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集中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职能转变问题的探讨
2017-02-27
(南乐县农业畜牧局,河南 南乐 457400)
畜禽养殖集中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职能转变问题的探讨
梁洪峰,常亚北
(南乐县农业畜牧局,河南 南乐 457400)
畜禽疫病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危害,国家高度重视畜禽疫病的动物防疫工作,对防疫队伍强制免疫补贴投入了大量资金,基层防疫队伍对保障健康养殖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畜禽养殖业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尤其是畜禽养殖集中区养殖业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基层防疫队伍的服务职能和服务方式,亟须适应畜牧业发展新形势的需求,进行一定的转变,方可更好发挥自身作用,服务畜牧业发展。笔者根据工作实际,对畜禽养殖集中区动物防疫队伍职能的转变进行初步探讨,供同行商榷。
1 由入户免疫向技术指导转变
传统散养模式下,养殖畜禽涉及千家万户,畜主缺乏必需的防疫知识技能和相应条件,只能由片区基层动物防疫员逐户入户防疫,且在实际执行时,被统一执行为春秋两季集中防疫。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散养户已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单位的技术水平、防疫设施也有很大提高,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开展畜禽免疫。基层防疫员不必要开展入户免疫操作,况且,防疫员接触养殖人员复杂,入户免疫加大疫病传播隐患。
为此,基层防疫队伍的工作职能应由入户防疫向技术指导转变。基层防疫员应发挥自身免疫操作技能熟练、对当地及当前动物防疫发展流行规律熟悉的优势,指导养殖场户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培训提高养殖场技术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免疫操作技能和养殖与免疫档案的建立与填写记录,提高养殖场的综合防疫水平。
2 由单个诊疗向畜禽疫病监测转变
规模养殖条件下,单个畜禽疾病诊疗,因经济价值、诊疗成本和疫病传播等因素,已失去意义,对畜禽疫病应由单个诊疗转向疫病监测与综合防控。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职能也应随之转变,工作的重点在提高整体防疫水平的前提下,着眼于辖区内畜禽疫病发生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协助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搞好辖区内饲养畜禽抗原与抗体监测,着眼于对养殖场户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指导与规范。基层防疫员应监控辖区内动物疫情,按月统计上报畜禽发病及死亡情况,以便动物疫控部门分析评估疫病风险,及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
3 由现场协助检疫向养殖信息统计转变
散养模式下,官方兽医很难做到畜禽出栏到场检疫,必须在防疫员的协助下完成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随着形势发展,规范养殖在畜禽集中区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加上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要求动物检疫工作越来越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已经能够做到在畜主报检后安排官方兽医按程序到场规范开展检疫工作。但是,动物检疫对辖区内畜禽养殖存出栏情况的掌握仍离不开防疫员的配合,而且越来越重要。所以说,基层防疫队伍协助检疫职能必须向畜禽养殖信息统计转变,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服务动物检疫工作,实现以检促防,防检结合。
4 管理模式的转变
基层防疫队伍职能的转变,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也应做到相应的转变。一是加强养殖场(户)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在培训好基层防疫员的同时,要加强对畜禽饲养单位兽医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其管理,以保证畜禽免疫有效进行。二是加强免疫标识、免疫档案管理。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由县畜牧主管部门通过基层防疫员按其责任区域发放,防疫员应做好免疫标识的发放登记,做好免疫档案建立的指导,每2~3个月指导一次并对免疫情况予以签字确认,以便出栏检疫时查看。三是由免疫质量考核转向服务与信息统计水平的考核管理。基层防疫队伍职能转变后,不再以直接入户操作免疫为主,而是以技术指导、疫病监测和信息统计为主,对防疫员的考核亦随之改变。基层防疫员平时应以标识发放、档案管理指导为抓手,畅通疫病发生与免疫信息统计渠道,每月向乡镇政府和县畜牧主管部门报告一次辖区内畜禽防疫执行情况。
报告内容可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相应表格,其内容应当包括动物防疫员姓名、联系电话、责任辖区范围、辖区内畜禽养殖场(户)数量、月初存栏、当月出栏补栏、当月免疫畜禽数量(主要以强制免疫为主)、当月疫病发生情况、疑似动物疫病名称、病死畜禽数量、无害化处理情况等,乡镇政府、县畜牧主管部门应对防疫员上报的统计信息及时汇总、整理分析,用于指导下一步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四是根据对防疫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情况切实落实防疫人员的补贴。
S851.33
B
1004-5090(2017)03-0027-01
2017-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