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安县蜂业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2017-02-27韩宇飞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新安县养蜂业猪价

韩宇飞

(新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安471800)

新安县蜂业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韩宇飞

(新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安471800)

新安县地处豫西丘陵区,隶属洛阳市,辖11个乡镇和2个产业集聚区,298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 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总人口53万人,农业人口41万人。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河谷、川地等各类地形齐全,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涉及曹村、石井、北冶等乡镇。这里群山绵亘,峰峦重叠,沟壑幽深,包含了新安县主要旅游景观: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荆紫山、龙潭峡大峡谷、黄帝密都——青要山。在新安县山区,养殖蜜蜂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1 新安县养蜂发展现状

1.1 新安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养蜂大县

目前,新安县有蜂农460户,蜂农920多人,养蜂量15 000箱左右,养殖品种主要有意蜂、中华蜂等,主要分布在新安县西北部曹村、石井、北冶等乡镇的广大山区。蜜蜂对种植业、果树作物授粉增效至少9 000多万元。

1.2 养蜂规模小,生产模式守旧,销售渠道单一

受传统农耕模式影响,新安县养蜂业特点是以蜂群为基本生产资料和以养蜂者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目前,新安县只有一家民间组织即新安县清阁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7月,注册资金500万元,参社养殖户有108家,合作社注册了“阁宏堂”商标。其他养殖户是小规模、一家一户小作坊状态,蜂农零散分布在不同地区,少的几箱、多的几十箱,规模小、产量低并且销售蜂产品大部分是自产自销,直接销售给用户。

1.3 部分蜂农有到外地放蜂的习惯

在新安县从事养蜂人员虽多,但趋于老龄化,有80多户养蜂大户,每年从12月中旬到下一年3月份下旬带上自己的10 000左右蜂箱由北到南,经过河北、湖北、湖南、云南等长江以南地区,达到蜜粉源植物种植区,利用盛花期转地放蜂,生产蜂产品。

2 新安县养蜂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蜂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

部分蜂农使用蜂药不规范,蜂产品中药物超标现象还比较严重;蜂产品质量和检测检验标准还不完善,天然成熟蜜比例较低,市场监管较为薄弱,蜂产品存在掺假使假现象,质量无法保证,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开发单一,不能充分利用植物蜜源,造成收入低、成本高的状况。

2.2 养蜂业老龄化程度高,后继乏人

养蜂业是一项既条件差又累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在,新安县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大部分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致使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由于养蜂常年在外,条件艰苦,设备落后,居无定所,年轻人几乎没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2.3 养蜂模式传统守旧,缺乏技术支撑

新安县山区树多、花多、野生蜜蜂多,很多农户都有到山上找野蜜蜂饲养的传统:在房前屋后放个木桶,引来野蜜蜂后,由其自然采蜜、自然繁育,不存在管理蜂群的现象,采蜜时也大都采用烟熏的方法“杀鸡取卵”,第二年再用同样的办法去找野蜂回来。目前,很多农户也意识到传统的引用野蜂养殖方式有很多弊端,但因为养蜂投资小、占地少、回报高,又很想养蜂,尝试购买蜂种饲养,又由于经济基础差,受教育水平低,科技素质不高,不懂蜜蜂养殖技术,养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蜂,蜂群总是不稳定,蜂群繁殖发展不好,饲养规模无法扩大。

2.4 产业信息落后,销路不畅通

农户养蜂大多是自发的,缺乏养蜂知识,不懂也不会搜集产业信息,很难判断蜂蜜质量的好坏,好多采蜜后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去销售,或者干脆在放蜂的地方摆个小摊就地销售,经常有蜂蜜销不出去的现象。

2.5 缺乏政策扶持,缺乏组织引导

近年来,新安县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畜禽养殖业,从政策到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但对养蜂业的发展仍然还是空白。另外,在全县养猪协会、养羊协会以及各种养殖合作社不断涌出的情况下,养蜂业由于养殖上的特殊性,加之认识上的不足,全县目前还没有“养蜂协会”、“养蜂管理站”等组织,也使农户养蜂得不到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使养蜂业仍处在盲目状态,从而也制约了新安县养蜂业的发展。

2.6 生存环境质量差,影响蜜蜂的生长

随着新安县工业强县步伐的加快,工业企业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下降,水源、河流受到污染,蜜蜂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直接影响蜜蜂的生存。除此之外,蜜蜂疾病也是导致蜜蜂灾难的主要原因,蜜蜂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全国蜜蜂流动放牧,使用蜂花粉作为蜜蜂饲料容易感染疾病,造成蜜蜂之间交叉感染。

2.7 放蜂运输车难找

蜜源是决定蜂群健康的物质条件,更是养蜂效益的前提,没有一个地方一年四季都有蜜源。因此,转地放蜂是提高养蜂收益、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在转场过程中也会接二连三遇到很多难题,最主要是运输车问题。

3 新安县养蜂业的建议

3.1 加大蜂产品深加工力度,开发蜂产品品牌

充分利用新安县山区野花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农户喜欢养蜂的传统,县乡政府可以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引进蜂业大企业,或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的蜜蜂养殖场,或像新安县清阁养殖合作社这样的组织,充分发挥这些企业营销渠道畅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的优势,开发、深加工蜂蜜产品(如蜂蜜饮料、保健品、化妆品等),做大做强“阁宏堂”这样的品牌,利用品牌发展战略,增强蜜蜂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蜂农收益,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合作共赢。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全县山区农户养蜂致富,还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3.2 创建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和养殖场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吸引其他产业的资金投入,在新安县的曹村、北冶、石井等地建立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和繁育场,集养蜂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优良蜂种的繁育以及优质蜂产品的加工生产于一体,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基地示范带动辐射当地及周边乡镇乃至全县的养蜂业发展。

3.3 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安县优越的养蜂自然资源条件,把养蜂作为山区农户脱贫致富的途径,充分调动农民的养蜂积极性;二是加大养蜂技术支持力度,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等院校、县畜牧推广机构,组织养蜂农户集中培训,聘请养蜂专家为蜂农举办讲座,让蜂农掌握初步养蜂技术知识,培养农民科学养蜂的观念;同时由县主管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实地指导,帮助、指导养蜂户科学养蜂,做好一系列稳定蜂群的保种工作。

3.4 加强行业管理,强化市场监管

近年来,国内市场加强了对转地放蜂的管理,强化外来蜂种引进、检疫等管理,加强了对地方良种的保护,规范了蜂药市场,将蜂产品的管理纳入畜产品安全监管范围,建立健全了蜂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新安县应保护好地方蜂群优良品种并做好蜂产品改良工作。密切与工商、公安、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加强蜂产品市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检测和准入制度,净化蜂产品市场,杜绝假冒伪劣蜂产品,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3.5 组建各级养蜂协会,及时提供养蜂技术及销售信息

县乡两级政府应积极做好引导,促使养蜂户成立养蜂协会等民间组织,互助互惠,为养蜂户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咨询等服务,还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掌握蜂农的信息和养蜂情况,并及时向全县蜂农发布蜂业信息,解决养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环保还是产能过剩?揭秘猪价崩盘危机的背后真相

1至6月生猪行情回顾

上半年1至5月份全国生猪价格呈下跌态势,6月份开始出现反弹行情。上半年全国外三元均价最高价格出现在1月份,为18.26元/千克。

站在全年的时间长度来看的话,下半年会有季节性的反弹,在反弹过程中的稳定及下跌也都会是暂时性的。

上半年猪价下跌主因

春节后屠企屠宰量恢复缓慢,需求低带来猪价持续快速下跌。4月份的下跌与市场上猪源充足有关。5月份是上半年跌幅最快的一个月。下跌主因与压栏生猪的集中出栏密切相关。

6月上涨,主因则一方面是得益于5月份大猪的集中出栏,使市场上可供出栏的猪源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全国大范围的降雨天气,造成多地区运输困难、销售困难。

猪价崩盘危机的背后真相

今年年初家禽养殖市场面临巨大的危机,先是鸡市因为流感病毒的原因导致一度陷入低迷,鸡肉价格和鸡蛋价格跌入谷底。许多养殖户纷纷破产,同时猪市也不容乐观,从年初开始猪价开始下跌。关于猪价的下跌,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到底是环保造成的压力,还是产能过剩呢?

首先,我们说很多所谓的专家都在预测,目前我们的猪价下跌主要的原因是生猪的存栏量大,导致市场上供应了过量的猪肉,但是消费对象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必然会导致猪价下跌。

支持这一点的理论依据如下:第一,虽然现在的猪价比较不乐观,但是其实能繁殖母猪数量并不少,甚至相反的是,数量还有上升的趋势;第二,因为现在养殖技术不断更新,所以许多大型的养猪场因为资金比较充足,相关的设备比较先进。导致虽然我们看到母猪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很多,但是其实相比较来说,母猪的繁殖能力却提高了不少,这样也就导致实际的生猪供给量上升;第三,猪农在猪价低迷时,过度购买仔猪养殖,本来是为了等猪价回升时可以小赚一笔,但是现在大家都这样想之后,整个市场就不是大家预想的样子了。

相信大家看到的关于猪价之所以下跌,多数时候都是因为目前关于环保的提倡导致。确实如此,不能完全否定,毕竟猪价的下跌不是单方面的一个因素造成,只能说这个在其中也是有影响的。

S81

B

1004-5090(2017)08-0038-02

2017-06-20)

猜你喜欢

新安县养蜂业猪价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新安县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新安县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新安县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