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
2017-02-27赵超宫长水张昊
赵超+宫长水+张昊
摘要:目的 研究肝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灌注扫描,对患者的CT灌注值进行测量,研究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不同大小病灶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病灶以及肝硬化实质的灌注参数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全面准确的将肝癌病变显示出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肝癌诊断;CT灌注成像;应用价值
肝癌屬于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可以分为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两种类型[1]。肝癌早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通常在发现之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这对患者来说是十分不利的[2]。研究显示,肝癌会导致动脉血供增加,对肝脏的血流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3]。因此采用CT灌注成像的方式对患者的血流变化进行检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本研究探讨了肝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50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消瘦、乏力、腹胀以及肝区疼痛等,并且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肝癌,没有出现其它合并症。50例患者中,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年龄为(51.5±10.5)岁。
1.2方法 采用CE Discovery CT 750 HD能谱CT扫描仪,患者采取仰卧位,在进行扫描之前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呼吸训练,患者在扫描过程中要尽量屏住呼吸,以保证每次扫描位置的一致性。首先进行常规肝脏平扫,根据平扫图像确定灌注成像扫描方案,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碘比醇(370 mgI/ml),对比剂总量80~100 ml,生理盐水15 ml,注射速度6 ml/s。延迟5~10 s后应用容积穿梭灌注扫描模式使扫描床进行穿梭反复运动30回(pass),连续扫描50 s,覆盖范围达110 mm。容积穿梭灌注扫描条件:管电压100 kV,管电流400 mA,管球转速0.45 s/r,探测器范围40.0 mm,螺距1.375:1,矩阵512×512,视野25 cm,层厚5 mm。然后将扫描的数据传送到AW 4.5工作站上进行处理,后处理采用Perfusion 4软件中肝脏肿瘤灌注模式,对灌注的各种参数进行计算,并获得灌注图像。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肝硬化实质以及肝癌病灶之间的血管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的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血流量(BF)、血容量(BV)等灌注参数进行观察分析。
1.4统计方法 借助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s进行检验与分析。如果P<0.05,代表的是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灶大小比较 对50例患者的病灶大小进行对比分析可知<3 cm的13例(26.0%),3~5 cm 15例(30.0%),6~10 cm 17例(34.0%),>10 cm 5例(10.0%),不同大小病灶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肝癌病灶以及肝硬化实质的灌注参数比较 对患者肝癌病灶以及肝硬化实质的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见表1),肝癌病灶以及肝硬化实质的灌注参数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癌是肝脏恶性肿瘤,它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4]。现阶段,肝癌的发病原因还尚未明确,认为和病毒感染、环境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5]。早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十分不明显,到了中晚期才会显示出较多的临床症状,较为常见的有消瘦、乏力、腹胀以及肝区疼痛等。因为肝癌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诊断难度。CT灌注成像主要指的是在患者的静脉中团注对比剂,然后再连续性CT扫描感兴趣的层面,进而获得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然后再利用各种软件将具体的灌注参数值计算出来。通过CT灌注扫描,能够较好的将患者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的改变通过量化的方式显示出来,能够明确病灶区的血液供应。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50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显示<3 cm、3~5 cm、6~10 cm、>10 cm这四组病灶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病灶患者的BF值、HAF值以及BV值均显著高于肝硬化实质患者,这说明采用CT灌注成像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检出肝癌。
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能够全面准确的将肝癌病变显示出来,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能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爽,赵心明,林蒙,等.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5,11(03):280-284.
[2]薛敏娜,白人驹,李丰坦,等.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24(03):152-155,217.
[3]迟秀婷,沈加林,程杰军,等.CT灌注成像对评估12例5cm以下肝癌介入治疗疗效[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12(09):772-776.
[4]王恩峰,陈文军,苏保民,等.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诊断价值[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19(02):166-169.
[5]张根山,祖茂衡,袁刚,等.CT灌注成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对肝癌灌注栓塞后血供评价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5,18(27):74-76.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