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26例效果观察
2017-02-26施耀杰
施耀杰
河南兰考县中心医院普外科 兰考 475300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26例效果观察
施耀杰
河南兰考县中心医院普外科 兰考 475300
目的 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的体会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014-01—2016-01间,对26例股疝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股沟斜切口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6.47±3.55)min,术后住院时间(7.0±1.46)d,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均顺利痊愈出院。21例患者术后获1~2 a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正确诊断、规范手术操作并做好术后管理,经腹股沟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股疝,无需特殊器械,方法简便易掌握且近、远效果均良好,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股疝;无张力;高位股疝修补术
股疝是指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发病率仅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患者[1]。由于股环狭小又系坚韧的韧带所构成,股管又几乎是垂直的,故易发生嵌顿,而且一旦嵌顿,疝内容可迅速缺血坏死,因此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2014-01—2016-01间,我们对26例股疝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股沟斜切口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患者中,男3例、女23例;年龄43~62岁。病程5~8 a。左侧22例,右侧16例。主要表现为患侧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突起(股疝疝块),质软、边界清晰、表面光滑,约3.6~4.6 cm大小。咳嗽、负重、用力排便及长距离行走时,疝块变大并伴有胀痛不适感。12例患者平卧后疝块可完全消失, 14例患者平卧后疝块不能完全消失。均符合NyhusⅢ-C型疝的诊断标准[2]。
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外麻醉,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 cm至耻骨结节切口,长4~5 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并潜行游离,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外环口及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前面的股疝疝块。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游离出股沟韧带、联合腱及弓状缘。游离出圆韧带(精索)并将其向前牵开,显露腹股沟管后壁。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将腹横筋膜切开,把腹膜外脂肪组织稍加推开,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显露出股管上口(疝囊颈)。除去卵圆窝疝块表面的脂肪组织和筛状板,将疝囊游离至腹股沟韧带下方的股管下口,还纳疝内容。若大网膜与囊壁粘连不易还纳,可打开疝囊分离粘连后还纳于腹腔,缝闭疝囊切口。将疝囊经股管下口推拉至腹股沟韧带上方的腹横筋膜切开处。将网塞顶部紧贴疝囊底部,连同疝囊一起填入腹腔。网塞底边缝合固定在切开的腹横筋膜上一周。在圆韧带(精索)后方把平片平铺在腹股沟管后壁上,将圆韧带(精索)上端放入平片尾部预制的“鱼嘴”内后关闭“鱼嘴”。平片四周依次缝合固定在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和耻骨梳韧带上,逐层关闭切口。术后用500 g砂袋压迫切口4~6 h。
2 结果
本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6.47±3.55)min。术后住院时间(7.0±1.46)d。术后7~8 d拆线,切口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均顺利痊愈出院。21例患者获1~2 a随访,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3.1 股疝的病理解剖 由于女性骨盆较宽大,联合腱和腔隙韧带较薄弱,股管上口宽大而松弛,加之妊娠期腹内压持续升高,故股疝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股环周围分别为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腔隙韧带和股静脉。股环狭小而呈垂直状态,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故股疝的嵌顿率高达60%,而且容易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因此,一旦确诊,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1]。
3.2 股疝的临床特点 股疝主要临床特征是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的突起(疝块),疝块一般较小。由于疝囊外常被一层厚厚的脂肪组织覆盖,以及疝囊内的大网膜常与疝囊壁发生粘连,即便是易复性股疝,平卧休息时疝块也不会完全消失。而且由于疝囊颈较小,腹压骤然增加时无明显冲击感。故患者一般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仅部分患者在咳嗽、负重、用力排便及长距离行走时,会感到患侧股部的疝块伴有胀痛不适。只有当疝内容物为小肠肠管并发嵌顿时,股部的疝块明显变硬并伴有剧痛,同时可出现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3.3 鉴别诊断 由于股疝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故容易误诊为股部脂肪瘤、肿大的淋巴结等,特别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更易被疏忽而发生误诊。此外少部分疝块较大的患者,疝块可在皮下延伸到腹股沟韧带上方,酷似腹股沟疝,应引起普外医生的重视。术前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行彩超扫查,对股疝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3.4 治疗 由于股疝的嵌顿率高,而且易发展为绞窄性疝,因此一旦确诊,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传统低位修补法为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将疝囊颈结扎后,将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和耻骨梳韧带缝合拉拢在一起,关闭股管下口。高位修补法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将疝囊颈结扎并将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和耻骨梳韧带缝合拉拢在一起,关闭股管上口。按McVay法修补腹股沟管后壁。传统修补术均系有张力修补法,不但组织愈合能力差而且术后局部有牵扯疼痛感及易复发,目前已被大部分外科医生放弃[3]。我们经腹股沟斜切口把股疝疝囊充分游离后,由卵圆窝通过股管推拉至腹股沟上方,使用人工高分子材料,按腹股沟疝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方法进行修补,主要特点为:(1)将充填式网塞把疝囊填进腹腔后,网塞底部固定在腹横筋膜上。而且将平片平铺在腹膜前方并固定在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和耻骨梳韧带上。在治疗股疝的同时,也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可同时防治腹股沟疝[4]。(2)在无张力情况进行修补,术后切口疼痛较轻、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术后康复[5]。此外无需特殊器械,方法简便易掌握且近、远效果均良好,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1]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9-330.
[2] 马颂章主译.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1.
[3] 孙运璇,毕洁亮,孙宁宁,等.腹腔镜经腹腹膜前横断疝囊法治疗Ⅲ型腹股沟疝 [J]. 腹腔镜外科学杂志,2015,20(4):296.
[4] 谢辉东.经腹股沟部无张力高位股疝修补术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3):43-44.
[5] 朱卫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256例[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1,5(1):41-44.
(收稿 2017-01-01)
R656.2+2
B
1077-8991(2017)02-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