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2017-02-26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幸福感心理学英语课堂

陈 君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福州 350108)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陈 君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福州 350108)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心理学界过去以负性情绪和行为的研究为主体的研究方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新兴科学。探讨其相关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很有意义。文章拟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剖析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指出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应用将有助于教师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和积极情绪,进而挖掘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1 积极心理学理论概述

兴起于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的积极心理学,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并以心理学大师特曼以及荣格关于婚姻幸福感及生活意义的研究为代表[1]。到了20世纪50、60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2]。在1998年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马丁.赛利格曼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他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受到了美国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其主张研究和挖掘人类品质中积极美好的方面,找寻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和谐、幸福、美好的方法。该理论改变了心理学界过去以负性情绪和行为的研究为主体的研究方向。正如马丁.赛利格曼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2]”。

目前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体验和情绪,积极情绪有助于消减负面情绪,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意感、对未来富有建设性的认知等。第二是人格特质,如乐观、诚信、毅力、美德等积极的人格特质。第三是社会环境,主要研究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及社会环境因素。

2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外语教学本应注重口语,重视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就要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以互动交流的活动为主导,采用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在很多高校中,英语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形成了以教师、教材、理论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每节课堂都模式化地采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五段教学法”。其教学特点是教师讲授、板书,学生耳听、埋头苦记笔记。对于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考察,对教师课堂教学成果的考察,也往往采用笔试测试的模式。

2.1 学生主体缺失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学生机械性地记录教师讲授的知识,却很少去思考知识点本身,更不要说学以致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成为了课堂的被操纵者,机械地、被动地接收信息,产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观能动性也无从得到发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和认知状况,得不到教师以及相应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容易逐渐散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热情,散失自信心,进而降低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不利于知识的习得和运用,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发展。

2.2 教师角色错位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片面地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混淆了“主导”与“主体”的区别。教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充当的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忽略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主导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说顺从,信服并服从于教师的指挥以及标准答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单一、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能力。

2.3 教学观念迷失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应试能力强的学生,学生擅长笔试测试。单一畸形的训练模式使他们熟知词汇、语法和语言资料,但在口语以及听力方面的能力却发展相对滞后。学生习惯性地接收和输出单一化的答案,这使得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也相对较低。众所周知,英语学习注重的不应是英语知识的机械灌输和积累,不是简单机械的单词和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应重视课堂的交流互动。

3 积极心理学理论建构下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基本思路

中国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备受诟病,该模式下培养出的只能是趋同性的思维模式和服从式的性格与人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思维定势,改变整齐划一的规范式的教育模式,重视人格的健康和思想的独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上,灵活有效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不仅能实践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与成就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即是评价自身生存所作出的认知和情感的结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是取得好的成绩,还包括学习的渴望、自信、满足、自豪等。近年来,大学生的幸福感持续走低。据中调网关于中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每十位大学生中高达七位对自己的总体生活满意程度较低,只有三位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这也体现了中国高校在幸福教育方面的缺失。高校的教育重视知识的机械灌输,忽视培养学生获取幸福的能力。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创造并把握幸福有助于学生克服消极情绪,解决生活和学业上的困扰,甚至能有效地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这不仅是高校思政老师的工作重点,课任老师也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幸福教育的理念。

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在交流互动式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尤其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增强学生个人幸福感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过程中,发现福乐,切实获取利益,如小组认同感、互动和支持的机会、成就感、充实感、有生活的目标、迎接挑战等,也就是说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认同,获取身份与地位。身份和地位是人生活总体幸福的核心因素[3]。这一目标的达成,除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打破传统的教室教学格局。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元开展教学活动,每位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但共同为小组作出各自的贡献。这种教室教学格局有助于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了从小组角色中获取幸福感的机会。

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激励、奖励措施以及愿景描述使学生认同所在小组的目标、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作用,感觉自己是小组愿景中的利益相关者,并为实现小组目标而付出努力。学生也将在小组目标达成后,收获对未来的希望,逐渐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团队精神。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尊重,使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和活动中去,进而促成知识的获取、幸福感的达成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3.2 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根据大量的研究显示自我效能与态度、动机和绩效呈正相关,高自我效能能够使个体更好地面对以前的恐惧和焦虑的刺激[4]。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能够理智处理突发事件,积极迎接复杂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因而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能够极大地降低学习压力对心理幸福感的负面影响。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可以通过个体认知的改变来实现,即通过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积极变化而形成[3]。由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给学生设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应难度低、易完成,从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成功体验中不断提升其自我效能感;(2)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给予积极评价,让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并在不断得到肯定中提高自我效能感;(3)鼓励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4)为学生提供一切有利的支持环境,帮助学生成功完成任务。

3.3 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能够良好地适应周遭的环境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论所界定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文化、语言等环境。作为英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是积极课堂教学的前提,对学生的心理也起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教学氛围也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 结语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为践行新的、专业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英语教师应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摆正教师角色,积极发挥教师的组织与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进而培养出思想独立、人格健康且有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身心受益。

[1]翟贤亮,葛鲁嘉.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17(02):290-297.

[2]王焕贞,江 琦,侯璐璐.大学生性格优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优势运用与压力性生活事件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01):95-104.

[3]李 珩.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16(02):235-245+292-293.

[4]詹丽玉,练 勤,韩布新.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近期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02):208-213.

Teaching Strategies Towards English Cla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HEN Jun
(Fuzhou Melbourne Polytechnic,Fuzhou 350108,China)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n emerging science that reverses th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focus from negative events or emotions to positive ones.The exploration of its relevant theories that contribute to teaching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is meaningful.This article is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in the classro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with the aim of showing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will assist the teachers in creating a positive atmosphere of teaching,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inspiring the students with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positive emotions towards study,which will in turn develop and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and creating capacity,as well as shape a healthy and positive personality.

positive psychology;teaching strategies;classroom teaching

H319

A

2017-07-25

陈 君(1985-),女,福建省福州市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韩 雪

猜你喜欢

幸福感心理学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