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高校捐赠三问
——谁来捐 怎么捐 怎么花

2017-02-26

东方企业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熊丙奇富豪母校

中外高校捐赠三问
——谁来捐 怎么捐 怎么花

校友捐赠是对一所大学的立德树人教育、教育教学水平、毕业生质量、校友商业成就、创新创业教育、办学理念和校友工作成效的重要检验。报告负责人、艾瑞深研究院院长赵德国认为,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校园文化、造富能力,以及校友的创富能力、慈善意识、捐赠意愿是影响大学校友捐赠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教学水平高、造富能力强的大学才可能培养出更多创富能力强、对母校感情深的的校友,毕业生校友回馈母校的能力、动力和意愿才越强,主动的、自发的校友捐赠率、校友捐赠额才会更高。显然,这是一种双向的循环过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就高校捐款的现状提出三方面发问——“谁来捐?”“怎么捐?”“怎么花?”顺着这三点,我们兴许可以对中外教育捐赠的现状有更深一层的对比与了解。

首先来看第一个发问——“谁来捐”。在欧美,校友捐赠已然成为一流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的教育成果和是否关爱师生的重要检验,被视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例如哈佛大学的办学经费五分之三来自校友捐赠、耶鲁大学的办学经费三分之二来自校友捐赠。而近年来,我国高校获得的捐赠也逐渐增多。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公布的2017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全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大额捐赠总额突破230亿元,受捐金额上亿的有39所高校。据统计,去年全国高校累计捐赠在1亿元以上的校友(含集体)有50多人,清华、北大最多。目前国内高校捐款主要还是以少数精英校友为主,通俗点说就是富豪校友,普通校友的捐款很少。比如北京大学到2013年,累积获得校友捐赠12.93亿元;但其中,校友黄怒波一人的捐款,就占了10.14亿元。据相关统计,目前武汉大学拥有亿万富豪校友25人,排名全国高校前列,华中科技大学也有16名富豪校友,长江职业学院也有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等富豪校友,而这些学校大多都获得了校友的较多捐赠。在教育专家叶显看来,富豪校友越多,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校获得的捐赠也就会越多。

对比国外,比起富豪的大笔捐款,普通校友的捐款才是背后真正的大头。同时,他们更看重校友捐赠率这一指标,好的学校一般能达到30%以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甚至高达68%,这意味着100位校友中有68人捐款,而国内的比例仅为1%—2%。针对这一差异,熊丙奇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观点,“捐款比例少,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目前国内不少大学对于学生培养的忽视,很多学生对大学没什么感情,自然谈不上感恩和回报。2010年,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捐了800多万美元给耶鲁大学,而不是国内的母校,当时很多人骂他忘本,但大家都没看到张磊此前创业失败后是耶鲁大学的基金帮他东山再起的。高校在收捐款的同时,也应该问问自身,为学生做过些什么。造成比例悬殊有办学体制等诸多原因,但是让更多的普通校友捐款而不仅仅依赖某位富豪的捐赠,应该是今后国内高校捐款的重要方向。”

其次是“怎么捐”。2015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提出中央高校捐赠配比专项资金项目,引导和激励中央高校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此后,很多高校对于社会捐赠的热情高涨。但是因为捐赠体系不成熟,也曾发生过一些争议事件。比如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赠给了母校,引发赝品质疑。同样在去年,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座椅面向校友认捐。每个座椅认捐费高达2至5万元,引发“天价座椅”争议。类似事件的发生,也表明国内高校捐赠方式上的不规范有时也给捐赠者带来麻烦。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高额捐赠被集中在了一些知名高校之中,资源集中一致性的背后,也是分配不平衡的巨大漏洞。无论是中国抑或美国,与社会的贫富差距一样,同样正在且将继续拉开的还有教育资源的差距。通过对2016年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等院校公布的支出预算与财政拨款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这些高校间的收支差距十分巨大,支出预算最高与最低学校间的差距超过58倍,高达179亿元;收到财政拨款最高的学校为29.9亿元,最低的学校为1.8亿元,差距近17倍。而即使是财政拨款最多的清华大学,其收支预算差额依然巨大,超过150亿元。

《人民日报》曾明确指出目前高校捐赠过程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基金会,资源依赖性偏重、资金管理专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高校基金会地区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马太效应凸显;高校基金受投资专业缺乏等因素影响,在投资增值等方面存在较为单一化、保守化的倾向,同时缺乏有效的资金保值增值方式,资金收益仍相对较低。”目前,国内高校捐款仍处于起步阶段,撇开国内外高校办学体制和社会习惯不同的因素,国外相对成熟的捐款体系,或许值得借鉴。

最后是“怎么花”。到2016年为止,国内两千多所高校中,只有426家大学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我国多数高校对捐赠率并不重视,募款时“仅限于少数富豪校友,仅限于校庆时用力”。我国高校一笔捐赠收入的“生命链条”极为短暂,多数是在校庆期间,捐赠协议才会集中达成。而在捐赠流入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账户之后,故事往往就到此为止了。关于“这笔钱去哪儿了”并没有任何强制性公开措施和明确规定,一切由学校自行决定。这些状态使得校友在捐赠过程中顾虑重重,无法真正激发校友的捐赠热情,数目自然也就上不去。熊丙奇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高校受捐资金的使用没有专门的规定,一般是以《慈善法》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等法规进行公开,但是经常会出现滞后或者不够细致的情况。“当然,很大程度上也跟国外高校基金会以做投资为主有关,因为这些高校要靠基金会来赚钱以维持学校的运转,这和国内高校有本质上的区别,国内高校的捐款目前依然属于锦上添花的阶段。”熊丙奇说。

近年来,分期捐款已成为大额捐款的主流,第一年捐了,大肆报道,接下去几年呢?会不会中断或是变成假捐?钱款用到何处?这都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体系完善的同时,环节的公开透明化同样是当务之急,作为捐赠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捐款者和收款方的有效监督,才能最终实现尽善尽美。

猜你喜欢

熊丙奇富豪母校
告别母校
教育微论坛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新晋富豪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
不消除等级教育公平难实现
——对话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