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策略

2017-02-27赵梦琦马素娟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赵梦琦+++马素娟

【摘要】新形势下,创新性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当下的重要任务。而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及意义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重点从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定期抽查培训的制度、重视辅助培养计划的优化、完善高职大学生助推系统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性人才培养  实践育人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42-02

当今时代下,知识与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各类竞争的核心。高职院校在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基础上,积极推进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为培育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在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地强调了必须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将实践育人工作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

1.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创新人才培养是指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教育者有意识的教育手段,以多元的教育载体引导和加强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同时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养。

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发展成人力资源强国,其关键因素都是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经历,进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改善目前的实践育人现状,建立健全实践育人体系,该体系以创新为基础,希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发展。

2.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策略

2.1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增加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比重

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大学期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间断的教学思路,积极地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培养计划中,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方案,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最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学时中,工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超过35%,省级特色和国家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超過了40%。

二是,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拓宽了实践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实验课程都开设了实验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较高的设计性、创新性以及综合性。

三是,很多实验类课程与理论教学分离开来,更具系统性。

2.2建立定期抽查培训的制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在高职院校,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需要,不同专业所具有的技能培训项目和标准都有所区别。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当的几个专业进行抽查,主要目的是检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这项创新性工作的抽查对象是省内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基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职业标准,通过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同时,为了满足抽查活动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对自身的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设计,根据抽查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堂试验、情景模拟以及实践操作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3重视辅助培养计划的优化,强调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贯彻落实“课内、课外兼顾,显性、隐性统筹”的教学思路,为了发展辅助培养计划,应该将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以及技能培训及其他这六个模块有效整合起来,学生至少需要从三个模块中获取学分,进一步细化标准、丰富内容、严格流程,实现教学实践与教学计划相辅相成,凸显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4完善优秀大学生助推系统,拓展创新人才的培养空间

要因材施教,丰富教学方法。如果学生表现出优异的专业素养或在某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应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培养计划,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潜力。为了增加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学校应通过本硕连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优秀大学生助推系统。这样可以让优秀大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好地延伸了实践育人体系。

总之,构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加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服务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人才培育客观条件和软硬件基础,加强自身的实践育人工作,完善实践育人体系,为社会提供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胡田田,王宏臣.高职院校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6):213-217.

[2]吴英健.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D].复旦大学,2013.

[3]丁金昌.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改革路径[J].教育研究,2014,(03):122-126.

作者简介:

赵梦琦(1987.11-),女,保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马素娟(1966.9-),女,定州人,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