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7例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调查分析

2017-02-26王琦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系统疾病血液病

王琦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107例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调查分析

王琦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通过对血液病患儿展开骨髓细胞学调查,对儿童血液病种类和临床表现进行总结。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儿童血液病患儿107例,对骨髓细胞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患儿血液病种类以及临床表现。结果107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出血、肝大、脾大、淋巴结肿大、发热、胸骨压痛、头晕无力、贫血,分别占比为42.1%、44.9%、28.0%、27.1%、37.4%、7.5%、3.7%、35.5%;骨髓细胞学调查显示,疾病种类包括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其他类型疾病,分别占比40.2%、28.0%、27.1%、4.7%,其中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发病率最高,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次之。结论儿童血液疾病多发生于男性患儿,其中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发病率最高,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次之,且伴随出血、肝大、脾大、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血液病;骨髓细胞学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主要发生于血液、淋巴组织、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或者出血,且伴随血液异常改变,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1-2]。本研究主要探讨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液病构成类型,旨在为疾病治疗提供参照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7例儿童血液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检查均符合儿童血液病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障碍、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儿。男73例,女34例,年龄为1~10岁,平均(5.2±2.1)岁;体质量为6~35 kg,平均(19.2±3.4)kg。

1.2检查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标本采集方法:于患儿胸骨、髂后上棘行穿刺,1次抽取骨髓0.5 ml,采用 Wright-Giemsa方法对标本作涂色处理。

2 结果

2.1107例患儿临床表现分析107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出血、肝大、脾大、淋巴结肿大、发热、胸骨压痛、头晕无力、贫血,分别占42.1%、44.9%、28.0%、27.1%、37.4%、7.5%、3.7%、35.5%。

2.2107例患儿血液病种类分析107例患儿经过骨髓细胞学调查显示,疾病种类包括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其他类型疾病,分别占40.2%、28.0%、27.1%、4.7%,其中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发病率最高,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次之。

2.3107例患儿各类血液病构成情况分析43例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患儿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纯巨核细胞增多不良分别占79.1%(34/43)、18.6%(8/43)、2.3%(1/43);30例红细胞系统疾病患儿中,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感染性贫血、营养性混合性贫血分别占40.0%(12/30)、13.3%(4/30)、10.0%(3/30)、10.0%(3/30)、10.0%(3/30)、16.7%(5/30);29例白细胞系统疾病中,M2a 3例(10.3%),M5a、M5b各1例(3.4%),ALL-L 22例(75.9%),ALL-L1 2 例(6.9%);5例其他类型疾病包括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2例,尼曼-匹克病、淋巴瘤骨髓浸润、骨髓坏死各1例,分别占40.0%、20.0%、20.0%、20.0%。

3 讨论

血液疾病多源于骨髓成分恶化或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儿童近年来随着工业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恶化日益严重,血液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多数学者认为儿童血液病与环境污染、遗传、物理、化学因素存在相关性,严重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3]。

本研究107例患儿中,男73例,女34例,可见该疾病多发于男性,与有关学者的研究报道相类似,考虑与性染色体功能间差异关系密切。患儿临床表现为出血、肝大、脾大、淋巴结肿大、发热、胸骨压痛、头晕无力、贫血,与白血病相似,经过疾病种类分析,可见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发病率最高,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次之,可为白血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此外,43例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患儿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发病率最高,该疾病主要由免疫性因素引发的血小板数量降低所致,患儿由于年龄小、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极易出现该病。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系统疾病中常见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患儿遗传性G6PD缺乏且存在不稳定血红蛋白血症,不能生成足够的GSH,或伴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Heinz小体,导致红细胞破碎发生溶血。白细胞系统疾病中ALL-L较为常见,与其他研究成果相吻合[4-5]。

综上,儿童血液疾病多发生于男性患儿,其中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疾病发病率最高,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次之,且伴随出血、肝大、脾大、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1] 曹玉琳.110例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调查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5-26.

[2] 刘莉茹.104例儿童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10):39-40.

[3] 路静.儿童血液病102例骨髓细胞学调查[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5):2070-2071.

[4] 郑晓丹.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68.

[5] 刘静.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4.

R 725.5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5.090

2017-02-11)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系统疾病血液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联苯双酯对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与全身多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伴有系统疾病的老年缺牙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过程中的护理
ROS介导的炎症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