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
2017-02-27买日叶木古丽·吐尔逊
买日叶木古丽·吐尔逊
摘要:目的 分析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我中心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65例的粪便作为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结果 65例标本中存在51份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真菌的检出率47.06%,比例最大。其次是隐孢子检出率21.57%,之后是分歧杆菌17.65%,空肠弯曲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检出率分别是5.88%、7.84%。结论 在对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发现主要以真菌、隐孢子、分歧杆菌、空肠弯曲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为主,为患者积极寻找致病菌,为患者提出及早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案。
关键词: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
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会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HIV破坏人体正常的免疫能力,导致患者最终因免疫系统瘫痪死亡[1]。在HIV并发性感染过程中消化道属于一个比较常见的受累部位[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我中心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6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流行病学史、存在艾滋病临床表现、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 性[3];②超过3次/d的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时间超过1个月[4]。65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1.3±2.37)岁。
1.2方法
1.2.1常规培养 将65份新鲜粪便接种到弱选择性培养基中国蓝琼脂平板、强选择性的培养基SS琼脂平板以及含有氯霉素的沙保罗琼脂板平板,将接种好的平板放置在温度为35℃的培养箱中24 h,检测沙门菌、真菌、志贺菌以及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1.2.2涂片检测 对65份粪便标本进行涂片,检测原虫。使用格兰染色检测真菌孢子和菌丝。使用抗酸染色检测分歧杆菌,使用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再加用美蓝复染可检测分歧杆菌。为了能够提高检出率可以使用甲醛-乙酸乙酯沉淀法对标本进行集卵,再使用改良过后的抗酸染色发对标本进行染色检测隐袍子虫卵囊,呈现出桃红色或者红色。
1.2.3微需氧培养检测法 将标本在3 h内接种于SKIRROW培养基,完成接种后放入微需氧的产气带中,完成封闭之后将其放入温度为42℃的孵箱中培养48 h。呈阳性可以在培养基中看到无色半透明的毛玻璃样小菌落,每一个单一菌落中心凸起,周边呈不规则状,无溶血现象发生。
1.2.4金标法 使用某品牌检测卡将粪便标本采集后的3h进行检测。
2 结果
2.1分析标本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 65例标本中,其中51份检测出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阳性率是78.46%。其中真菌的检出最多,占47.06%。使用改良后的抗酸染色法对标本进行染色,其中11例标本中检测出隐孢子虫卵囊,占21.57%。分歧杆菌是HIV感染者在中晚期才会出现的主要病原菌,在本次检测中,分歧杆菌占17.65%。空肠弯曲菌的检出率为5.88%,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检出率为7.84%,本次研究中使用金标法在20 min内就可以得到结果,见表1。
3 讨论
在此次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真菌的检出率最多,其主要来源食道以及胃肠道的真菌感染。隐孢子虫能够寄生于人体或者动物的消化道上皮细胞,在感染之后人体会出现发热、腹泻、腹痛、呕吐等[5]。加上患者罹患艾滋病在感染之后发生致死性腹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此次研究中,隐孢子的检出率仅次于真菌,这也成为了导致艾滋病患者合并存在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一般隐孢子是通过水源污染引发,如果某地区出现自来水氯化处理未达标的情况其未达到杀死隐孢子包囊的情况,人体感染隐孢子的机率会增加。隐孢子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卵囊经粪口、手口途径为主,艾滋病感染者疾病进入到中晚期,检测的CD4细胞水平会出现明显的降低,这种状态下人体感染结核分歧杆菌以及其他杆菌的可能性大大提升[6]。
在对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分辨标本检测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人体CD4细胞水平的检测,当CD4细胞水平出现异常的情况时就需要重点加强分歧杆菌的检测。空肠弯曲菌属于人畜共患病病原菌,这种食物源性病原菌目前已经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类细菌性扶着的主要原因,其致病的因素包粘附、产生毒素和分子模拟机制等方面。空肠弯曲菌通过产生细胞紧张性肠毒素、细胞毒素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致病。空肠弯曲菌中的内毒素能够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从而引发急性肠炎,也会引起腹泻的爆发流行,导致人体腹泻、腹痛,有时还会出现发热、呕吐以及脱水。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可以引发人体出现严重腹泻、剧烈腹痛、结肠穿孔等,部分患者每天便量在4000~5000 ml,体液的大量丢失容易引发人体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加上细菌毒素和坏死组织毒素的吸收出现代谢性中毒,引发人体出现高烧、心动过速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5例标本中存在51份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真菌的检出率47.06%,比例最大。其次是隐孢子检出率21.57%,之后是分歧杆菌17.65%,空肠弯曲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检出率分别是5.88%、7.84%。
综上所述,在对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发现主要以真菌、隱孢子、分歧杆菌、空肠弯曲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为主,为患者积极寻找致病菌,为患者提出及早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慧珠,华文浩,李敏,等.253例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11(02):135-138.
[2]李敏,刘颖,焦炳欣,等.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及病原菌感染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19(08):1099-1101.
[3]苏映琼.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7(06):24-25.
[4]郭杰,何艳群,焦炳欣,等.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149例隐孢子虫感染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3(11):868-870.
[5]苏加云.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9(08):924-925+927.
[6]黄新蓉,刘劼,叶长芸.应用16S rDNA克隆文库筛查腹泻病暴发病原体及特异毒力基因验证[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29(10):900-903. 编辑/罗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