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唇沟皮瓣的分类及其在鼻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2017-02-26吴丹丹赵军磊轩俊丽
吴丹丹 赵军磊 轩俊丽
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开封 475000
鼻唇沟皮瓣的分类及其在鼻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吴丹丹 赵军磊 轩俊丽
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开封 475000
目的 探讨鼻唇沟皮瓣的类型及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创面的方法。方法 选取2008-10—2014-09间收治的334例患者,依据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和鼻部创面皮肤缺损的大小、深度及部位等,选取相应鼻唇沟皮瓣为1.0 cm×1.0 cm~3.5 cm×2.5 cm大小,修复缺损创面0.8 cm×0.8 cm~3.0 cm×2.0 cm。其中18例患者采用易位皮瓣、86例患者为“风筝”皮瓣、92例患者为改良菱形皮瓣、22例患者为旋转皮瓣、116例患者为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鼻唇沟皮瓣蒂在下方116例,蒂在上方218例,全部创面与皮瓣匹配良好。结果 本组患者创面1期愈合330例,4例患者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230例患者随访1~5 a,切口瘢痕不明显,视觉效果良好,患者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满意。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 依据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对鼻部肿瘤切除创面修复,手术操作简便,面部形态无明显改变,术后成活率高,修复后创面皮肤轮廓、质地及色泽与周围皮肤匹配较好,患者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满意。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创面
2008-10—2014-09间,我们依据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对334例鼻部肿瘤切除创面选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随访2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4例患者中,男156例、女178例;年龄20~62岁,平均39.16岁。鼻部缺损部位:鼻侧壁72例,鼻背部76例,鼻翼部88例,鼻尖部98例。鼻部缺损范围:0.8 cm×0.8 cm~3.0 cm×2.0 cm。鼻部皮肤创伤缺损26例。鼻部皮肤肿瘤切除308例,病程1~12周,临床分期0~1期。其中色素痣102例、基底细胞癌112例、表皮囊肿36例、鳞状细胞癌84例。
1.2 方法[1-3]局部麻醉。鼻部良性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即可。鼻部恶性肿瘤早期患者,切除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缘0.2~0.5 cm;肿瘤较大、病程较长患者,应超过病变边缘1.0 cm。切除的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分化程度、类型及切缘是否有癌残留。依据创面部位、大小、形状,在鼻唇沟区设计皮瓣的大小,并采用亚甲蓝标记。切取皮瓣大小为1.0 cm×1.0 cm~3.5 cm×2.5 cm,且皮瓣略大于创面,可直接拉拢缝合继发性创面。其中18例患者采用易位皮瓣、86例患者为“风筝”皮瓣、92例患者为改良菱形皮瓣、22例患者为旋转皮瓣、116例患者为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鼻唇沟皮瓣蒂在下方116例,蒂在上方218例,全部创面与皮瓣匹配良好。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创面Ⅰ期愈合330例,4例患者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230例患者术后随访1~5 a,切口瘢痕不明显,视觉效果良好。患者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满意,且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
3 讨论
对面部肿瘤进行手术时,不能仅关闭创面,还需考虑患者外观要求。其治疗难度不是切除肿瘤,而是怎样修复创面,降低外观破坏程度,恢复功能,使患者对外观满意。鼻部病变周围可利用修复的组织较少,如直接关闭创面,易致鼻小柱、鼻孔、鼻翼变形[4-6]。局部牵拉也会致眼睑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鼻唇沟皮瓣是指鼻唇沟区组织任意皮瓣或轴型皮瓣附带有血管蒂,多条知名血管支配鼻唇沟区,形成“筛网”状立体结构,提供足够的灌注压,从而形成多种鼻唇沟皮瓣,为面部整形修复提供组织来源。鼻唇沟皮瓣技术能设计多种不同组织瓣,应用于鼻部肿瘤、口腔颌面部以及其他缺损修复。鼻唇沟区“筛网”状血管网丰富,不用解剖血管蒂,可为皮瓣的形成提供血供保证[7-8]。只需依据创面大小、部位,可形成多种鼻唇沟皮瓣。鼻唇沟区邻近皮肤的色泽、质地、类型相近,不会形成继发性缺损,因此选用鼻唇沟区皮瓣修复中小创面,不仅操作简便,还能获得满意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设计鼻唇沟皮瓣时需依据创面大小、部位以及可利用组织的情况。按照鼻亚单位美学原则,选用相应形式和部位的鼻唇沟皮瓣。设计的皮瓣应稍大于创面,尽量在鼻亚单位两侧或皱榴线或自然轮廓线进行切口缝合,才可对鼻外形轮廓无较大影响,还能隐藏切口线。鼻翼或鼻尖缺损,可依创面大小,选用旋转皮瓣、推进皮瓣及易位皮瓣进行创面修复,其皮瓣形状可选用皮下蒂岛状或“风筝”皮瓣等。鼻侧壁或鼻背缺损,可依创面大小,选用旋转皮瓣、推进皮瓣及易位皮瓣进行创面修复,其皮瓣形状可选用改良菱形或“风筝”皮瓣等[9-11]。鼻唇沟区虽血供丰富,在设计皮瓣时仍需把握长宽比例,一般不超过4∶1,尤其在皮下蒂岛状皮瓣设计时更需注意[12]。本组患者创面1期愈合330例,有4例出现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对230例患者进行1~5 a随访,切口瘢痕不明显,视觉效果良好,且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患者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满意。
[1] 郑亚荣,李锋,洪素庄,等.鼻唇沟双叶瓣瓦合法修复鼻翼组织缺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2):181-183.
[2] 王鸿,廖天安,蒋封运,等.鼻唇沟皮瓣在鼻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11, 22(7):86-88.
[3] 沈頔,樊星,邢新,等.鼻唇沟皮下组织蒂皮瓣在上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185-187.
[4] 刘美辰,马继光.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尖缺损一例[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2, 21(11):1 474-1 474.
[5] 薛春雨,邢新,郭伶俐,等.鼻唇沟皮瓣的分类及在鼻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1):20-23.
[6] 魏述强,朱桂芝,邵云霞,等.改良菱形皮瓣和旋转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比较[J].齐鲁医学杂志, 2012, 27(6):509-510.
[7] 邵英,张舵,赵自然,等.侧鼻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0,24(5):552-555.
[8] 陶凯,刘晓,车建华,等.鼻唇沟皮瓣在外伤性鼻尖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8):452-454.
[9] 孟庆延,骆宁.双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8):492-493.
[10]周宁.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5):715-716.
[11]雷明辉,王俊,郅克谦.鼻唇沟皮瓣修复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 230-1 231.
[12]张斌,刘积东,李乔,等.局部皮瓣修复鼻部皮肤恶性小肿瘤术后缺损54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0, 43(6):405-407.
(收稿 2016-10-17)
·临床实践·
R765.9
B
1077-8991(2017)02-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