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材染色掺假的研究
2017-02-26徐晓敏
徐晓敏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物,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还是我国强大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但伴随着中药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药材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也使得部分中药制作厂商禁不住利益诱惑,对于部分稀缺且价格较为昂贵的药材,采取染色掺假等多种不法手段谋取暴利,形成极为恶劣的不良市场运行风气,对我国中药界的声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2]。笔者对我国近年中药市场上常见掺假手段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假药的危害性,提出相应的鉴别措施,以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中药染色掺假的表现形式
1.1 染色造假 染色造假指不法商家根据药材性质来对相似物质染色后进行替代冒充。例如丹参,不法商家会将外形相似的植物根部采用染料铁红进行染色冒充,而何首乌则采用染料铁黑对相似植物根进行染色,黄柏丝就会选择金胺O进行树根染色后切成丝状进行顶替;水飞朱砂则是对相似矿物粉末采用808猩红进行染色顶替。而对于外表形状具有辨识性的药材则是根据其形态采用模具定形或者选取外形相似的其他东西进行伪造[3-4]。例如冬虫夏草是根据其外形用模具定型后采用淀粉或塑料进行染色冒充;酸枣仁是对滇枣仁使用胭脂红染料进行染色顶替;西红花是对相似物质采用新品红、胭脂红进行染色来替代药材等。
1.2 染色掺假 染色掺假则是在原本物质上加以其他物质后进行染色伪装,例如:对碳酸钙粉末采用金胺O染成相应的黄色后加入蒲黄、黄连片中;碳酸钙、硅酸盐粉末等则是采用金胺O及金橙Ⅱ等多种染料混合染色后加入人工牛黄制作中等[5-6]。
1.3 染色以次充好 为提高药材售价,不法商家为提高其药材外观美感而常用的造假手段是选择对质量差的饮片进行染色替换。例如:采用赤鲜红、酸性红73将未符合采收时节的五味子进行染色,使其外观呈现出成熟果实的颜色;选择金胺O来加深栽培黄芩片的黄色部分,提高其外表美感等。
1.4 直接掺假 直接掺假指的是不法商家为增加药材称重总量来获取利益,常在正品中掺杂廉价的其他物质。例如:选择白蜡、白糖与冰片进行混合;海金沙中混入泥砂进行贩卖。
2 中药染色掺假的危害
中药染色掺假直接危害用药者的身心健康及用药安全。
2.1 降低疗效与延误病情 药材的掺假会间接性减少患者的用药剂量,降低其治疗效果,严重者还会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其病情加剧、恶化。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2.2 造成假象而影响治疗 部分染色掺假物本身具有药理性,其与原本用于治疗患者病情的中药混合,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例如:硫酸镁通常作为泻药使用,而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疗效,二者药效大相径庭。
2.3 直接危害生命健康 不法商家为尽可能的节省成本,还会在药材加工过程中加入危害人体的假色素,例如苏丹红,作为一种偶氮系列化工合成染色,通常在制作油脂、肥皂、玩具等塑料制品过程中用于着色[7-8]。该化合物会改变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是诱发其出现癌症或过敏的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相关食品规定早已禁止使用苏丹红系列的食品染色剂。金胺O有报道表明其是一种接触性致癌物,国外早已禁止使用此类染料。金橙Ⅱ同样属于食品禁用色素中的一种,且有检验结果表明其化学结构母核等同于苏丹红结构,含有至癌分子,并且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造成一定的危害性,曾经就有相同案例是不法商家为谋取暴利将金橙Ⅱ染色后的胶囊物质替代利福平胶囊,导致多名患者治疗后出现肾功能损坏的现象出现,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9-10]。
3 中药染色掺假的检测方法
3.1 经验鉴别与一般理化方法 经验鉴别指的是相关鉴别人员根据其自身经验以及药物理论知识结合理化方法来观察药材的外观、色泽、气味、质地,以判断该中药是否进行掺假以及掺入剂量。例如,红花药材可选择水试方法来检验其是否进行染色掺假;炮山甲、桔梗片以及小通草中的硫酸镁等可根据其外观性状采用水溶液试管反应进行检测。对于检验蒲黄中是否掺入色素、矿物粉末等杂质可采用性状、荧光试验以及一般理化鉴别方法来进行快速检验。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有效提高药材使用的健康性,对于药典中海金沙、桔梗片、炮山甲及小通草等多种药物未列入总灰分项目,提出增加相应的鉴别方法以及项目,有利于提高药材鉴别的准确性以及法律效益[11-12]。
3.2 色谱法 色谱法作为检测中药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检测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的染色掺假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检测人员在检测药物质量时通常选择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要操作手段,其中,薄层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通过自身的分离、鉴定双重功能来有效进行药材鉴定,但是其弊端在于影响因素颇多,故常用于初次定期筛选。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的进行药材分离,且还能根据鉴别药材过程中的实际要求结合各种检测器来进行有效分析,具有定量、定性的优点。例如,对于掺假蒲黄及黄芩采用薄层色谱法与HPLC-DAD进行联合测定,检测结果显示药材成分中含有染料金胺O的成分,掺假的红花药材能够有效发现染料金橙Ⅱ成分;赵丽佳等[13]还针对红花药材检测数量建立了相应的检测红花中所含酸性橙Ⅱ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31批市售红花中有15批含有酸性橙Ⅱ成分,总含量值为6~329mg/100g,具有显著的检测价值。
综上所述,中药材作为原生态产品,伴随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常导致中药材供不应求,造成不法商家为谋取利益采用染色掺假的手段进行药物加工的乱象出现,不仅形成了不良的市场运营风气,且掺杂物中多为对人体有害的化工染料及其他化工物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安全形成极大用药安全隐患[14-15]。故笔者认为药学工作者须尽早研究出鉴别药材的有效方法,并结合相关部门的有效法律实施,保障大众的用药安全。
[1]苟琰,耿 昭,张燕飞,等.液质联用法快速筛查中药材及饮片中常见染色掺假物质的方法研究及数据库建立[J].药物分析杂志,2017,37(3):461-470.
[2]姜国萍,孙萍,朱日然.染色中药添加色素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3):694-696.
[3]郑秀丽,张庆祥.国家级名中医张珍玉谈中药药性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1):75-77.
[4]胡青,孙健,张甦,等.中药中48种非法染色色素的TLC法检测[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46(7):695-700.
[5]刘静,戴忠,何轶,等.中药中常见染色成分分析[J].中国药事,2017,31(4):364-373.
[6]朱莉娜,赵洳梅,王晓冰.中药天然染料狗脊对真丝绸染色性能的研究[J].印染助剂,2016,33(11):32-36.
[7]卓新凤.中药传统炮制方法改革的思路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69(3):67,69.
[8]刘秋艳,赵素霞,杨国营.侯士良中药鉴别经验[J].河南中医,2016,36(8):1338-1339.
[9]李清记,刘喜成,忽中乾,等.中药“二向性”的影响因素[J].光明中医,2016,31(23):3510-3512.
[10]赵壮志,胡峥,杨琪,等.常见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7):34.
[11]陈彬,杨宝,宋增炫.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与二部中片剂重量差异检查的异同分析与应用[J].中国药业,2014,23(24):12-13.
[12]符江,荆文光,章军,等.中药中非法添加问题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草药,2014,45(3):437-442.
[13]朱秋,尹娜,马岩,等.有效鉴别中药材,保证临床用药安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5):150-151.
[14]谭回旺,刘仔.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作用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117-118.
[15]张玉芹.郭浩生火试法鉴别中药经验[J].河北中医,2014,36(1):106,108.