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检测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
2017-02-27曹婧
曹 婧
(巩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巩义 451200)
近年来,养猪生产越来越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缺乏运动和饲养密度大而引起疫病多发且越来越复杂,仅凭临床经验和病理剖检难以准确诊断,这就需要借助专业实验室检测技术。目前血清学检测成为规模化养猪场免疫效果评估、疫病诊断和净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但还有一大部分临床兽医或养猪场管理者在养殖生产中,对血清学检测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或者认为没必要检测,即使检测了也不能将结果进行正确地分析和判断,不能通过检测结果反映出的猪群健康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改进。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简要介绍一下目前规模化猪场在血清学检测技术认识上的误区及血清学检测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1 猪场管理人员对血清学检测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
1.1 看不懂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由大量检测数据和专业术语组成,初次接触如果没有专业人员讲解,面对大量的数字和术语,不知道其中含义、不理解数据说明的意义,因此也无法正确看待检测结果。
1.2 检测不持续
血清学检测必须是连续、定期进行的。检测原则是以整群动物为目标,把握整体的状况。有些猪场也做“检测”,但1年或者半年做1次,或想起来了做1次检测,不能持续检测,这样的结果反映出的猪群信息是片面的,不连贯的,对猪场饲养管理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是有害的。
1.3 检测无目的性
检测的目的多种多样,有评价疫苗效果的,有分析抗体水平的,虽然检测方法和出具结果都一样,但目的不一样,采样目标群及数量就不一样。比如,评价疫苗效果可采集同群同日龄免疫过的猪只,分析抗体水平时就要兼顾各年龄段的猪只,并且达到一定数量才有代表性。有些猪场采集几份样品就去检测,也不知道检测什么,这样的检测毫无意义。
1.4 不选择检测机构
现在检测机构鱼龙混杂,很多无资质机构,尤其是一些饲料厂家提供的免费检测,无论是人员技术还是检测设备以及选用的试剂盒等都无保障,这样的检测结果根本无可信度。只有选择有资格认证的检测机构,才能从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试剂上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5 嫌检测费用高
许多猪场不愿承受每年3000~5000元的检测费用,但是情愿年复一年付出巨大的疫苗和药物成本,遭受数百万元的巨大经济损失。
2 血清学检测在猪场的应用
2.1 监测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确定初免最佳时间
在临床上,恰当的免疫接种时间往往是有效免疫的关键,目前,大家都能够认识到,在使用疫苗尤其是弱毒疫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如果母源抗体太高时注射疫苗,会中和体内的抗体起到反作用;母源抗体太低时注射疫苗,在自身免疫抗体尚未产生以前,是抗体空档期,这期间如果环境中存在野毒,其就可以趁机而入引起发病,给养猪场带来很大的损失。最科学的方法就是通过定期血清学检测来监测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初免最佳时机并为以后的免疫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制定免疫程序
某种疫病抗体的产生及消长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种类、疫苗保存条件、免疫时间、免疫方法、免疫操作、猪群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等,每个场的情况不一,规律也不一样,制定出的免疫程序肯定不能凭经验或者照搬,科学的方法就是应用血清学检测技术,定期检测猪群免疫抗体水平,掌握抗体的消长情况,在抗体水平不能提供有效保护前进行加强免疫,始终维持猪群较高的抗体水平,提高抗病能力。
2.3 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通过定期检测的方式来评估猪群免疫后的抗体水平,从而判定选用的疫苗质量是否可靠、免疫方式是否有效、免疫程序是否合理,从而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2.4 疫病预警
定期检测猪群免疫抗体,分析抗体水平高低及整齐度,水平较低或不整齐的就有疫病高发风险,可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策略并及时纠正。
2.5 疫病净化
通过对猪群某种疫病全群系统地进行血清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实施淘汰,阴性的继续饲养,持续检测可实现某种疫病的净化。例如血清学检测技术应用于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最为成功,对实施伪狂犬净化的猪场,只免疫gE基因缺失苗,采用专用试剂盒检测gE基因抗体,呈阳性的说明是野毒感染,通过这种方法,可区分出是免疫抗体还是野毒抗体。许多猪场应用这种方法或类似方法对本场的伪狂犬病进行了净化,而且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