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于成龙》电视剧中的儒、道思想碰撞
2017-02-26陈飞
陈 飞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030031)
近期,伍子牛执导的电视剧《于成龙》热播,该剧讲述了一代廉吏于成龙从中年出仕到成为两江总督的跌宕起伏又清正廉明的一生。于成龙作为从山西吕梁山区走出来的一代清官,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山西文化的浸润[1],但清朝科举制度下多数官员均为儒家子弟,为何只有于成龙之类的极少数人能出淤泥而不染,不得不让人深思。本文立足山西文化的前提,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入手,对电视剧所刻画的“于成龙”形象进行分析。
1 “于成龙”的形象塑造与剧中山西文化元素的绽放
1.1 关帝文化的忠与义
山西人忠义,山西文化崇尚忠义。于成龙身边的师爷小吏多是山西人,在关帝文化的熏陶之下,山西人多重情重义。例如,剧中刻画了柳晋阳重情义,单刀送友到广西;周瑞和被革职后甘于追随于成龙,继续报效朝廷之忠义;石玉林知恩图报,追随“于老爷”一生之恩义;山西老乡陈廷敬在关帝庙前宣读于成龙加官进爵一品大员、庙内关于火耗银子的讨论情节,更是暗喻了于成龙对朝廷的大忠大义。
1.2 晋商文化的诚信与精明
山西人勤劳,世世代代在贫瘠的土地上日日躬耕方能有身上衣、口中饭,剧中“白玉兰”第一个镜头就是坐在院子里纳鞋底儿,在后期的跟随于成龙的生活中也是勤俭持家,做饭、缝衣服、洗衣服、忙前忙后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是山西女人的生动写照。山西人节俭,善于精打细算,该剧中“于成龙”长期吃素,并且他的家人也跟着长期吃素,得了“于青菜”的美名。剧中用小孩子“晓晓”的口表达得更为到位,在为犯人做的临刑饭前,她说:“姑父,这肉真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肉。”
山西人善算计,剧中有很细节的刻画。进京赶考住寓意丰富、价格优惠的“起凤店”;福建三品大员吃小吃货比三家,最后找到了最便宜的三文钱一碗的面线,却因为没带钱而未能如愿。虽然按照常理,清朝堂堂二三品官员应该不至于这么贫穷,却抠得很仔细,这是山西的晋商文化使然,也是生活习惯使然。那么攒钱所为何,剧中在回乡省亲答谢邻里时给出了答案,为了报当年众乡亲为其凑盘缠的大恩,于成龙家家户户去探望,出手大方,真正做到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1.3 敢为天下先——勇敢粗犷的山西人
山西久居黄河一岸,崇山峻岭、依山傍河、易守难攻,常被冠上“封闭”、“保守”等词汇。这些词汇多多少少对山西人和山西文化有一些误读。尧帝舜帝的治理、晋文公的励精图治、柳宗元的文道合一、武则天的无字碑、唐王朝贞观之治、晋商的汇通天下、民国数十年教育模范省的称号都证明了山西文化历来走在最前端。这同山西人敢为天下先的执着精神不可分割。此剧打破了对山西的误读。剧中于成龙用重典、更名田是在政治上的卓越,并第一次获得“卓异”的称号。黄州同知时果敢勇猛,剿抚并用,只身闯东山匪穴,冒大不韪之罪借用康亲王的命令,让乡勇换上八旗清兵的服饰,从气势上威慑了叛军。到任直隶巡抚,为民考虑力排众议,率先打开皇家粮仓。这些敢为天下先的行为诠释了山西人和山西文化冒险、创新的精神。
2 “于成龙”廉吏形象刻画中的道家身影
于成龙作为一名传统的读书人,饱读诗书,学而优则仕,以“仕”作为最高的人生目标,是一位受儒家思想浸润较深的人[2],剧中也多处引用儒家经典,但笔者从其形象中也看到了道家思想闪耀其间的智慧。
2.1 遵从内心的人生价值取向——为民做官
道家思想强调遵从个人内心的人生价值观。《庄子》“达生篇”中讲了一则“仲尼见佝偻者承蜩”的故事。佝偻老者言“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从于成龙走出山西做官开始,他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志向——为民当官,不昧天地良心。
清朝的官员大都是经过科考层层选拔而得到官职,基础教育大同小异,虽同受儒家教育,而人内心的选择各不相同。其中为名当官者有之,为权当官者有之,为钱当官者亦有之,而为民当官者则凤毛麟角,能坚守初心的更少之又少。剧中的邢家良、章吉仁与于成龙受教相同,但是为官之后,他们一个拙劣,一个庸常,只有“于成龙”始终坚守初心,不忘根本,将自己的“为民当官”初衷一以贯之,丝毫不为权钱名利所动。例如,在经历了科考舞弊案、深知为官不易之后,得知吏部“挚签”消息后仍然坚定上京,结果是下下签广西罗城。好友苦劝阻拦,都未能阻碍他出去为民做官的决心。而在其后的形象塑造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不畏强权、不畏危险,每到关键时刻则一心为民请命、为国尽忠,始终记住自己的职责。在其官居一品总督之高位、戍守两江富庶之地时,仍谨记使命,始终如一。如同庄子那位捕蝉的老人,即便以天下万物来换“于成龙”现在“为民做官”的工作,也不为所动。这样始终遵从自我内心的生命品质正是其他官员所欠缺的,有的人刚开始做官时的初衷可能与于成龙一样,但是在名利权势面前忘记了初衷,甚至忘记了法度,这些人与于成龙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瞻前顾后,顾此失彼”,而后者内心“坦荡平和、无畏无惧”,孰优孰劣,不辨而知。
2.2 尊重客观事实的力量——如何面对问题
道家思想强调尊重客观事实。《庄子·齐物论》最后讲:“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在剧中,章吉仁与于成龙同朝为官,同出师门,同为清官,同样心中装有天下、有大局,且不为名利所动,但是面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却大相径庭,孰优孰劣,孰真孰伪,观者心中明镜。例如,在剧中的重申通海案一段,3000多名通海案犯被关押,其中藏有冤情是章吉仁、于成龙共同看到的事实,但是在这一事实面前,二人意见背道而驰,章吉仁选择“装糊涂”视而不见,而于成龙选择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结局也未令人失望,最终于成龙冲破了来自师友、上级领导的重重阻拦,坚持重新审理通海案犯,使得500多人沉冤得雪,无辜百姓得到解救。他的坚持是源自于内心的呼唤,让所有的师友、领导、百姓都看清了事实的真相。看到这里,大家就已经达成共识,于成龙不但不会受到责罚,反而理应再获“卓异”。在剧中,经常有柳晋阳与周瑞和二人打趣辩论、阻拦于成龙冒险取义的场景,在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之间摇摆不定,如同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但往往这样的辩论没有任何意义,不如简单认清事实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反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会使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3 愉悦的人生之旅——快乐做官
道家思想强调长养人生的幸福感。《庄子·养生主》有一段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只是杀一头牛,能杀出美妙的声音,庖丁杀得愉快,文惠君看得如同听了一场音乐会,如此美妙之意境,在于成龙这部剧中也颇有体现。
例如,在重审通海案那一段,康亲王不愿见于成龙,恐其添乱,于成龙便把案卷搬到康亲王府门前去宣读,老百姓迅速围观,逼得康亲王不得不召见了他。他则以三品顶戴和项上人头换取福州大牢里的冤民,一句人命关天点醒他的上级领导康亲王。达成了重审冤案的诉求后,剧中的于成龙便哼着小曲儿回来了,众人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事情办成了。于成龙此时胸中喜悦,整个事情解决得行云流水,有智慧有策略有上级对他的理解和肯定,如同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做官也做到了美妙之处,就算唱上一曲也让观众觉得心旷神怡。当一个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便会感觉到幸福,紧张的矛盾关系得到解除,而每每这时这种幸福的能量会传导到电视之外的人,使得看戏观众共鸣到心情放松、人生愉悦。
3 “于成龙”形象的刻画与传统儒家道德的刻意之处
3.1 家和国能否兼顾
于成龙大器晚成,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重要阶段,仍然决定抛家别子出去做官,史料也记载其二十多年清廉为官,未带任何家眷[3]。编剧对此已经进行了合理化,但剧中仍极少提及他对家中老母亲、结发妻子、孩子的照顾和体恤,仅仅在他官至二品巡抚之后,内弟“邢家良”前来探望时一语带过,于成龙问:“你姐姐、姑姑怎么样了?”这位反面人物答得倒也干脆:“我和你一样也来到天津二十年,从未回去过,你问我我问谁去?”后来,他请旨回乡省亲,匆匆忙忙前后三天,葬母、探访书院、拜岳父、谢邻里,与妻子白发相见相别。他的清廉和坚持带给家人的是“别离、孤独、无依”。
3.2 忠与义能否清晰
忠与义在这部剧中兜兜转转、若隐若现。在于成龙大闹科考考场一段中,皇上将周瑞和削官为民、永不录用。在福州重审通海案一段中,章吉仁被迫降至六品。这两位人物一开始都是反对于成龙的做法,但是在事情发生之后,一位选择了跟随于成龙,另一位选择与其产生隔阂。从道德角度来看,这两个人物在剧中的安排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章吉仁在事情发生前后人格刻画得有些分裂,忽而理解于成龙,忽而站到明珠一列,为了显示于成龙的大义凛然对这一人物的转变有些过于刻意。
3.3 身体与工作能否同重
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说做官是可以“让世界更美好”的一个途径,那么自身的健康是前提,身体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自己的身体好了,才能达成心中的愿景和抱负。
剧中刻画的“于成龙”形象为了工作鞠躬尽瘁,其不时咳血的症状无论是在清代还是现代,都是很严重的身体疾病,演员的演绎也很到位,“咳喘”到几乎不能讲话,对于身边人的关心和问候,均以“老毛病”敷衍,重点表现了“药都没喝完就赶往大堂、一边咳喘一边起草奏折、不顾自己身体关心百姓安康”的“感人”形象。其实一位身体有病之人,身体和心理都受着极大的煎熬,工作效率定会大打折扣。从这一点来讲,这位于大人好像没有考虑得更为长远,最终牺牲了自己的健康,这种做法笔者认为并不值得提倡。
4 结语
综而观之,《于成龙》这部电视剧中的人物刻画有道家的智慧、儒家的刻意、山西文化的悠远,三者的碰撞与融合时而有之。若以碰撞论,道家崇尚自然,儒家崇尚制约;若以融合论,道家思想的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不将自己放在天下人之前),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二者共同造就了山西人的勤劳、节俭、质朴和忠义的优秀品质,在悠长的岁月中滋养着山西文化的形成,如同山西老白汾的味道,清冽甘甜,愈久弥香。
[1] 苏鑫波.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六廉”[J].先锋队,2015(20):44 -47.
[2] 姚 鸿.向于成龙学什么? ——从戏曲《廉吏于成龙》说开去[J].求是,2015(3):62 -63.
[3] 金 垚.一代廉吏于成龙[J].先锋队,2014(30):1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