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2017-02-27付如祥倪淑明梅艳

医学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探析

付如祥+倪淑明+梅艳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对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和西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不良反应勤快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底部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癥状消失的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方面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愈的效果。

关键词:急性肠胃炎;临床治疗方法;探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Methods May 2012~March 2015 in a hospital,100 case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its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 results in treatment and medicine for treatment.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ottom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terms of general information,(P<0.05).Conclusion Integrativ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ealing effect.

Key words:Acute gastroenteritis;Clinical treatment;Exploration

急性肠胃炎一般是因为食物中毒所导致,其临床的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出汗等。急性肠胃炎在夏季的发病率较高[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0.5~71.5岁,平均年龄为(45.35±5.21)岁。患者的病程一般为2 d~6 d,平均病程为(4.25±1.12)d。观察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5.26±5.25)岁。患者的病程一般为2 d~5 d,平均病程为(4.35±1.21)d。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急性肠胃炎诊断标准 患者发病前期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也不存在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因此一般的临床诊断标准会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①饮食方面;长期处于暴饮暴食的状态或是无法保证饮食有规律、食用的食物出现变质的现象,出现上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在短期内发病。②症状;急性肠胃炎的患者病症的发病很急,而且有频繁恶心、呕吐和剧烈性腹部疼痛的现象,频繁性腹泻和血性血便都属于临床症状的表现。③体征;患者有发热、头痛和一定程度的中毒迹象,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休克等症状。④血象检查;通过血常规进行检查,患者白细胞数量增多,血沉加快。需要进行大便常规的检查,部分患者的检查结果会显示正常,但有微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出现。

1.3方法 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检查后需要对临床治疗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进行治疗,主要有:阿莫西林胶囊2 g、奥美拉挫1g、克拉毒素15 mg、每天口服两次,连续服用5~7d。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停服其他与疾病相关的药物,防止对本次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并且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控制吸烟饮酒,防止对药物疗效产生影响。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服茯苓3 g、焦神曲、莱菔子和连翘、夏各8 g、陈皮和厚朴、黄苓、竹茹10 g。有湿热证可加甘草、木香8 g、白芍、木香、葛根各10 g、车前子、白扁豆荷叶、佩兰、黄连、金银花各12 g。有寒湿证可采用大腹皮和紫苏叶各5 g,白芷、厚朴、甘草、生姜和防风各8 g、陈皮15 g,中药方均混合煎熬,将1剂药分为2份,于早晚两次服下,连续进行治疗,60 d为1个疗程。

1.4治疗效果的评判 显效:2 d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通过化验和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有效:2 d内临床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通过化验和检查结果有好转的迹象。无效:2 d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还出现了病症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5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的评定,对两组患者急性肠胃炎症状和消失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针对两组患者在临床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的对比 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改善的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其能够在有效的时间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照组通过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急性肠胃炎病症的治疗,这类药物能够达到酒食陈腐的功效,其中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陈皮能够止胃痛,连翘可以消滞,黄连可清热、泻火。黄芩能清热祛泻火。车前子能健脾和利湿,茯苓可以健脾、利湿。金银花、葛根、荷叶和扁豆、木香等中药可以发挥清暑、化湿、理气缓中的作用,能够有效的辟恶、止呕。大枣、生姜联合使用可起到调和脾胃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用药的过程中将多种药物进行混合煎熬,患者服下后,药效便可以直达患者病灶,提高治疗的效果,且由于中药方配比温和,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刺激,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预后同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肠胃炎,其临床治疗效果显效非常快,且效果明显,并且无不良反应,能够提高治愈率,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陶景渊.浅谈急性肠胃炎症状及治疗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7).

[2]薛冰.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5(12):303-305.

[3]王秀菊.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首都医药,2013,15(10):615-616.

[4]王玉兰.急诊内科患者急性肠胃炎的临床诊治[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30(3):812-813.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探析
自杀参与行为可罚性之探析
VR阅读探析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HTTPS探析
VPLS组网技术探析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探析
血分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