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这五年

2017-02-27

军工文化 2017年11期
关键词:改革

国防科技工业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快构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整体框架体系。

五年来,国防科技工业着眼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基础稳固、创新高效、自主可控、开放竞争、军民融合、规范治理、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快构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整体框架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在总体方案构架下,研究提出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军工企业改革、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等专项改革方;协调落实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配套政策;提出涉军企业重组上市军工事项审查规范,不断提高军工资产证券化率;推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编制《关于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具有军民融合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

中核集团:深化企业改革 完善体制机制

调整改革不断深化。中核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精神,紧密跟踪落实“1+N”改革措施,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坚持突出精干主业,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升。大力削减小规模、高成本的南方硬岩矿山落后产能,形成以北方砂岩型铀矿大基地为主体的天然铀产能结构。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不断提升核电、天然铀、核燃料、核技术、核服务领域核心竞争力,成本控制取得实效,产品价格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以核电为龙头构建走出去海外开发组织体系,国际开发能力不断提升。

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得到加强。中国核电成功在A股上市,成为大陆首家纯核电上市公司,集团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达到58%。加快推进核燃料、天然铀领域的股权多元化。不断完善工程总承包模式,华龙一号等关键工程进度、预算、安全、质量全面受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方案全面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处置“僵尸企业”,优化产能布局,2016年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专项补助资金和人员安置任务。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全面实施“厂办大集体”改革,15户大集体企业已完成改革8户。

中国核建:坚持改革创新 实施战略转型

实现“一业为主”到“两业并重”的战略转型。“十二五”期间,中国核建集团党组结合实际决定以“七个转型”战略为改革发展主线,提出“以核为本、两业并重、适度多元”的战略发展方针,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顶层设计多层次全覆盖。中国核建集团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精神,完善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与配套衔接。研究制定深化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改革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推出42项具体举措;在年度成员单位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设置深化改革专项指标,发布《深化改革考核管理办法》,有力有序统筹推进深化改革措施落地。

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绩凸显。中国核建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以点带面,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宜混则混,从集团公司层面到项目层面实现共同推进。2016年底,集团公司被列入国家首批混改试点。2017年,中核投资所属的中核新能源公司采取“综合评议+竞价”的方式,引进资金12亿元,非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近50%;新华水力发电公司所属江河机电实现了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国核建体系内第一家实现核心员工持股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

成为A股市场第一家核电建设上市企业。2016年6月6日,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发行5.25亿股流通股票,资本市场反映热烈,给出了较好的评价和较高的估值。

航天科工:创新迈大步 改革循序进

在航天科工集团, “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已成为全员战略性创新行动。

航天科工六院建立了基于协同创新模式的先进固体动力技术中心、应用化学协同创新中心、西北智慧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三大中心凝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方向,为六院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同时,员工创新受到极大重视,52个小型创新工作室和23个联合创新平台在企业内部不断释放“双创”红利。同样,在改革升级的路上,上市公司航天通信甩开了基础薄弱、

十九大报告关键词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创新和完善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整个供给体系质量,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跃升到更高水平。贷款规模居高不下的历史包袱,创新思路,壮大通信主营产业,实现了从2014年总体亏损到2015年赢利,再到2016年收入持续增长的跨越发展……十八大以来,航天科工持续探索和思考如何破解“推动国企改革”这一命题,围绕“朝什么方向改”“沿什么路径改”“如何改”的问题创新探索,苦下功夫。

——《经济日报》

↑中船感知海洋产业基金创立

基于对企业转型升级、二次创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的审慎分析,航天科工明确提出深化改革的总原则是“三创新”,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四个化”,牵引改革的主线是“三突破”,改革的总基调是“创新驱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航天科工相继实施了航天防务成本工程和民用产业价值工程,统筹产业及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商业航天产业、网络信息技术安全自主可控产业等多个重大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取得标志性成果。

航天科工依托航天云网探索了“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路径,以双轨制“双创”激发了国企改革动力和员工创新创业活力。“创新迈大步,改革循序进”的良好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航空工业:全面深化改革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五年来,航空工业聚焦主业、优化布局、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扎实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航空工业明确“军航与防务、民用航空、工业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业务领域,重新核定直属单位主业,强化主业管理。同时,推动资源整合与业务重组,将二级直属公司数量由17家裁并为12家,收窄管理幅度,提高管控效率。同时,针对核心主业军品,适应军改和军品采购模式变革需要,整合军品管理职能,撤减中间管理层级,实现管理架构扁平化,组建新的工程管理系统,强化对军品业务的集中统一管控和整体推动,强化与军方的沟通协调和需求对接,补齐军品管理短板,得到了部队机关的充分肯定。落实国资委要求,根据自身重点和难点,梳理形成灭“三无”、去“僵尸”、缩层级、减户数、控两金、清亏损、降负债七项重点任务。

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资产重组整合,五年累计实施11项,注入上市公司资产净值352亿元;启动IPO项目2项,再融资项目22项,累计融资354亿元。下属江航公司列入国防科工局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此外,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与保利、国机等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优势互补、创新发展,优化业务布局。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改革。着眼于打造更加精简高效、管理顺畅、管控有力的集团总部,进一步明确集团总部核心职能,重新界定总部部门职能,按照优化职能、精简机构、分级管理、突出主业、强化协调的思路进行调整。实施直属单位“三定”工作,统一规范部门设置。

通过深化改革,航空工业主业更加集中突出,机构更加精简精干,管理更加高效顺畅,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五年来,航空工业营业收入从3006亿元增长到3712亿元,年均增长约7.1%;利润总额从132亿元增长到168亿元,年均增长约6.2%;五年累计纳税706亿元,纳税额年均增长11.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25%;连续9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2位,位列航空航天与防务板块前列。

中船集团:坚决去 主动调 加快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船集团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转型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根本之举,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转型的关系。

一方面,主动减量,压减过剩产能。通过“关停并转”、老厂搬迁和“处僵治困”,关一批、停一批、整合一批、转移一批,加快压减落后造船产能,全面清理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关闭上海船厂浦西厂区等8个重大项目及时进行调整,主动削减投资总计约266亿元。严控新增投资,坚持“有保有压”,禁止新增过剩产业产能和贷款建设项目,主要使用国拨、搬迁补偿及其他政策性资金开展退城搬迁和“补短板”建设,使更多的资金能够节省出来投向产品研发、新业务培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实施事关长远的产业发展项目,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成功收购并运营瓦锡兰船用低速机业务,船用动力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积极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低中高速柴油机全谱系、国内国外四地协同发展的动力产业格局,加快推进国际知名高端机电设备配套企业的合资合作。稳妥推进豪华邮轮本土设计建造,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央企院所、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和布局。统筹存量资产处置收益和国家支持资金,联合有关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战略合作方共同探索推进设立感知海洋探测产业基金等,在高端船舶研发设计、船海机电、非船装备、科技产业化、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积极推进实施一批合资并购项目,支持主业转型升级和相关多元产业发展。

中船重工:推进资产证券化 打造优质上市公司

近年来,中船重工确定了以服务军工科研生产和军民融合发展为目标方向推进资产证券化,把资产证券化作为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实现资本层面军民融合、做强主业的方向路径,目前已拥有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电广通、久之洋、华舟应急等5家上市公司。其中,船舶海工板块,以中国重工为资本运作平台,推进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家船舶企业两两重组整合,形成2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水面水下一体、船舶与海工兼具、建造与修理并举、集大船小船于一身、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船舶海工企业,更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核减民船产能500万载重吨。

动力业务板块,以“风帆股份”为动力资产运作平台,注入涉5家军工科研院所和中国重工的七大类动力业务资产,并更名为“中国动力”,打造出全球技术门类最全、国内最大的动力装备上市公司。

海洋信息电子板块,收购了上市平台“中电广通”,并更名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电子信息板块的军民融合产业重组整合融资平台。

未来,中船重工将推进建立完善四大领域、十个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并梳理和推进高、新、精、特业务资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着力打造若干个百亿市值、活力奔放的创新型优质上市企业。

兵器装备:深化改革 迸发活力

兵器装备以“1+N”政策体系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有序推进各方面改革。在部署领先发展战略时,将改革领先列为三大领先指标之一,强调改革领先要以问题为导向,要有领先硬任务,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促进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认真做好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第一时间成立兵器装备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整体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定相关方案,完善相应配套办法。做好改革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对所属企事业单位按照分类不同开展改革的设计和实施,并在各领域、各行业选取单位进行试验。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总体方案,制订三年滚动清理计划,依序推进,步步到位。全级次亏损面2016年同比下降13.95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同比下降6.45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降低34.81%。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