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02-27石荣兰
石荣兰
(邳州康华医院门诊输液室,江苏 徐州 221300)
我国中老年人群成为脑血管病症的高发群体,发病率不断攀升,并开始朝年轻化方向发展。因为脑卒中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比较缺少,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肺部感染、肌萎缩、褥疮等,更甚者会出现死亡,成为脑卒中后遗症护理面临的一大难题。治疗脑卒中的目标是提升患者生存机率,护理脑卒中患者目的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实践证明,综合护理可以较好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朝恶性方向发展,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最大化发挥[1-2]。本次实验选择我院康复科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2017年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试验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55~76岁,平均(62.4±2.7)岁;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3~77岁,平均(61.8±2.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要求患者按时服药,保证病区安全,开展消毒处理。
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照顾
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以及神经功能障碍致使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尊重、关心患者,多抚慰与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患者提出的有关病症的问题,要耐心地倾听,细致地给予解答,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熟悉患者的表情、行为等所传达的内在心理情绪,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以借助绘画、书法、唱歌等方式,让患者身心得以放松,调节患者心理压力。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家属的积极情绪变化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康复和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心理起到正性引导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有告知义务。
1.2.2 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良好的肢体体位格外重要,关系到康复的疗效,指导患者正确摆好健康侧肢体体位,患者头部放到枕头上,保证头部舒服,肩关节抬高,放个枕头在肩下。上肢保持外旋体势并保持肘、腕关节的伸展位,掌心向上,,手腕伸展并朝后方旋转,展开拇指,摆放个软枕在臀部之下,再放个枕头在膝关节下方,健侧下肢舒适的同时可起到保护患侧髋关节伸展的作用,踝关节呈中立体位,背曲90°左右。与此同时,患者体位可以选择健康侧体卧位与患侧体卧位,以锻炼关节功能。康复护理分为早期、中期与后期三个护理时期。早期护理时,在正确摆放健康侧肢体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按照由远及近的原则按摩患者瘫痪肢体,按摩要轻柔,并慢慢增加力度,按摩数分钟之后,再放缓力度转为轻柔,按摩患者瘫痪肢体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刺激肢体感受器,调节新陈代谢及神经营养功能,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和褥疮产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按摩结束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开展肩部与趾关节的训练,防止出现挛缩或粘连。中期护理时,训练重点应落到站立训练上,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后期护理时,主要训练患者的手部协调能力,训练患者穿衣服、洗脸、握笔等方面的能力。
1.2.3 出院之前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及家属做保健操,以避免出现肌肉挛缩与关节强直,同时嘱咐患者坚持开展训练,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悦。
1.3 疗效评定标准[3]
选择Fugl-Mye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运动能力,得分越高,代表运动能力越好。选择Bahrtel指数评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对比两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中老年常见的脑卒中就是脑梗死,此病症可致偏瘫患者出现如下障碍:认识、语言、运动、记忆、心理等,偏瘫患者生理功能衰退,诱发多种并发症,使得病症的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增加护理难度,同时加重患者、家属与社会的各类负担;所以,治疗脑卒中除了要提高患者生存机率,更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神经受损致运动障碍的患者的康复,其康复治疗越早开始,越能收到较好疗效,越早开展各种训练,患肢预后也就会越好。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对比两组肢体运动状况与生活质量状况,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由此说明,综合护理可以较好调节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之,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护理中,有着明显疗效,可以推动恢复机体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运用。
表1 对比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s)
表1 对比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s)
组别 n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5 32.4±5.8 61.6±9.3 27.8±17.9 55.2±19.7对照组 35 33.1±5.9 43.5±8.1 28.4±16.8 36.7±16.7 t 0.501 8.683 0.145 4.238 P 0.618 0.000 0.886 0.000
[1] 徐康英.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淮海医药,2016,34(3):359-361.
[2] 陆 莹.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35-436.
[3] 张 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