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史视域下的1902—1903年委内瑞拉债务危机
2017-02-27杨盛兰白建才
杨盛兰, 白建才
国际史视域下的1902—1903年委内瑞拉债务危机
杨盛兰, 白建才
1902—1903年,由于殖民主义的后果和自身的政治经济原因,委内瑞拉与欧洲国家的债务纠纷演变为一场危机。英、德、意三国联合摧毁了委方海军,封锁委方多个重要港口,迫使委政府偿还债务。在美国的干涉下,委方与英、德、意三国在华盛顿展开谈判,签订议定书,并将封锁国在偿还债务问题上是否具有优先权问题提交海牙常设仲裁法庭裁决。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巩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霸主地位,标志着一个新兴大国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危机反映了国际权势的此消彼长,预示了20世纪早期英、美、德三国关系的不同发展方向及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作为国际仲裁史上一个重要案例,委内瑞拉债务仲裁为和平解决国际债务纠纷提供了一个途径,促进了国际法与国际和平主义的发展,但也显现了国际仲裁的局限性。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 英德意三国 门罗主义 国际仲裁
1902年12月9日,因与委内瑞拉的债务纠纷,英、德、意三国联合对委武力索债。三国摧毁委方海军,封锁委方多个重要港口,迫使卡拉卡斯政府偿还债务。在美国的调停下,委方被迫与英、德、意三国在华盛顿展开谈判。1903年2月13日,谈判各方最终就债务问题签订议定书,并将封锁国在偿还债务问题上是否具有优先权问题提交海牙常设仲裁法庭裁决。此即1902—1903年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在长期受欧洲中心论主导的西方世界历史研究中,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并非一件大事。除了美国历史学家对该危机饶有兴趣外,欧洲或其他地区的历史学家似乎更倾向于忽略或轻描淡写。*据笔者查阅,除了危机发生后出现的大量文章,美国学者后来在研究门罗主义时均很重视此次事件,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如:Kevin M. Anderson. The Venezuelan Claims Controversy at the Hague, 1903. The Historian,1995(57): 525—536; Paul S. Holbo. Perilous Obscurity: Public Diplomacy and the Press in the Venezuelan Crisis, 1902—1903. The Historian,1970(32): 428—448; Fay Sexton. The Monroe Doctrine: Empire and 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New York: Hill and Wang, 2011: 226—227; Alejandro Alvarez. The Monroe Doctrine: Its Import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Life of the States of the New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4: 91—93; Wayne Lee Guthrie. The Anglo-German Intervention in Venezuela, 1902-0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1983; George Arthur Boston. A Doctrine Revised: The Venezuelan Crisis of 1902.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1989. 欧洲学界多为简述委内瑞拉债务危机,鲜见专门研究论著。中国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见,只在美国史、美国外交史、拉美史、国际关系史的一些著作中简要提及*李庆余:《美国外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徐世澄主编:《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史》,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等。,尚未见到对这场债务危机、美国对危机的政策及其意义与影响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在国际法学界,这场债务危机却作为极好的案例频频出现在相关著作中*例如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汪国青主编:《国际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王虎华主编:《国际公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足见其在国际法和国际和平事业中的地位。本文试图将这场债务危机置于美国外交大转型、国际关系大调整、国际和平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借鉴国际史的研究方法,主要依据英、美两国档案资料,对其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补充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一、债务问题的由来与加剧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并非一场简单的经济纠纷,而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1830年委内瑞拉独立建国后,面临如何转变殖民地时代以单一出口咖啡为经济支柱的模式、发展民族经济、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但委内瑞拉独立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考迪罗时代”*委内瑞拉独立建国后进入了长期的“考迪罗时代”(Age of Caudillism)。 Caudillo在西班牙语中意为“首领”,在拉美特指以武力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的军事首领。,统治者们并没有坚持发展本土工业,而是更多地依赖西欧和美国,保证其既得利益。考迪罗政治的不稳定性、攫取权力与自身经济利益的本质决定了其在发展本国经济方面缺乏远见和连续性。加上地方主义盛行与客观的地方差异,国内缺乏大型的市场和有规模、有活力的企业等,使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德、英、美、法等国纷纷在委内瑞拉投资并控制了一些重大发展项目,如肉类加工工厂、马路的修筑等。委内瑞拉这种用原料换取工业品、依赖外国投资的发展模式阻碍了其建立自身完善、健康的经济体系,从而继续受制于西方国家操控的全球经济体系,加剧了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委内瑞拉虽实行共和制,但总统们大都为通过军事手段篡权上台的军阀,并实行事实上的独裁统治。1899年卡斯特罗(Cipriano M. Castro)通过军事斗争从地方走向中央。在他统治期间,政府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总统身边的人利用职务之便和外国投资者谋求优待的心理,向投资者索要钱财,或与他们相互勾结,收受贿赂。很多政府官员包括卡斯特罗本人在许多新兴项目中都有私人投资。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暗藏军事和外交冲突的危险。加上卡斯特罗上台后,并不打算偿还外债,而是将大量的钱财用于镇压国内的反叛者、国外的敌对者,巩固和拓展自身的统治地位。*Stephen Bonsal. Castro: A Latin-American Type. 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1903(176) :747—757.国内政治的混乱和此起彼伏的革命以及内战直接影响了外债偿还能力,外债的偿还时常中断,甚至停止。1898—1900年内战期间,外债偿还就全部中断。内战常常让外国居民遭受不公正待遇、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破坏和抢夺侨民财产之事时有发生,非法抓捕和强迫外国人充军的案例也不少。
委内瑞拉对西方经济的依赖以及本国政治的动荡与腐败使其与诸多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债务问题。其中,由于英德两国投资最多,产生的债务也最多。1901—1902年夏,两国与委内瑞拉在债务问题上的矛盾急剧升级,最终演变成一场危机。
英国与委内瑞拉关系比较复杂。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英委关系矛盾重重。英国对委内瑞拉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委内瑞拉与英属圭亚那存在边界争端。此事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后经国际仲裁于1899年得以解决,但是遗留问题继续影响两国关系。此外,委英两国对位于委内瑞拉与特里尼达(British Trinidad)间的帕托斯岛(Patos Island)存在领土争议,双方都宣称为其所有,帕托斯岛之争加深了英国的不满。
其次,两国存在债务纠纷。英国将委内瑞拉所欠债务分为三级。*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to Mr. Buchanan∥BDFA. November 11, 1902:166—167; Memorandum by Mr. Larcom respecting British Claims against Venezuela∥BDFA, February 20, 1903:193—194. (Kenneth Bourne and D. Cameron Walt (eds.).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Part I, Series D, V. 6.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America, 1987.为方便起见,该档案集本文皆缩写为BDFA.)一级债务为船运债务,源自委内瑞拉海军在镇压叛乱运动中对英国船只和船员做出的所谓的违法行为,英国要求委方立即对此做出赔偿;二级债务为内战债务,主要源自委方内战对英国人造成的财产损失;三级债务为1881年英国贷款债务。其中,一级债务为主要债务,委内瑞拉以走私、援助叛军或私运军火为由先后捕获英方多艘商船,英国要求委方对船只、货物损失及人员伤害做出赔偿。
再次,委内瑞拉与英属特里尼达的矛盾。委内瑞拉怀疑国内的叛乱得到了英属特里尼达和哥伦比亚的支持。特里尼达是很多委内瑞拉叛乱分子的隐藏之地,为了迫使特里尼达政府与委政府合作镇压叛乱,1881年7月4日委内瑞拉颁布法令,向所有来自特里尼达或者英属西印度群岛的英国货物征收30%的歧视性关税。这条法令让英美非常不满。它不仅激起了特里尼达人的反委情绪,也导致走私横行,增加了两国矛盾,损害了两国关系。此外,从特里尼达出发的英国船只易受委内瑞拉炮艇攻击。委方拦截多艘英属船只,逮捕英国臣民,激化了英委矛盾。
1902年7月29日,英国外交大臣朗斯托恩(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指示驻卡拉卡斯公使哈格德(William Haggard)给委内瑞拉外交部长巴洛尔特(Ricardo Barault)送去一函,严词指出:“你应明确无误地告知总统和外交部长,除非英国政府得到明确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发生,除非委内瑞拉政府立即全部赔偿所有英国政府证据确凿、合理要求的各方损失,否则,英国政府将采取必要手段得到这些案件中他们有权要求委内瑞拉政府给予的赔偿,以及得到由于委方驻特里尼达代理领事的无理行为和铁路债务给英国公民造成的任何损失的赔偿。”*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to Mr. Haggard∥BDFA, July 29,1902:153.面对英国的最后通牒,委政府态度强硬,坚持必须以“班瑞号”(Ban Righ)事件的解决作为协商两国其他问题的前提条件。*Mr.Haggard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August 4, 1902:159. “班瑞号”原为一艘英国商船,悬挂英国国旗,在前往委内瑞拉的途中被改造成一艘战船,更换了名字,随后被叛军所用,进行反政府活动。英属特里尼达允许其进入所属港口,补充给养。对此委内瑞拉非常不满,宣布该船为海盗船,认为英国政府和英属殖民地政府支持和纵容叛军反对委政府,英国必须为此负责。两国关系剑拔弩张。
德国对委的投资和渗透始于19世纪后期。19世纪末,德国在委投资迅速增长。到债务危机发生时,德国对委投资仅次于拉美最大投资者——英国。根据德国海军部统计,1897年德国在委总投资价值为2亿马克,是在加勒比海地区投资最多的国家,与德国在墨西哥的投资总额相当。投资领域主要为农业、轻工业、矿业和铁路。世纪之交,委内瑞拉共有38家德国贸易行,占据委内瑞拉经济的主导地位。*上述数字转引自Robert L. Gilmore. Caudillism and Militarism in Venezuela, 1810—1910. Athens, OH: University of Ohio Press, 1964: 89—112.他们控制了委内瑞拉三分之一的对外贸易,完全掌控了德国通过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港(Maracaibo)与哥伦比亚的咖啡贸易。*Memorandum on “German Claims”, Vene1/19, c. 20Jan02. 转引自Wayne Lee Guthrie. The Anglo-German Intervention in Venezuela, 1902-0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83: 14.德国贸易行为了保护本国投资,向委各级政府行贿或给予回扣,甚至在各种革命运动中提供经济资助,就连卡斯特罗本人也曾在德国贸易行任职。
就德国与委内瑞拉的债务问题来说,据《纽约时报》报道,截止到1902年委内瑞拉的外债达到6千万美元,其中欠德国200万美元。*New York Times, January 1, 1902.德国将委内瑞拉所欠债务分为三级。*BDFA.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to Mr. Buchanan∥BDFA, November 11, 1902:166;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to Mr. Buchanan∥BDFA, November 26, 1902:168.1898—1900年内战产生的债务为一级索赔债务,约1 700 000玻利瓦尔。*1900年汇率:1玻利瓦尔=0.8德国马克=0.2美元=0.04英镑。这些债务主要包括委内瑞拉对在委德国商人和地主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失,尤其是强迫性借贷、财产(主要为牲畜)充公以及房屋与土地损坏。二级索赔债务产生于1900后的内战,约为3 000 000玻利瓦尔。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一级债务已经得到德国和委内瑞拉政府的审核,二级债务还没有。三级索赔债务为自1896年以来委内瑞拉拖欠德国的贷款利息,此项货款主要用于修建铁路。*1896年贷款源自德国公司投资修建的“大委内瑞拉铁路”(the Great Venezuelan Railway)。该铁路于1888年开始修建,连接卡拉卡斯和瓦伦西亚,全长180公里,德国总投资6亿马克。委政府答应从1894年完工开始每年偿还7%的利息,但是委政府从未支付。1896年,德国迫使委方将利息偿还改为债券债务。委内瑞拉在偿还一段时间后又停止了支付。至1902—1903年冬,积累的利息约为750万玻利瓦尔。*转引自Wayne Lee Guthrie. The Anglo-German Intervention in Venezuela, 1902-0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83: 13.
德国与委内瑞拉矛盾的最主要问题是后者拒绝赔偿1898—1900年内战对德国人造成的损失。两国就此展开了两年多的协商,但过程并不顺利。1900年年中,当德国提出内战索赔问题时,卡斯特罗正忙于镇压国内叛乱,于是谈判延迟了半年。1901年1月委内瑞拉国会颁布一项法令,对外债做出规定,宣布新政府已经上台,1899年前的外债一笔勾销;如果对委内瑞拉债务委员会的决定不满,只能向委内瑞拉高院上诉;委员会裁定的债务主要通过联邦债券、市政债券或者工业债券的方式偿还。*Mr. Grant Duff to the Marquess of Landsdowne∥BDFA, January 24, 1901:93—94.这显然对债权国不利,德国拒绝接受委方的外债新条款。德国担心,第一条会免除很大一部分委外债;第二条会造成司法不公;由于委政治混乱,革命不断,第三条可能会让债务变成一堆废纸。*Promemoria∥FRUS 1901, December 11, 1901:192—195.与委内瑞拉多次协商均无结果,德国从1901年底开始计划对委采取高压手段。
事实上,除了英、德公民在委有大规模投资和在内战中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外,法国、墨西哥、荷兰、美国等在委的境遇大同小异,他们的利益也不容忽视。但是为什么英、德的反应如此之大,以至于联合向委内瑞拉发动准战争从而引发了危机呢?
二、英德意三国联合武力索债的原因与经过
英国和德国是委内瑞拉两个最大债权国,两国在与委内瑞拉债务问题上相同的境遇是两国联合行动的基础。委内瑞拉内乱和经济危机给两国的投资人和在委居民带来了持续的、较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身和财产伤害,并且委方终止了几乎所有的债务偿还。英德分别就债务问题与委内瑞拉进行过长时间交涉,但是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和结果。在外交交涉过程中,委内瑞拉对两国外交人员的“傲慢无礼”以及对外交文件的“视而不见”让两国外交人员甚为恼火,债务问题上升为欧洲国家的声望问题。*委内瑞拉对德国的索赔申诉书不予重视和对德国代表的无礼让德国很不满。1902年上半年,出于对英国的不满,委内瑞拉频繁违背外交礼节,拒绝回复英国政府发来的外交文件。根据英国档案,1902年2月至6月,英国共有17个外交文件没有得到委方的回复。详见Mr. Haggard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June 30,1902: 152.此外,从英国来看,“班瑞号”事件、“皇后号”(Queen)事件以及两国在帕托斯岛的领土纠纷无疑火上浇油,成为英国向委内瑞拉发难的导火索。*1902年5月15日,英国商船“皇后号”在开往特里尼达的途中被委方炮舰截获,并作为走私船充公,船员被赶下船只。英国得到消息后,全国上下一片谴责声。从德国来看,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了德国的咖啡贸易,给德国商人带来巨大损失,这成为德国对委内瑞拉发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900年,卡斯特罗采取了反哥伦比亚政策,关闭了马拉开波港,造成德国咖啡贸易下降近一半。1901年初,德国向委方发出警告,要求其为此负责。1901年3月,委政府有限地重新开放边界。但是,由于哥伦比亚继续采取对委侵略行为,委政府于1901年7月再次关闭边界。因此,在卡斯特罗统治的前三年里,马拉开波港的德国咖啡贸易下降了98%。当然,英德两国强大的海军实力为联合行动提供了物质条件。如果单独行动,英德两国在南美的海军实力还不足以立即摧毁委内瑞拉海军并全面封锁委方的海岸线;但如果联合行动,两国便有十足的把握在短时间之内逼迫委内瑞拉就范。最后,英德联合行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美国的纵容态度。对此笔者将在下节阐述。
上述探讨的是英德联合行动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也是委内瑞拉债务危机的表层原因。如果将这次危机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大洗牌的背景之下,就会发现,危机与复杂的欧洲国际关系、东西半球关系以及德国和英国政府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政治和军事目标密切相关。
首先,委内瑞拉债务危机折射出欧洲国际政治环境。当时,有谣言说英法可能结盟,这让德国甚是担忧,但如果英德联合行动便会削弱英法结盟的可能性。而在英国看来,在此事中追随德国的领导可作为更广泛参与欧洲国家合作计划的一部分。此外,英德关系在布尔战争中由于德国民众支持布尔人而有所损害,两国可借此修复关系。
其次,美国经济实力毋庸置疑,军事实力也在美西战争中得以体现,门罗主义的地位在委圭边界争端中得以确立,英德若单独对任何一个拉美国家采取军事行动,必然要顾及美国的立场。如果英德联合行动,美国对此事的反对可能不会那么激烈,成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再次,危机体现了德英两国的美洲战略目标。德国与拉美地区远隔重洋,如能在拉美地区获取一些理想的地点(如玛加丽塔群岛、哥伦比亚、巴西或科恩群岛等)建立军事基地,将大大有利于德国的扩张。美国在美西战争中所获硕果以及完全掌控洋际运河的可能性让德国的愿望更加迫切。德国并未公开承认美国的门罗主义,也不甘心轻而易举地承认门罗主义的地位,债务问题恰好给德国提供了一个契机。“现在很显然,德皇试图用他后来考验英法德联盟的方式考验门罗主义的有效性。”*P. F. Fenton. Diplomatic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Venezuela, 1880—1915. 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28(8): 331.就英国而言,其在南美洲仍有多个殖民地,中南美洲也是她的商品市场,在不挑战美国地位的前提下,英国的政策是保住在美洲的殖民地,保护英国人的商业利益和投资,并发展与美国的良好关系。英国并不打算挑战门罗主义,只是后来事件的发展超出了英国的控制范围。
从1902年8月开始,英德就联合干涉展开谈判。*关于两国究竟谁先提出联合行动,学界存有争议。详情可见Wayne Lee Guthrie. The Anglo-German Intervention in Venezuela, 1902-0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83: 47—57.经过三个月的商谈,两国在索债问题上达成协议,决定对委采取统一行动。双方在行动时间、行动步骤、行动目标和行动原则上基本达成一致。
很有意思的是,就在英德行动前夕,意大利突然提出要加入英德行动,共同向委内瑞拉讨债。英德在是否接纳意大利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德国认为,意大利的索债理由不充分。同时,德国担心美国会怀疑英、德、意三国共同行动的意图。*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to Mr. Buchanan∥BDFA,December 7, 1902:171.英国则感到为难:一方面担心意大利的加入会拖延英德行动;另一方面则希望意大利能帮助自己镇压非洲殖民地索马里的抵抗力量。经过协商,德国做出了妥协,同意意大利加入联合行动。不过英德以意大利的加入会拖延两国行动为由拒绝意大利参加第一阶段行动,答应其可参加后期行动。事实上,意大利的各项索赔金额都很小,在行动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她只不过想通过与英德的联合行动显示自身的实力和地位,并坐收渔翁之利。
英德意三国对委内瑞拉的索债行动大致可分为四步,即发出最后通牒、摧毁委方海军、实行平时封锁、迫使委方还债。1902年12月8日,英德两国同时将最后通牒送至委内瑞拉外交部。通牒内容虽有差异,但核心一样:第一,一级债务不在调解和仲裁之列,必须立即付现;第二,二级债务有条件的提交调解和仲裁,且必须得到委方认可;第三,余下债务可无条件提交调解和仲裁。此外,德、英威胁委内瑞拉,如果得不到委方的满意答复,两国将采取联合行动。*通牒内容可参考:Mr. Dodge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10, 1902:419—420; Haggard to Baralt∥Senate document #316,Dec. 2, 1902:984—985.值得注意的是,通牒中没有提最后期限。德国本欲给委方24小时期限,但英国认为期限会束缚两国的行动,故未提。*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to Mr. Buchanan∥BDFA,November 26, 1902:170.这表明无论委方是否改变主意,满足英德要求,两国对委动武志在必行。与此同时,英、德公使哈格德和皮尔格雷姆(Giebert von Pilgrim-Baltazzi)给美国公使鲍恩(Herbet W. Bowen)送去照会,请求他保护英国和德国的利益,并在24小时内离开卡拉卡斯。*Bowen to Hay∥FRUS 1903, Dec. 8, 1902:789. 在通牒发出后的24小时内英德公使哈格德和皮尔格雷姆及其随行离开委内瑞拉,登上了前往拉瓜伊拉港的火车,在那里他们将登上各国自己的战舰。但是德国公使拒绝回国,因为他的妻子健康状况不好。英德两国最后同意将皮尔格雷姆和他的妻子独自留在卡拉卡斯。
最后通牒发出的第二天,即12月9日下午,英德舰队按计划开始围捕委方船只,委内瑞拉海军未作任何抵抗,不到半日,几乎完全被控制。10日,英国军队在德国军队的掩护下,登陆拉瓜伊拉港(La Guaira),将围困在港口的英国人救上船。*Bowen to Hay∥ FRUS 1903, Dec. 10, 1902:790.德国也及时救出了一位公使和一小部分德国公民。*New York Herald, Dec. 11, 1902.军事落后让委内瑞拉毫无还手之力,其海军瞬间被擒。英德突袭行动让委内瑞拉人既震惊又愤怒,他们很快展开报复。总统卡斯特罗号召国民起来反抗,拉瓜伊拉港进入战备状态,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逮捕英德公民;民众涌入街头,高喊反对外国的口号,并攻击德国领事馆,焚烧英德国旗。但卡斯特罗很快意识到,委内瑞拉的实力与英德相去甚远,武力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他立即请求美国介入,表示愿意接受同盟国要求,并应美国公使鲍恩(Herbert W. Bowen)的要求释放被逮捕的英德公民和外交人员。
英德在摧毁委内瑞拉海军后,对委重要港口实行平时封锁。*英德对委联合行动后,没有在封锁方式上达成一致:德国坚持平时封锁,英国坚持战时封锁。眼看封锁在即,德国打算接受英国建议,接受战时封锁,但又担心影响到中立国船只而遭到美国的反对,因此不打算对委宣战和占领委方领土。最终英国做了妥协,采纳了德国的建议。参见Mr Tower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17, 1902:421—422.12月20日,伦敦和柏林的报纸发布了对委内瑞拉进行联合封锁的消息。*报纸分别为: London Gazette; Reichs-Anzeiger.两国宣布:英国将封锁拉瓜伊拉港和东部各港,德国封锁马拉开波港和卡贝略港(Puerto Cabello);从美国大西洋各港过来的汽船予以10天宽限,帆船30天宽限;英方允许邮件上岸。*Foreign Office∥BDFA, December 20, 1902:176; Blockade Proclamation∥BDFA, December 20, 1902:425.12月19日,意大利宣布加入英德,共同封锁委内瑞拉海岸线。*Sir R. Rodd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December 23, 1902:179.意大利的加入让美国更加坚信,欧洲三强正在挑战门罗主义。现在,三国联合行动只剩下最后一步,即迫使委方满足两国的经济要求。但是,英德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很快介入,改变了危机发展的轨迹。
三、美国干涉、华盛顿谈判与海牙仲裁
美国干涉委内瑞拉债务问题经历了一个从纵容到调解再到干涉的过程。起初,美国对英德向委索债的计划采取纵容态度。美国在委圭边界争端中强力援引门罗主义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英德担心如果对委内瑞拉动武,会引起美国的反对。1901年12月,德国前后给美国送来两个备忘录,表明德国准备对委内瑞拉动武,但绝无夺取或永久占有委方领土之意,以此试探美国的反应。*Promemoria∥FRUS 1901, December 11, 1901:192—194.针对第一个备忘录,海约翰(John Hay)引用西奥多·罗斯福(T. Roosevelt)总统当月年度咨文作为回复,表明只要德国遵守不侵占委方领土的底线,美国就同意她对委干涉。*Memorandum∥FRUS 1901, December 16, 1901:195.德国在第二个备忘录中表示将对委采取平时封锁,这将影响中立国船只,但美国没有正式回复德国。美国的纵容态度消除了英德对联合军事行动的担忧。德国的谨慎态度表明德国默认了门罗主义的重要性,但未能了解它的本质:美国希望通过门罗主义获得美洲优势,但并不情愿承担相应责任。而美国人对门罗主义的理解包括两部分:欧洲有权干涉拉美;美国有权限定他们的干涉模式。第二条的弹性之大可以使第一条作废。
1902年底,美国的立场发生了改变,企图说服委内瑞拉向英德屈服,阻止英德的联合行动。鲍恩自信地认为通过美国的调解,双方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Mr. Bowen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2, 1902:788.但形势已不可逆转。危机发生后,美国担当起英德利益的代理人、保护者以及委内瑞拉和封锁国之间的调停人。鲍恩首先要求委方释放被逮捕的英德公民和外交人员,并将一部分英国人安顿在美国公使馆。*Mr. Bowen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9, 1902:789; Mr. Bowen to Mr. Hay, December 10, 1902:790.同时,在委方的请求之下,海约翰表示,只要英德同意,鲍恩便可担当仲裁人。*Mr. Bowen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9, 1902:790; Mr. Hay to Mr. Bowen, December 10, 1902:791.12月11日,委外交部长巴拉尔特(R. Lopez Baralt)正式请求鲍恩告知英德,委方同意将内战中给英德公民造成的损失提交仲裁。*Mr. Bowen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11, 1902:791—792.海约翰将委内瑞拉的信件不加任何评论地转发给了英德政府。*Mr. Hay to Mr. Bowen∥FRUS 1903, December 12, 1902:792.这个阶段,美国并不想介入债务危机,只打算扮演好一个调停人的角色。
危机发生后,英国曾踏上委内瑞拉领土,德国故意将委方的两艘战船沉海,英德炮轰了委内瑞拉的港口。*12月9日,德国认为俘虏的两艘委方船只影响了行动速度,于是将其沉海。12月13日,英德炮轰卡贝略港。这些事件引起了美国民众和华盛顿的强烈反应,美国开始直接干涉。美国严告英德:“不能接受任何对可能损害与该争端无关国家权利的平时封锁的延伸,或者任何对中立国商业的不公对待;在此前提下,美国保留一切权利。”*Mr. White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December 13, 1902:174.美国政府认为,没有所谓的平时封锁,封锁就意味着战争状态,封锁必须尽可能减少对中立国的影响。同时,美国要求英德接受海牙仲裁。对于仲裁,英国态度温和,但是坚持要与德国保持行动一致。德国的态度则强硬许多,不断提出新要求。这让罗斯福总统甚为恼火。一方面,他多次拒绝担任双方的仲裁人,竭力建议向海牙仲裁法庭提交该案;另一方面,当委内瑞拉与英德谈判毫无成果时,他威胁德国皇帝,若不同意仲裁,便将指示杜威将军(George Dewey)带领由45艘军舰组成的美国舰队拦在委内瑞拉海港和英德封锁船只之间。结果,德皇被迫让步,同意仲裁。*William Roscoe Thayer. The Life and Letters of John Hay. 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15:284—295; William Roscoe Thayer. Bowen vs. Roosevelt: A Rejoinder. 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 1919(210): 418—420. 1915年,塞耶作为海约翰的传记作家和同窗好友,在《海约翰的一生》(Life of John Hay)中揭露了这个秘密。美国历史学家对罗斯福的说法看法不一,中国一些学者也同意这种说法。但是各种证据表明,罗斯福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参见Roosevelt to William Thayer∥Theodore Roosevelt Papers, August 21, 1916; Seward N. Livermore. Theodore Roosevelt, the American Navy, and the Venezuelan Crisis of 1902—1903.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46(51): 452—471; Allan Nevins. Henry White: 30 Years of American Diplomacy. New York: Harper, 1930: 215; 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第四卷),第136—137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罗斯福拒绝仲裁以及对德国的威胁让债务危机的前景更加明朗,再加上舆论对英德的不利,海牙法庭成为各方解决分歧的最后出路。
12月11日,委内瑞拉正式向美国提出愿与英德就内战债务进行谈判。既然委方已经屈服,英德也分别于18日、19日正式向美国表示同意仲裁原则解决双方的债务问题。*Mr. Bowen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11, 1902:791—792; Mr. White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18, 1902:455; Mr. Tower to Mr. Hay∥FRUS 1903, December 19, 1902:423—424.于是双方就债务问题展开谈判。谈判可分为预备谈判和正式谈判两个阶段。预备谈判主要敲定正式谈判的条件,由美国担任调停人。封锁国提出的条件与最后通牒中的三大条款基本一致,只是增加了请求美国担任仲裁人这一点。*Memorandum∥FRUS 1903, December 22, 1902:427—428; Memorandum∥FRUS 1903, December 23, 1902:461—462; Memorandum∥FRUS 1903, December 23, 1902:432;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to Sir R. Rodd∥BDFA, December 26, 1902:179.委内瑞拉表示接受封锁国的条件,但在两个方面与三国有分歧。一是担保问题。委政府已经彻底妥协,希望能尽快达成协议,因此承诺用海关作为担保,并以此为条件换取英德尽快解除封锁。*Mr. Bowen to Mr. Hay∥FRUS 1903, January 7, 1903:803.二是先去华盛顿谈判还是先解除封锁的问题。此时,委内瑞拉物资已出现短缺,公众开始不安,委方要求先解除封锁。*Mr. Tower to Mr. Hay∥FRUS 1903, January 14,1903:436—437.海关作为担保足以说服英德同意华盛顿谈判,但不足以说服英德解除封锁。由于遭到英德反对,解除封锁的问题被纳入华盛顿谈判的议程中。*Mr. White to Mr. Hay∥FRUS 1903, January 14, 1903:470.
1903年1月20日,委内瑞拉与封锁国接受罗斯福的邀请,在华盛顿开始正式谈判。*委方代表为美国驻委公使鲍恩,英方代表为其驻美大使赫伯特(Michael Herbert),德国代表为特使斯特恩伯格(Speck Von Sternburg)。但斯特恩伯格1月30日才抵达华盛顿,鲍恩和赫伯特只好先展开谈判。华盛顿谈判的主要问题是保证金的数额与拉瓜伊拉和卡贝略两个港口30%的关税如何分配的问题。因为保证金数额不大,谈判还算顺利,委方最后答应分别给英、德、意支付5 500英镑作为保证金。第二个问题的焦点是封锁国在分配30%关税上是否享有优先权。三国要求优先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英德担心还款时间太长,中间恐生变数。委内瑞拉这两个海关的年收入约为18 000 000玻利瓦尔,委内瑞拉内外债务总量为239 000 000玻利瓦尔,其中内债94 000 000玻利瓦尔,外债145 000 000玻利瓦尔。*数字来源:Sir Mr. Herbert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January 25, 1903:183.从这个数字来看,如果同等对待债权国,三国债务偿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另一方面,作为封锁国,英德认为两国在人力、财力和军事方面均投入较大,并迫使委政府答应还债,理所应当享受优先。委方提出了三条反对理由:其一,先用5—6年时间偿还封锁国债务,再还其他国家债务,对和平国家来说不公正、不公平,也不合法;其二,如果认可三国武力索债的行为,便是鼓励其他国家效仿其行为;其三,三国想要优待,应该在谈判之初提出来,而不是节外生枝,如果三国认为优待问题仅关乎尊严,委方答应将第一个月30%的海关收入全部还给他们。*Sir Mr. Herbert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January 29, 1903:186.双方为此相持不下,谈判陷入僵局。谈判时间越长,英德面临的舆论压力越大。同时,委方代表鲍恩利用他在媒体方面的优势,常常将谈判内容透露给媒体,让英德陷入被动。*如鲍恩将2月2日给英国大使信的内容透漏给了美国媒体,利用媒体和煽动民意给封锁国施加压力接受海牙仲裁。Sir Mr. Herbert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February 3, 1903:189.不得已,英国再次请求罗斯福仲裁优待问题。*Mr. Herbert to Mr. Hay∥FRUS 1903, February 6, 1903: 473—474.但罗斯福不仅拒绝了英国的请求,并且武力迫使德国同意海牙仲裁。从英德立场来看,如果美国总统出面仲裁,不仅可以加速解决,也能讨美国政府和英美民众的欢心。委方也希望罗斯福出面,毕竟去海牙打官司,费时费力。罗斯福没有向英德说明理由,但他在私人信件和1902年的国情咨文中指出不希望看到为仲裁所作的努力白费,表达了追求和平的愿望。*E. E. Morison, J. M. Blum, and Hope W. Wigglesworth(eds.). The Letters of Theodore Roosevel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396—398;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Theodore Roosevelt∥FRUS 1902, December 2, 1902: XX—XXI.罗斯福的策略既意味着美国干涉委内瑞拉债务问题的合理性,也表明罗斯福对仲裁法庭的支持。
1903年2月13日深夜,委内瑞拉分别与英、德、意签订议定书。尽管各国协定细节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一致:一级债务方面,委内瑞拉立即支付封锁国5 500英镑现款,并立即偿还剩下的债务;成立混合委员会和确定相应的限制条件解决二级债务,三级债务无条件提交混合委员会;优待问题提交海牙仲裁法庭。*Rrotocols∥Senate Documents #316,Feb. 13,1903:1041—1046.14日,英国和意大利首先解除对委封锁,16日,德国紧随其后,被俘虏的船只相继归还。随后,委内瑞拉与非封锁国分别签订议定书。1903年5月7日,鲍恩代表委方与封锁国以及非封锁国就优待问题签订议定书。根据第4条,英德意、委内瑞拉及其他债权国共11国共同提交债务纠纷至海牙仲裁法庭。*Protocol of Agreement between Venezuela and Great Britain∥FRUS 1903, May 7, 1903:477—479; Protocol of Agreement between Venezuela and Germany∥FRUS 1903,May 7, 1903: 439—441.
2月13日议定书签订后,各国反应不一。英国议会2月17日即将开幕,议定书的签订减少了政府的压力和忧虑,同时缓和了舆论。而在德国,尽管议定书的内容遭到不少批评,但总体来说,大部分报纸对英国从头到尾的忠心表示满意。*关于德国民意,参见Sir F. Lascelles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February 18, 1903:194—195.议定书的内容传回委内瑞拉后,遭到很多人反对。他们批评鲍恩作为一个美国人全权代表委内瑞拉政府与外国订立条约,违背委内瑞拉宪法,是违法的。*转引自Consul de Lemos to Mr. Haggard∥BDFA, February 15, 1903:198.但是,卡斯特罗心知肚明,一边是欧洲三个强国,一边是美洲霸主——美国,委内瑞拉无法与任何一国抗衡。于是,总统要求国会颁布一项特别法令,宣布“在共和国以无法预知和非正常的方式出现的不可抗拒的情况下,委内瑞拉代表于2月13日与德、英、意三国代表在华盛顿达成并签订了议定书”*Decree dated March 28∥BDFA,March 28, 1903:213.,因此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特别允许可以不按宪法规定对待。从而,议定书在国会获得通过。
根据2月13日和5月7日签订的议定书,10月1日海牙仲裁法庭正式开庭审理解决华盛顿谈判遗留的优待问题。*仲裁法庭成员包括:俄国沙皇任命维也纳大学刑法和国际法教授拉马西(H. Lammasch)、俄国枢密院议员兼外交部终生委员徳·马汀斯(F. de Martens)为海牙仲裁法庭成员,俄国国务大臣兼司法大臣莫拉维耶夫(N. V. Mourawieff)为法庭主席。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典、挪威、美国、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共11国的代表齐聚海牙,在法庭面前陈述各自的案由。委方律师团由美国人组成,鲍恩名列其中。法庭上也出现了诉讼与反诉讼。英德意认为,海牙法庭应该给予三国优待权,如果不能,也应该考虑给予其他补偿来弥补三国的海军花费。*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to Sir F. Lascelles∥BDFA, April 2, 1903:201.鲍恩一如从前,坚决反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中立国均反对给予封锁国优先待遇,如果优先偿还三国债务,显然会拖延中立国的债务偿还,况且委内瑞拉政局不稳,中间恐生变数。但是法庭认为,中立国没有参与对委的类军事行动,却从这些军事行动所创造的环境中受益,不应获得其他新的权利。*Award of the Tribunal of Arbitration Constituted in Virtue of the Protocols Signed at Washington on May 7th, 1903, between Germany, Great Britain, and Italy, on the One Hand∥FRUS 1904, and Venezuela on the Other Hand, February 22, 1904:508.经过近五个月的工作,1904年2月2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做出最后判决。其内容主要为:(一)德、英、意三国有权在对委索赔中获得优待;(二)委内瑞拉同意将拉瓜伊拉和卡贝略两港海关收入的30%用于偿还所有债权国的索赔,上述三国在分配这30%的海关收入中有权享受优待;(三)诉讼各方共同承担和平均分配法庭费用;(四)美国负责监督第三条的执行。*Award of the Tribunal of Arbitration Constituted in Virtue of the Protocols Signed at Washington on May 7th, 1903, between Germany, Great Britain, and Italy, on the One Hand∥FRUS 1904, and Venezuela on the Other Hand, February 22, 1904:506—509.从结果来看,英德意大获全胜,如愿获得优待权。另外,根据议定书,封锁国与委内瑞拉分别成立混合委员会裁定由1898—1900年内战产生的债务。每个委员会均由三人构成,委内瑞拉和债权国各委派一人,仲裁人(umpire)由美国人担任,各委员在卡拉卡斯开展工作。混合委员会大量减少了三国索赔金额,总体做出了有利于委内瑞拉的裁定。*Wayne Lee Guthrie. The Anglo-German Intervention in Venezuela, 1902-0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83: 317—318.
仲裁解决了委内瑞拉与债权国的债务问题,结束了1902—1903年委内瑞拉的债务危机。之后,委内瑞拉用3年时间偿还了英德意三国的债务,从1907年开始按照国际仲裁结果偿还其他各国债务。*Philip Walter Henry. Has the United States Repudiated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 1907(186): 532.到1921年,委内瑞拉偿还了上述11国的全部债务。
四、委内瑞拉债务危机的影响
1902—1903年委内瑞拉债务危机虽然历时不长,但由于牵涉国家众多,地区广泛,无论是对委内瑞拉的发展,还是美国的崛起,以及国际关系,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后世留下了一份颇有价值的遗产。在影响委内瑞拉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的同时,它也给门罗主义提供一个发展的机遇。它不仅影响了美、英、德三国关系,也为国际和平主义做出了贡献。
(一)危机对委内瑞拉的影响
作为欧洲三强的武力索债对象,委内瑞拉遭受重大打击,损失惨重。其本来就很羸弱的海军被英德海军联合摧毁,被迫要偿还的巨额债务使本来陷入危机的政府财政雪上加霜。危机期间,由于遭到英德意的海上封锁,委内瑞拉物资和粮食严重短缺,经济濒临崩溃,社会动荡不安。议定书签订、封锁解除后,委内瑞拉的外部威胁才得到消除,对外贸易得以恢复,国内基本物资得到补充,政府才得以集中精力解决内乱。在卡斯特罗统治期间,委内瑞拉经历了一段转型期,摆脱了19世纪的动荡,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开始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美]迈克尔·塔弗、[美]朱丽亚·弗雷德里克:《委内瑞拉史》,第86页,黄公夏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这次债务危机和仲裁案也充分暴露了委内瑞拉弱国无外交的事实。一个主权国家,竟然找不到一个自己的合适外交人选,让美国驻委公使鲍恩作为委方代表与债权国谈判,并全权代表委内瑞拉与债权国签订条约,而美国又是其债权国之一。这与委内瑞拉的宪法相违背,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同时,在海牙法庭上,委方律师代表团全部由美国人组成,审理过程中听不到任何委内瑞拉人的声音。显而易见,这些人是不可能真正代表委方利益的。因此,对于议定书以及仲裁的结果,委内瑞拉人民均有很大异议,但最终被迫接受。遗憾的是,由于政府的重心放在政治重建和经济复兴上,委内瑞拉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来培养专业的外交人员或者发展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二)危机对美国在美洲霸权地位的影响
将美洲视为美国势力范围的门罗主义自1823年提出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欧洲列强的认可。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中,德国事实上承认了门罗主义和拉美是美国的地盘,这抑制了德国在拉美扩张的野心;英国通过与美国的互动也证明,门罗主义早已无可争议。因此,“通过他们的共同行动,门罗主义无论在新大陆还是旧大陆国家的长期政策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地位”*W. L. Penfield. The Anglo-German Intervention in Venezuela. 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1903(177): 87.。通过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与同时期发生的美国对古巴的攫取和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等事件,门罗主义继续向新的领域延伸,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并转化为干涉主义的工具。1904年,罗斯福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公开宣布:
……长期的不当行为或者能力不足,导致文明社会程度的普遍降低,最终需要美洲或者其他地区某个文明国家的干涉;在西半球坚持门罗主义可能迫使美国(尽管很不情愿)在行为极为恶劣和能力明显不足的案件中扮演国际警察的角色……只有在他们显然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在国内或国际上维护正义从而有违美国权利或者导致损害所有美洲国家利益的外国侵略之时,我们最后一步将进行干涉……*Messages and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Vol. XVI, 1917: 7053—7054.
罗斯福上述言论大胆地向世界宣布,美国将在加勒比海地区推行干涉主义,扮演警察的角色。之后,美国持续干涉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区国家事务,成为西半球真正的霸主。
(三)危机对国际关系特别是美、英、德三国关系的影响
这次债务危机由于涉及国家多,其发生与解决对国际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对英、美、德三国关系的走向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预示着20世纪美英关系和美德关系的不同发展方向以及三国关系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巨大作用。
一方面,危机证明了英德联合的脆弱和不得人心。面对英美两国民众和政界的激烈反应、鲍恩的老练和狡猾以及美国总统的强硬,英德两国政府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但是两国彼此保持忠诚,共同进退,这让两国政府感到满意。从这一点看,英德联合是成功的。然而,英德行动受到英美民意的尖锐批评和美国政府的干涉。英德的武办索债行为受到罗斯福的猛烈抨击,他说:“要不是英格兰助纣为虐,她根本没有这个胆。”*Sir Mr. Herbert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February 25, 1903:195,196,196.英国坚决支持德国,而后者的一些行为被认为是直接针对美国,激起了美国人对英德的不满。同时,鉴于美国已为美洲霸主的事实,英德还要时刻顾虑美国的态度,对美“绥靖”。英国民意更加关心英德联合行动是否会损害英美友谊,而美国人对英德两国明显区别对待,这让两国关系艰难而又尴尬。因此,虽然英德最终成功迫使委内瑞拉还债,但是这次联合并不意味着两国同盟的开端,反而预示着两国未来同盟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债务危机的化解让英国在美、德之间面临选择。面对英德联合,美国人表示:“受够了英国对英德友谊的保护,英国到了在德、美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Sir Mr. Herbert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February 25, 1903:195,196,196.自美国独立以来,英国大部分时间与美国为敌。如今,美国打败了西班牙,以一个强国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而德国的强势崛起、全球扩张和争夺让她取代英国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天生的对手”。美国民众和政治人物在危机中对德国充满敌意和怀疑,对英德联合颇为反感。英美两国则通过委圭边界争端和其他矛盾的和平解决,为两国的友谊和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美国人越是把德国当成对手,就会与英国靠得越近。英国驻美大使赫伯特警示外交大臣朗斯托恩:“显然,如果英国将来继续与德国纠缠在一起,这个理论就不会成立。”*Sir Mr. Herbert to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BDFA, February 25, 1903:195,196,196.也就是说,如果英国无法在美、德之间实现外交均衡,就必须做出选择。事实上,20世纪初的世界,德意志帝国已经磨刀霍霍,试图重构世界,对大英帝国最直接最大的威胁是德国而不是美国。结果是,英国最终选择了美国,英美开始密切接触与合作,改变了国际格局。
(四)危机对国际法与国际和平主义的影响
委内瑞拉债务仲裁案发生在海牙常设仲裁法庭成立之后,是国际仲裁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案例,为和平解决拉美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债务纠纷提供了一个途径,也对国际法和国际和平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意义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将委内瑞拉债务问题提交仲裁的决定对未来仲裁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这是海牙法庭首次仲裁债务纠纷,并无先例和明确条文可参考。来自南北美洲和欧洲的11个国家集聚海牙,自愿同意仲裁,按照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大会上通过的法律程序进行辩护,并尊重仲裁结果。面对当时矛盾重重的国际社会,这无疑给和平主义者增添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信心,也提高了海牙仲裁法庭的威望。其二,仲裁有利于委内瑞拉的和平。仲裁和平解决了委内瑞拉与欧洲国家的债务纠纷,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当时的委内瑞拉,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经济不断恶化,随时可能发生国内军事叛乱。而英、德、意三国的坚船利炮正虎视眈眈,甚至登陆委内瑞拉领土,战争一触即发。美国的干涉约束了欧洲三国的行为,避免了危机的恶化,推动了争端的和平解决,给委内瑞拉带来了和平。其三,仲裁对于中南美洲的和平发展也具有同等意义,促生了德戈拉主义(the Drago Doctrine)。欧洲强国武力索债引起了拉美人的仇恨以及对自己债务问题的担忧,于是阿根廷外长德戈拉在1902年12月29日给海约翰的信中提出不得以武力逼债的国际关系准则。*Alejandro Alvarez. The Monroe Doctrine: Its Import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Life of the States of the New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4: 187—193.其他拉美国家担心他国以索债为名推进殖民野心,因此对德戈拉主义普遍持热烈欢迎的态度。*Crammond Kennedy. The Drago Doctrine. North American Review,1907(185): 614—622.德戈拉主义最终在1907年召开的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上被接纳,奠定了《限制使用武力催索契约债务公约》的基础,成为国际法的一部分,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做出了贡献。
此外,委内瑞拉债务仲裁案也暴露了国际仲裁的局限性。仲裁法庭1904年2月22日作出的裁决书中有两条规定:海牙仲裁法庭无权裁定德、英、意三国军事行动的性质;仲裁法庭不能裁定在与委内瑞拉的争端中,三个封锁国是否为了防止使用武力而用尽所有和平手段。*Award of the Tribunal of Arbitration Constituted in Virtue of the Protocols Signed at Washington on May 7th, 1903, between Germany, Great Britain, and Italy, on the One Hand∥FRUS 1904, and Venezuela on the Other Hand, February 22, 1904:507.这两条无疑是霸王条款,且与三国签订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条约》相违背。*1899年签订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第一条规定:“为了在各国关系中尽可能防止诉诸武力,各缔约国同意竭尽全力以保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是封锁国在对委内瑞拉动武之前,显然没有穷尽一切和平手段。关于公约内容可参考:《国际条约集(1872—1986)》,第172—185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对于这一点,三国心知肚明。为了避免海牙仲裁法庭对三国的武力索债行为提出质疑,三国限制仲裁法庭只能陈述自1901年起委方始终拒绝英德提出的将争端提交仲裁的建议的事实。欧洲三国凭借自身的实力限定了国际仲裁法庭的权限,从而迫使法庭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裁决三国与委方的债务纠纷,显示出海牙仲裁法庭虚弱的权威性和国际和平主义力量的薄弱。其次,仲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议定书规定,诉讼各方的海牙法庭成员不能担任该案的仲裁法官,却没有规定诉讼各方不能聘任海牙法庭成员为本国或本方的辩护律师。因此,在诉讼过程中,多个国家聘请海牙仲裁法庭法官为代理律师,这影响了司法的纯正性和公正性,也有损于常设仲裁法庭公正不阿的形象和声誉。*Final Report of the Ag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Venezuelan Arbitration of 1903 before the Hague Tribunal∥FRUS 1904, May 15, 1904:514—515.再次,仲裁结果默认了债权国为了索取债务对债务国采取高压手段并有权优先获得赔款的权利,即强国可以使用非和平手段向弱国索债的权利,是对武力索债的纵容、对强国的妥协。因此,即便是建立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理念上的海牙仲裁法庭,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屈服于强权。这是国际仲裁法庭始终需要克服的最大局限性。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是几百年殖民主义留给拉美国家的“遗产”,其发生与解决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它发生在美国外交政策承上启下、大转型的初期,标志着一个新兴大国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危机反映了国际权势的此消彼长,即在美国实力地位上升的同时英国实力地位相对下降,德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大国;也反映了实力地位变化带来的大国关系调整,英美友谊开始建立并逐渐牢固,英德联盟的希望走向破灭,德国对美英地位造成了巨大威胁。债务危机中所体现的英美默契和对德国的防备,对20世纪上半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也发生在国际和平主义和仲裁运动迅速发展的时期,债务仲裁案不仅是国际和平主义和仲裁运动发展的结果,对国际和平主义和国际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充分体现了国际仲裁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海牙仲裁法庭对强国武力索债的默认是对强权的妥协,增加了拉美等债务国家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国际仲裁的不信任。仲裁也表明,由于权势、利益、个人好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主持仲裁者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总之,美国的介入和国际仲裁赋予委内瑞拉债务危机更多的历史意义,使其成为一个范围更大、意义更广的国际问题,成为国际和平主义和仲裁运动发展史上的突出成就。
【责任编辑:肖时花】
2017-03-05
D819
A
1000-5455(2017)04-0172-11
杨盛兰,湖南邵东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白建才,陕西榆林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