说愁,“而今”愁到极点却无话可说,将两者进行对比,以昔衬今,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全文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情感悲凉。我又仔细阅读前六首词,发现它们都是在写愁。
《破阵子》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说的就是壮志难酬之愁,情感悲壮。
《水龙吟》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写的是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却无处可使之愁,情感悲愤。
《菩萨蛮》中:“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写的是金瓯缺,月未圆,国破山河碎的愁,心情郁闷。
《永遇乐》中:“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写的是身世辛酸,政治失意之愁,五内俱焚。
《摸鱼儿》中:“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写的是遭朝廷闲置、猜忌,抑郁不得志之愁,抒发的是忧愤之情。
《水调歌头》中:“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独自咀嚼自己的寂寞。
因此,我设置了第二个问题:这八首词都含有什么愁,折射了作者什么心情及心理?从词中把握辛弃疾的心理历程,即从情感上把握人物,这只是一方面。这篇文章实质上是一篇人物评传,那该怎么评价辛弃疾呢?这还是需要从词入手,于是我设置了一个过渡问题:这些词具有什么特点?我想通过诗词的特点来分析辛弃疾这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于是就引出下一个问题: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煎熬,人生的酸苦辣,内心的悲闷愤贯穿着他人生的大半。但无论怎样大起大落,他对国家民族、恢复中原都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无论是由武人到政人,还是由政人到词人,不变的是他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当把握了人物后,教师就要进一步追问学生为什么辛弃疾会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我想从这个问题入手:为什么说辛弃疾作为词人具有唯一性?即从词人的唯一性来寻找造成他命运悲剧的社会根源。词人的唯一性体现在词作、地位、经历等三个方面。造成这种局面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性格,二是时势。辛弃疾忠君忠国,但国家主权分裂,统治集团却采取妥协政策,偏安一隅,这样忠君与忠国就产生了分裂,忠君就违背了收复失地的初衷,忠国就是逆反之罪,所以辛弃疾一直生活在矛盾之中,備受煎熬,那么他的命运,他的内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就一目了然了。
追根溯源,问题就可以点到为止,但文章为什么给辛弃疾造像要用“把栏杆拍遍”呢?这是一个概括全文、回顾全文、深化全文的问题,因此最后提出来。“把栏杆拍遍”是一个动作,具有聚焦作用,能够把人物的神韵体现出来。通过这个动作,我们能清清楚楚看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哭诉,一次次表白,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分析这个问题,就深化了对文章的阅读,对人物的理解就更为透彻了。
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就是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词人的心理历程是怎样的;二是辛弃疾是怎样一个人。这都是从人物这一方面去把握的,但都必须通过诗词本身才能分析出来,因此我的整个教学设计就是通过诗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及特点,而其他问题都是起过渡、衔接作用的。
二、自我评价及问题反思
作者对辛弃疾的终极定位是词人,我想通过此问题将学生引入到辛弃疾的诗词中,并以两首《丑奴儿》为切入点,找到所选八首词的共通性,都是写愁,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这八首词各是写的什么愁,这些愁体现了诗人哪些心理,直逼问题的核心。然后通过概括这些词是刀剑刻成,血泪涂抹,政治磨盘间磨出的浆汁等特点来挖出辛弃疾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再通过分析辛弃疾作为词人的唯一性,来深挖造成他命运悲剧的原因是统治集团的妥协性,直接触及社会根源。最后分析用“把栏杆拍遍”为辛弃疾造像最为传神来回味辛弃疾这个人物的神韵气质,从而使学生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得更为透彻。
最初,我准备将班上学生分成八组,采用小组讨论分析法,让每一小组分析鉴赏一首词,然后小组分别展示成果,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现生本课堂。一堂课下来,学生都参与了展示,也挺热闹,但这是为了生本而生本,只在意了形式,忽视了文本内容,因为整篇文章所采用的诗词是为了反映诗人内心的心理历程,是写人的,而我却偏离主题,上成了诗词鉴赏课。因此我做了调整,通过分析诗词来把握诗人的内心和性格特点,由此而设置了上面六个问题。
为了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我在班上请了一名“小老师”Z同学,让她来代替我的角色,而我只在旁边起调控引导作用。我先把文中八首诗词的理解鉴赏任务放在课堂的前置性学习中,这个任务完成后,我单独引导Z同学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然后让她自己学会穿针引线,注意所提问题的过渡性,并督促她上网查阅大量资料,深入把握文章,学会该怎样点评。在做了大量准备后,进行了一次磨课。这次磨课,Z同学带领大家从这六个问题入手,她的开场白与问题之间的过渡衔接做得较好,但课堂的掌控与节奏没把握好,对学生回答的点评虽然触及要点,但不够深刻,我只有在旁边做大量引导,才完成这次课堂教学。
这次课思路比较清晰,但我在引导过程中,说得太多,太随意,不够节制和精炼。
另外,在分析辛弃疾为什么作为词人具有唯一性的社会根源时,可以在此处的课件上插入一张关于人物社会背景介绍的幻灯片,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可以在开始上课时背背《破阵子》和《满江红》,先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在学生回答对问题时,大家鼓鼓掌,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起到鼓励作用。在分析诗词特点时,不仅仅是从原文中找出作者概括的特点,而是应从诗词本身分析归纳,才能更好地理解辛弃疾这个人。通过磨课,又使我改进了不少,也使Z同学进步了不少。
三、课堂重建
教育面对的是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不容易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人。而今天,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内部问题不断积累,学生生存状态发生了改变,我们需要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生本教育。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者的认识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识规律。我的这堂课,由一个学生主讲,并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从形式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质上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教师角色的学生是按照我的思路来讲的,仍是依据成人的认知方式展开的,缺少了学生主动认知的风采。原来設计的六个问题呈梯级分布,是线性思维,因此学生思考问题的入口很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应将这六个问题整合成两个问题:一是这八首词有什么特点,折射了作者什么心理及情感;二是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包含了这篇文章的两个核心方面,是发散性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从师本教育到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还需要不断地摸索。阵痛是难免的,但我相信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单位:湖北省远安职教中心(44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