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产业市场发展集聚分析
2017-02-27周宪锋
周宪锋,曹 阳
(河南花花牛集团 ,河南 郑州 450008)
产业的市场发展集聚程度和产业竞争力强弱、市场效率高低密切相关,能够明确反映产业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笔者在文中介绍了中国奶业产业集聚的状况和发展,分析了结构变动(市场集中、区域集聚)对奶业产业增长的影响。
一个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受产业的市场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聚对产业增长至关重要。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结构不仅决定着产业、企业、产品的规模经济,还决定着产业市场效率水平和公平竞争的程度。
1 市场集中、空间集聚对奶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学者乔·贝恩(JoeS.Bain)、谢勒(Scherer)等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结构-行为-绩效SCP模型。为产业分析提供了市场结构(Structure)一市场行为(Conduct)一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逻辑框架。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作为产业结构的主要方面——市场集中度、空间集聚度,受需求冲击和政策刺激,在影响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过程中,同时改变着市场结构,又进一步影响企业行为,改善经济绩效,促进着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里主要分析两种效应发生的作用。
1.1 市场集中的增长效应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或竞争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是指某个产业内厂商或销售商所拥有的相对规模结构,反映出市场垄断和竞争的程度。
一般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效率优势会使企业实施规模扩张或兼并重组,部分企业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这时,只要没有政府的干预和产业政策的限制,行业巨头的出现,会产生具有非常强的吞噬和自我复制能力的“黑洞效应”。资本、技术、人才、客户等集聚到巨头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部分小企业会市场萎缩,甚至退出市场。市场就会从离散状态趋向于相对集中的状态,所表现的直接结果就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在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以后,乳业发展中出现了“马太效应”,区域性品牌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知名品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施规模扩张。随着资本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布局全国市场,打造奶业航母。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以及畜牧业调整结构补短板,为我国奶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奶业的市场集中度逐年提高,乳业的市场结构已从“原子型”逐渐过渡到“中度寡占型”,整个乳品行业呈现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的形成主要动力来自于一些区域性品牌企业“走出去”战略或资本实力雄厚的业外资本的进入。内蒙古伊利和蒙牛、上海光明、河北三鹿、北京三元、黑龙江完达山等乳业集团,开始走出本埠,做全国市场,品牌的影响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同时,四川新希望、江苏维维、新疆德隆以及娃哈哈、乐百氏等非传统乳品加工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灵活的机制介入乳业,采取收购、合资、合作、控股等形式整合地方知名企业,迅速达到了一定规模。这些企业的战略互动,成为了奶业高速增长的“动车组”,中国奶业驶入数量型增长的快车道。从伊利、蒙牛和全国的增长数据足以证明。2000年,伊利的销售收入为15.90亿元,蒙牛的销售收入为2.47亿元,全国乳品行业销售收入195.40亿元;2007年,伊利的销售收入为193.60亿元,蒙牛的销售收入为213.18亿元,全国乳品行业销售收入1188.71亿元;经历2008年重撞后的的中国奶业进入了质量型增长的快车道,2014年,伊利的销售收入为544.36亿元,蒙牛的销售收入为500.50亿元,全国乳品行业销售收入3297.73亿元,2000—2007年,伊利、蒙牛和全国乳品行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9.66%、1218.68%和72.62%;2000—2014年,伊利、蒙牛和全国乳品行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88%、19.25%和25.34%。没有一批像伊利、蒙牛这样的企业,就不可能有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市场结构的改善,就不可能有中国奶业的高效率、高增长。
1.2 空间集聚的增长效应
为了反映和评价中国乳品加工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笔者采用产业组织中的理论来分析乳品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度。纲纳·缪达尔提出极化效应理论在奶业的发展中有充分体现。传统的奶业优势区,由于自身所拥有的优势产业对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国内外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加快传统优势地区的奶业发展,但同时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造成了两极分化。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资本在传统优势区的集中,形成了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和规模效应。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传统优势区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内蒙古的呼和浩特能成为中国乳都,就是利用过去已有的资源优势,在伊利、蒙牛这样的龙头带动下,依靠极化效应,利用了不足10年的时间,打造成为中国乳都,奶牛存栏从2000年的71.9万头增长到2010年的292.5万头。同期的黑龙江从69.8万头到205.4万头,黑龙江的奶业基础较好,集聚了法国雀巢、日本森永、蒙牛、伊利等国内外乳业巨头。具有后发优势的山东省集聚了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企业,奶牛存栏从21.1万头发展到93.3万头。河南省同样集聚了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企业的生产基地,奶牛存栏从6.7万头发展到98.5万头。发展速度快的,市场、资源、区位优势突出的省区几乎都有国内奶业巨头的合资、独资企业进驻,或者是有当地的知名企业作为龙头拉动。
我国奶业的空间集聚在经济进入转型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从纵向发展的历史看,我国的奶牛存栏从20世纪50年代初几乎从零开始,到2014年奶牛存栏数达到了1498.6万头,同时原奶总产量也实现了高增长。从横向时空比较来考察,我国奶业的空间布局是按照“市场主导,政策引导”的基本思路,坚持“合理利用禀赋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城郊型与基地型乳业协调发展”的奶业生产力布局原则,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了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转变,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的基地型”和“以市场为依托的城郊型”乳业发展格局。
奶业是资源约束型行业,谁占有奶源,谁就占有市场。存量是总量增长的基础,增量是总量增长的要求。市场总量的增加既取决于存量又依赖于增量,存量取决于传统和基础,增量的大小取决于资源优势,资源、市场、区位优势会产生显著的极化效应,使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向优势地区集中,优势地区又产生了规模效应,从2000—2014年各省区的牛奶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来看,天津、河北、内蒙古、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陕西等省区发展较快,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区,明显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发展相对较慢。如果单从2000—2007年的牛奶产量的增长率看,河南、湖南、内蒙古、山东、广西、陕西、安徽7省区达到30%以上,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湖北、云南、新疆达到20%以上,因此,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奶业发展中空间集聚的“极化效应”,使区域之间出现明显的分异特征。
2 建议
我国奶业增长中产业的市场集中、空间集聚的演变以及市场集中引致马太效应、空间集聚出现极化效应,从研究的结果看,1996—2014年期间,市场集中度和空间集聚度的提高,对奶业增长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市场集中度和空间集聚度具有同步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扰动着奶业全行业产值的增加;市场集中度对我国奶业全行业产值的贡献程度占据了7.82%,空间集聚度贡献了10.30%,空间集聚度增长效应略高于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奶业的增长效应主要是奶业优势区的比较优势的发挥作用,其次动力来源于龙头企业的拉动。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政策要继续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培育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局面,使市场既具有高效率,又充满竞争活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带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在高水平上实现新增长。
二是政策要继续坚持区域差别化原则,重点支持奶业优势区率先发展。支持优势地区利用良好资源禀赋条件,实现率先发展。借鉴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搞好奶业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发挥优势区的比较优势,释放增长潜能,使基地型乳业和城郊型乳业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才能使我国奶业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突破。实施区域差别化支持原则,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市场结构。
三是奶业龙头企业要加大企业重组的力度,壮大自身规模和实力。尽管我国奶业的企业数量总体大幅下降,但是与国外相比,数量相对仍然较多,市场竞争力仍然不强,资源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龙头企业要继续加大企业的重组整合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的影响力、美誉度以及客户的忠诚度;增强研发实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引领市场消费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快速拉动奶业的发展。
四是奶业优势区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着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奶业优势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但是,离不开规模企业的龙头作用。优势区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手续办理的便利服务,提供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税收减免优惠等,让企业轻松上阵,快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持续带动当地奶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